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胡 哲
脱贫攻坚精神凝结在反贫困和精准扶贫的伟大事业中,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生动写照。回顾反贫困事业的伟大进程,党中央带领我们走的每一步都彰显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脱贫攻坚的决心和毅力。
1978年,我国开始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加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减少农村贫困现象起到了关键作用。1986年,国务院成立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按照一定标准划定贫困县,实施有针对性的区域扶贫战略。1994年,中央制定出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将扶贫工作聚焦到中西部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进入21世纪,2001年我国出台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提出“整村推进”式扶贫战略,即把扶贫的焦点从以往的贫困县进一步聚焦到贫困村,希望通过实施以村为单位的扶贫规划,帮助剩余的贫困人口脱贫。2007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在全国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政策托底的方式解决一部分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013年,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将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和重要的政治任务。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通过精准扶贫,我国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是全球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是第一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国家,对全球贫困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正如***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宣告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第一个百年目标如期实现,***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总结宣示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上下同欲者胜”。脱贫攻坚战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时间跨度长,覆盖面广,情况复杂,需要坚持党中央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政治势能。纵观8年脱贫攻坚全过程,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着党举旗定向、总揽全局、战斗堡垒和“压舱石”的作用。
***总书记2015年在贵州遵义考察调研期间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消灭贫困,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本质的特征。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从中央到地方构建了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上,全国累计选派投入25.5万个驻村工作队,超过300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干部,以及近200万名乡镇干部、数百万名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确保了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群众都有结对帮扶责任人;做到了哪里有贫困,他们就战斗在哪里;实现了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一支支劲旅派往一线,他们找“穷因”、挖“穷根”,扶真贫、真扶贫,擘画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
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是脱贫攻坚精神的基本方略。贫困的原因有很多种,每个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贫困程度、致贫原因不尽相同,可想而知其治理方式和路径选择也必然不同。由此,为确保扶贫工作干在实处,脱贫攻坚一定要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由因到果、由点到面;要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拒绝大水漫灌和撒胡椒面式的扶贫工作方式。
为解决扶贫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贫困人口基数不清、贫困原因不清、扶贫措施不力、扶贫资金和项目流向不准确等问题,上级部门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治理方案。在指导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时,***总书记再次指出,要切实做到精准扶贫。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在策略上,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在行动计划上,因地制宜研究实施“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同时在新的阶段,我国的扶贫工作方式有了新的转变:一是扶贫瞄准对象从贫困地区、贫困村推进到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并且高度重视不同贫困农户和人口的特殊性,强调扶贫工作的精细化;二是扶贫开发目标从帮助贫困人口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转向加快贫困地区发展、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并实现与全国各族人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没有路径模式借鉴和参考的情况下,一系列措施和政策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精准扶贫的深刻、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摸着石头过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开辟了一条新路,开创了一个新局面。精准、务实、开拓、创新,不仅是扶贫工作的一种方法,也是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征程上可以借鉴和推广的经验总结。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大新修订的党章总纲增写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解决吃饭问题、温饱问题事关民生福祉。中国历史经验表明,贫困、饥饿是农民起义威胁政权的主要诱因。丰衣足食本就是天下人孜孜以求的生活目标,也是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党的领导人对此高度重视,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邓小平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动摇的原则。”“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举措,强调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17年10月,***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要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见面会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共同富裕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8年来,共产党人牢牢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脱贫攻坚道路上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攻坚克难、不负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
