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文图/本刊特约记者 王军生 胡 兰
河南省光山县属于大别山革命老区, 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定点扶贫县。 近年来,光山县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 市关于深化农村改革一系列战略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积极探索破解“三农”发展难题的新路子,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实现全面小康。
光山县坚持以脱贫攻坚为引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持续开展“创一流走前列”活动。 经第三方评估,光山县贫困人口漏识率、错退率为零,贫困人口综合发生率降为1.07%,106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 2019 年5 月9 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宣布光山等33 个贫困县脱贫摘帽。2019 年9 月17日, ***总书记到光山县考察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和中办帮扶情况,为全县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带来了历史机遇、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0 年以来,光山县按照“四个不摘”要求,聚焦未脱贫1735 户4591 人, 一手抓疫情常态化防控, 一手抓复工复产,全县脱贫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 2020 年10 月,光山荣获2020 年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一是扛牢脱贫攻坚政治责任。 该县出台了《关于做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有关工作的通知》“1+6” 文件,对贫困人口脱贫退出、产业扶贫、保障兜底等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 定期召开全县脱贫攻坚调度会和指挥长办公会, 研判部署工作, 及时交办问题。 相关行业部门成立专业工作组, 建立问题台账,实行专人负责、跟踪到底、包保解决。 二是集中力量全面攻坚。针对全县1735 户4591 人未脱贫人口,建立台账,逐户制订详细脱贫计划,加大各项帮扶措施倾斜力度。 加强对未脱贫户的实时监控,确保未脱贫户增收有渠道。 三是补短板。 通过“查弱项、补短板、促提升”活动排查,全县共排查各类问题2496 条。 目前,这些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光山县大力实施“多彩田园”提质增效工程,积极发展绿色茶叶油茶、金色水稻、黄色油菜、红色龙虾、多色苗木花卉等特色带贫产业;新建高标准农田8 万亩; 成立油茶、 茶叶等产业联盟,2020年新发展油茶2.8 万亩、再生稻5 万亩,改(扩)建无性系良种茶园6000 亩。 目前,全县共有“多彩田园”产业扶贫示范工程541 个,带动贫困户34784户(次)增收。 开工建设了北京新发地光山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园等项目。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设了南王岗乡村会客厅、钟鼓楼亲子乐园等乡村振兴示范点。 砖桥镇彭冲村、晏河乡帅洼村已建设成全域美丽乡村。 晏河乡芍药花种植基地、詹堂村百亩太空莲景点,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在疫情防控期间,该县开展了油菜花节云直播,既宣传推广了扶贫产业,又助推了农旅融合发展。加快以三元光电为代表的光电产业园、羽绒服装产业园、长垣光山飞地经济健康产业园“三大园区”建设;与平煤神马集团合作,实施平煤神马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 同时,加快静脉产业园建设。 商务中心区谋划实施了华中城、羽博城等5 个重大项目。 目前,产业集聚区入驻“四上”企业69 家,商务中心区入驻“规上”企业29 家。
高标准建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重点培养产业技术工人。 开展“稻虾共作”、电子商务等技能培训9331 人(次),转移就业48159 人。 以实施“信阳英才计划”为抓手,大力开展招才引智,引进苏州生态研究机构,成立信阳生态研究院。 与华南植物研究所合作,在光山县建立研究生科研工作站。 持续开展职业农民培训,让“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
在成功创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基础上,该县持续实施“一河”(潢河)、“两库”(泼河水库、五岳水库)、“三园”(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仙居国家农业公园)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 白雀园镇、泼陂河镇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槐店乡等14 个乡镇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晏河乡帅洼村、大苏山管理区敖洼村等47 个村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村, 泼陂河镇东岳寺村等84个村成功创建市级生态村。 全面完成造林生产任务15.1 万亩, 启动国家储备林项目和大别山种质资源库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不断巩固森林城市建设成果。 稳步实施2020 年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
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 2019 年度评选10 名“十佳”村(社区)党支部书记、20 名农村党支部书记“明显进步奖”和22 名农村党支部书记“任劳任怨奖”。 实施“春苗计划”,培养村级后备干部757 人。 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建立4 个产业联合党总支、46个独立党支部, 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累计投入涉农资金2.1 亿元,按贫困村每村100 万~150 万元、非贫困村每村40 万元的标准, 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目前, 光山县村集体经济收入最少的村每年在5万元以上,有的村达80 万元。
司马光油茶园
该县筹划建设“四馆一宫”(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规划展示馆、青少年宫),实现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 文殊乡荣获“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以“小手拉大手”活动为载体,持续开展好“双星”创建活动,评选“星级文明村”118个、“五星级文明户”100 户。通过建立“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推动移风易俗。 还成立了光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3 个乡镇建立了实践所,360 个村建立了实践站,巩固了乡村精神文明实践阵地。开展各类主题读书活动,引导建设“书香村镇”。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光山县作为全省第一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18 个试点市(县)之一,不断强化政策引导,创新工作方式。2020年共开展完成2018-2019 年度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6560 个,占比100%;共核实资产总额123399.16 万元,完成率100%,界定集体经济组织人员完成率100%。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 扎实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工作,确保县、乡两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正常运转。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目前,光山县万亩连片种植基地有20 个,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产业发展新局面,进一步拉长了产业链条,实现了规模效益。
培育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光山县坚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 通过完善合作社内部建设和各种规章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合作社规范管理水平,提高合作社辐射带动能力,入社成员和带动农户数量显著增加,呈现出发展速度较快、规模不断扩大的良好势头。 目前,全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1847家,入社总户数4.8 万户,辐射带动14.2 万农户,涉及茶叶、花卉、水产、核桃、水果、蔬菜、粮食、畜禽、中药材、农机服务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土地流转。 农民可以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打工,获得可观经济效益。 2019 年, 光山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33.6 元,连续多年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