时间:2024-05-23
蓝澍德 王 克
***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抓重点、解难点、把握着力点。”笔者所在单位(以下简称“Z大学”)把自身的党建优势带到脱贫攻坚战场,坚持党建引领为根本,将干部人才的智力优势,转化为做好顶层规划、优化组织体系、培育生力队伍、引导有效资源、建立长效机制的行动力量,形成了党建引领下健全工作队伍、完善长效机制、聚焦实际需求、发挥优势特色的驻村扶贫策略,使党建成为帮扶资源和帮扶对象的有效整合纽带,既有效促进了深度贫困地区当地全面发展,又构筑起锤炼干部、立德树人的育人平台,提供了新时代直属高校驻村精准扶贫实践的生动案例。
***总书记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是人,要积极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Z大学于2015年起先后向云南省凤庆县选派3名挂职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针对红塘村缺少发展思路的问题,驻村干部从规划着手,通过周支部例会,带领村“两委”班子学习政策文件,提升思想站位,转变发展观念。组织村党支部外出考察,到省内农业产业示范点学习现代高效种植、农业旅游经营等先进经验。组织党小组研究会和自然村理事议事会,调研全村基础产业现状和民生需求,形成发展规划思路。依托党员活动室和农民讲习所阵地,组织党员代表大会和季度专题党课开展宣传。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在农村贯彻落实扶贫开发工作部署的战斗堡垒。Z大学坚持和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治理架构。结合红塘村开展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的要求,通过指导完善支部和党小组体系设置,优化“三会一课”组织形式,让组织工作与村情村务紧密结合。通过选聘青年党员担任村民小组长和合作社负责人制度,鼓励有社会资源、有理想、有才干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参与乡村建设。通过健全党员挂联农户制度,实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网格化”。通过组织美化乡村主题党日活动,设立“五好家庭”评选和家庭人居卫生评比制度,让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作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首要体现,实现村庄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的细致化、机制化。
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通过党员的带头示范,把群众的干劲鼓动起来。通过“支部领建、党员领跑、村民参与”的方式进行村集体产业建设。红塘村发展经济附加值更高的金丝皇菊产业,首先由支部导入资源,依托高校产业帮扶资金和财政支农补贴,完善农用设施,建设加工厂房,打造菊园休闲旅游设施。其次,组织党员成立产业经营红色队伍,通过实践总结、专家指导和外出考察,学习积累金丝皇菊种植技术经验。最后,鼓励和吸引易地搬迁建档立卡户参与基地管护和加工生产,使村民获得就近务工机会。
摆脱贫困首要的不是摆脱物质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必扶智,要把理念、人才、技术、经验等要素传播到西部地区。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开展定点帮扶的最大优势。
坚持把激发内生动力作为高质量驻村帮扶的根本举措,持续开展对村民的宣传、教育、培训组织工作。通过在自然村活动场所试点建设“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线上线下综合举办职业农民科学种植和农村电商经营等系列培训,培训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组织高校医疗队进村开展防病保健讲座与义诊活动,宣传健康生活理念,降低因病返贫风险。
让乡村孩子能够获得有质量的教育,成为高质量驻村帮扶的重要抓手。从疏通资源导入渠道为突破口,通过大学出版社精选捐赠千余册适龄儿童图书,充实知识载体资源。依托大学专业师资开展在线阅读辅导。通过引入校友及社会公益资源,建设儿童阅读活动场所,组织开设儿童绘本阅读示范班。依托儿童教育指导专家资源和凤庆本地志愿服务力量,推动乡村基础教育品质提升。
创新教育帮扶的形式与内涵。把以教育资源接受者为中心的单向帮扶,拓展至强调教育资源发出者与接受者的双向互动,带动教育帮扶品质升级,同时反哺高校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组织专业院系以本校定点扶贫故事为题材,驻村拍摄制作纪录片。通过影像技术将高校扶贫过程与成果知识化、脉络化。面向当地百姓和大众讲好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让学生切身感受脱贫攻坚给贫困村带来的深刻变化,领会家国担当的深刻内涵。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针对红塘村原有产业效益低、供需不精准、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等问题,Z大学通过驻村干部从规划找准切入口,将交通区位明显、产业基础良好、集体用地资源集中的自然村作为示范点,从寻找启动资源、改良产业结构、建设经营组织三个方面入手,带领乡村努力壮大集体产业。
通过申请集体用地使用权、招商引资、整合惠农项目资金,为集体产业发展解决土地和启动资金问题;通过发展高原金丝皇菊、滇黄精、花椒等当地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依托专家资源开发复合型农产品,配合提升茶叶基础产业的综合效益。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以村党支部领建村集体股份有限公司,逐步形成“党支部+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集体经济组织模式。Z大学党委投入专项帮扶资金启动加工扶贫车间建设,带动县产业部门投资购置加工设备,联合打造农特产品加工线。
脱贫攻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推进乡村有效治理,深化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也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农村长治久安的固本之策。Z大学在定位帮扶需求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主观能动性,推进村务决策民主化、规范化。通过成立由党员和村民推选代表共同组建的乡村理事会,聚焦民生痛点,落实集体决议。在项目推进落实过程中,坚持实施党支部决策民主集中制。通过常态化村“三委”与驻村工作队联席会,规范议事程序和决策记录,任务逐条研究,分项落实。在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过程中,严格依照“四议两公开”程序,依法落实村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
为长效提升村党支部治理水平,驻村干部积极探索建立以校村支部为载体,以结对共建为纽带的精准帮扶机制。通过支部党建结对,Z大学以人才、知识、科技资源持续参与乡村社会治理、集体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校村双方定期组织开展线上党日活动,完善联合党建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常态化交流。引导更多院系专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将高校的科研、教学和创新成果带到贫困地区,带到田间地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