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贫困治理理论,而且为我国进一步解决相对贫困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同时也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马克思、恩格斯利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通过对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深入考察,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深刻分析和细致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较为丰富的无产阶级贫困及其治理理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对剩余价值的贪婪追求是导致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本原因。正如恩格斯尖锐指出的:“工人阶级处境悲惨的原因不应当到这些小的欺压现象中去寻找,而应当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中去寻找。”无产阶级要想摆脱贫困的牢笼,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并解放和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些理论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消除贫困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路径选择,具有深远的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仅仅是建立在早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并且在对资本主义统治的欧洲,也仅仅是停留在对资本主义的理论抨击层面,还缺乏具体实践上的应用以及成功的案例。在社会主义社会的贫困问题上面,相关理论很少提及。精准扶贫的概念提出以来,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国情和贫困实际的结合,以人民至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党对扶贫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刻把握减贫规律,精准务实、开拓创新,形成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论,最终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这8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贫困治理理论。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三条路径。一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速度较长时间保持在高位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积蓄的雄厚底蕴在带动具备参与条件和能力的贫困人口脱贫方面发挥了巨大优势。二是党和政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上提出了扶贫开发战略和精准扶贫战略。这些战略在上下联动、高位推动下,运转效果显著,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和发展提供了平台,从而实现脱贫甚至成功致富。三是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日趋完备,特别是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的社会救助体系的构建。这些制度政策的制定和出台起着兜底作用,为那些通过参与普遍的经济社会发展甚至扶贫开发项目实施暂时仍不具备拥有脱贫条件和能力的农村贫困人口获得起码的生活支撑提供了保障。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在我们取得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同时,还要继续做好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在过渡上的有效衔接,切实做好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现象发生。贫困本身是长期的、相对的和动态的。消除了绝对贫困,相对贫困依然存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虽然进入了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一定程度上还会有零星的贫困问题出现。在国家层面,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央十分关切的问题,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为接下来的乡村振兴奠定了物质基础,取得的成果将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赋能”。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在脱贫攻坚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明方向。在地方层面,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交织,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并存,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导致民族地区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走得比较艰难。在实施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和策略的制定上,如何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民族地区存在的问题将成为关注的焦点,从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启发与借鉴。
总体而言,实施精准扶贫的8年取得的成果是历史性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是伟大而正确的,积累的经验是可以借鉴和参考的。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下,如何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将成为全社会共同思考的问题。接下来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使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与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构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发展新格局。
二战结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南北对话、南南合作等诸多国际合作和国际性援助项目的开展,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贫困仍然是全世界共同应对的挑战,尤其是非洲国家,许多地区的人口生活水平仍处于贫困线以下。如何才能摆脱贫困、解决温饱问题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亟待解决的问题。总结中国扶贫的经验,将有利于全球贫困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全球贫困治理的有序推进,有利于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成功的关键,在于有效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积极性、主动性。解决贫困问题的核心是催生其内生动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因此,中国的扶贫经验也是以此为根本遵循,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微观层面的经验主要包括:充分调动贫困群体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着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发展小型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吸收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创业;开发农村市场;促进贸易发展,提高社区自我发展能力;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宏观层面的经验主要包括:政府的主导和高位推动;中央到地方,成立专门扶贫机构,安排专职人员,协调具体事宜,参与制定专项扶贫规划;根据不同阶段确定扶贫标准,制定相应战略,区别对象,分类指导,分类扶持;大力发展教育,增加基础教育投入,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斩断贫困代际传递路径;吸收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形成多方合力;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内生发展动力,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
扶贫开发是一个渐进持续的过程,在处理好两个主体关系的同时,还要注意的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政策主题还要动态调整拓宽扶贫范围和扶贫层次,确保脱贫人口实现更稳定、更有效的脱贫。
总体而言,中国特色减贫经验丰富而有活力,各国应该从国情实际出发,探索治理贫困、实现振兴的方式方法,增进民生福祉,不断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伟大的事业催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事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克服了种种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凝聚成一个又一个永远激励后人的崇高精神财富。革命战争年代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抗洪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些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生命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我国经过8年的脱贫攻坚,夺取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不仅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使物质财富更加丰盈,还锻造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与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精神财富充实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中华民族历久弥新、薪火相传、奋发进取,靠的就是这种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由贫困走向富强,靠的也是这种精神。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中国梦,还要靠这种精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