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新会计制度中如何遵循稳健性原则

时间:2024-05-23

弓素梅

稳健的会计核算工作,能提醒企业自觉压低运营费用及负债,积极抬高企业经营收益及资产,及时化解企业财务风险。为使企业有效运用稳健性原则,有效提高其财务管理能效,除明晰其内涵外,还需对稳健性原则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使用方法进行分析,促使企业更好地稳健发展。

一、新时期财务会计管理中应用稳健性原则的优势和不足

(一)新时期财务会计管理中应用稳健性原则的优势

1.落实收益,及时化解经营风险。在新会计制度下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企业利润及资产中的水分得以有效去除,确保企业账目清晰、精练、扎实、完整,稳健性原则的实施能促使财务人员从企业运营各个层面搜集整合精准、合理的财务信息,使企业能时刻明晰自身财务实况,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各类风险,作出可靠的管理决策,及时降低其管理、投资及经营风险。

2.未雨绸缪,确保决策实效。在新会计制度下,稳健性原则提示企业决策者在面向市场发展环境时,应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站在客观角度分析利弊,准确预测企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及时作出相适应的科学经营决策;实际生产中,一旦发现存在经营风险,应立即启动预警机制,保障企业经营决策科学有效。

3.兼顾各方权益,降低各类诉讼风险。一个现代化的企业,除领导者、股东、债权人外,还包括各个岗位的员工乃至产品服务的消费者。稳健性原则从多个层面兼顾各方人员的权益,特别对潜在损失进行预估,适当高估费用及负债,低估利润及资产,降低企业发生各类诉讼的风险。

(二)理论上,稳健性原则对财务会计管理影响较为深远,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不足

1.缺乏标准,难以规范。由于使用者意图、管理需求各异,稳健性原则会有许多实践形态,在实践中各自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因此稳健性原则存在滥用现象,并无法对其进行有效规范。

2.无法助力企业获取更高经济收益。为规避风险,在新会计制度下,企业对其利润及资产进行评估,采用稳健性原则就导致评估结果时常与实况存在偏差,相较于高估来讲,低估同样造成企业财务报告缺失精准性,造成企业内部部分资金及资源闲置;资金缺失流动性,影响企业稳健发展成效,无法助力企业获取更高经济收益。

二、新时期财务会计管理中稳健性原则的应用方法

适当应用稳健性原则能引导企业在正确践行新会计制度过程中,使企业利润、资产得到发展,企业各方权益得以保障。然而,稳健性原则同样存在缺失标准、难以规范等缺点,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成效。因此,企业应辩证对待稳健性原则的实施,使其能成为新会计制度下科学有效的财务会计管理原则之一。

(一)促进稳健性原则与适度性原则融合应用

企业在面对不同市场竞争环境中,通过公平竞争,让企业领导者、债权人、财会工作者等人员能对企业稳健性原则践行实况展开横向对比。通过对比发现该原则施行中存在的缺陷,继而促使财务会计管理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提高财务会计工作水平,为企业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为领导科学决策奠定基础。在市场公平竞争态势下合理应用适度性原则,对稳健性原则应用程度进行有效矫正,避免出现财会管理工作人员过度谨慎,导致利润及资产低估的消极现象。

(二)努力提高财会人员工作素养

稳健性原则应用成效与企业财会人员工作素养关系密切。只有从新会计制度、企业发展角度展开系统分析,财会人员才能精准把握稳健性原则,保障该原则得到适度应用,规避该原则应用缺陷。因此,企业需不断提高财会人员工作素养,引导其遵循新会计制度,合理应用稳健性原则。

(三)从实用性出发,制定与稳健性原则相匹配的条款

为保障稳健性原则具有可操作性,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财务管理质量,企业需依据市场经济环境发展实况、行业准则、新会计制度等相关政策,制定该原则在企业内部施行的相关条款、制度及准则,为企业落实各项会计实务提供管理依据体系。依据该体系总结稳健性原则实践方法,如后进先出法、加速折旧法等,针对无形资产、存货及固定资产减值判断不精确问题,依据企业财会制度施行稳健性原则,确保资产减值准备数额中的可变现净值得以精准计算与判断。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