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农博记忆

时间:2024-05-23

李逸林

博物馆情结由来已久。第一次去博物馆是在小学,出于对博物馆盛名的仰慕,带着崇拜与新奇的心情,一路上飞着跳着,几乎迷失在满目的文物中,全是惊奇和赞叹。第二次去博物馆是中学的时候,为了完成历史老师布置的写博物院游记的作业。带着学习的目的,多了份理性和思考。第三次去博物馆正是大学时代,观察、速记、拍照……忙得不亦乐乎,不由沉迷其中,直到工作人员把我赶出来,意犹未尽。后来便有了第四次、第五次……在这里可以洗尽铅华、汲取养分、涤荡心灵。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的殿堂,是地区的文化辐射中心,人们精神的栖居之所,本着对博物馆的热爱,毕业后我来到中国农业博物馆工作。

执箕执锸俑 汉代 四川彭山

中国农业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8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筹建,1986 年9月13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的馆舍是1959年建成的全国农业展览馆建筑群的一部分。博物馆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水面面积4.1万平方米,是一座大型园林式博物馆,也是唯一的国家级农业专业博物馆,连续5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目前的陈列体系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室外展园三部分构成。室内陈列面积为6600平方米,室外展园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其中,基本陈列为《中华农业文明陈列》,在2号馆和4号馆展出;专题陈列包括《彩陶中的远古农业》《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和《青少年农业科普馆》,分别在10号馆、9号馆、8号馆、7号馆展出。室外展园包括古代传统农事园、现代科学农事园两部分。展馆之间由长廊、方亭、花坛连接,回廊亭阁,碧瓦朱檐;湖波荡漾,鱼鸭嬉戏;花草芬芳,绿树成荫。

作为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保存了较为丰富的农业文物、标本、古籍和传统农具等各类藏品近6万件。其中文物2万余件,珍贵古籍图书3万余册。以新石器为主的石器类文物,以陶明器和彩陶为主的陶器类文物,以生产工具为代表的青铜器和铁器类文物,以及传统农具收藏已经形成规模和特色。下面选取几件馆藏珍贵文物作简要赏析:

收口黑釉盏 宋代 福建建阳

秧马 宋代 江苏吴江

先说说该馆的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执箕执锸俑。这件男性灰陶立俑身高74厘米,头戴圆笠帽,身穿束袖交领中长服,脚上穿着漏趾的草鞋。左手执箕,右手执锸,腰部佩挂了一柄环首长刀,呈静立姿态,塑造了一位勤劳乐观、善良可亲的劳动者形象。他手中所执的锸和箕是古代农业劳作工具。锸,类似于今天的铁锹,是用来掘土翻土的工具。箕,是用来盛土盛石的工具。锸箕并用是古代农人的象征。腰部的环首长刀则说明当时的农民平时为农、战时为兵的双重属性,即农忙时务农,农闲时狩猎,有战乱时还要出征打仗。陶俑随葬也反映了古代殉葬制度的演变。古人认为人在阴间过着和阳间一样的生活,生前的奴仆和财富死后也要带走,供死者在阴间享用。商代出现活人殉葬制度,战国以后开始用雕塑的俑代替活人殉葬,汉代厚葬成风,随葬的陶俑包括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形象,有说唱俑、劳作俑、侍仆俑、歌舞俑、武士俑等。

建窑以产黑瓷而著称。唐代始创烧,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为极盛时期,至清代而终。建窑原是江南地区的民窑,北宋晚期由于“斗茶”的特殊需要,烧制了专供宫廷用的黑盏,亦称“建盏”。部分茶盏底部刻印有“供御”或“进盏”字样。代表品种有兔毫、油滴和曜变,都以纹饰命名。这两件就是兔毫盏,因纹饰形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纤细柔长而得名,在黑色的釉面中闪闪发光。

斗茶,是比赛茶优劣的一种雅玩,始于唐,盛于宋。斗茶一斗汤色,二斗水痕。汤色能反映茶的采制技艺,汤色纯白者为胜,表明采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青白、灰白、黄白为负。水痕出现的早晚,是茶汤优劣的依据。水痕是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露出的茶色水线。斗茶以水痕晚出为胜,早出为负。汤花匀细,紧咬盏沿,久聚不散,名曰“咬盏”,是最佳效果。反之,汤花泛起,不能咬盏,汤花散开后,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

斗茶以兔毫盏为最佳。兔毫盏釉色黑青,盏底有均匀细密的放射状条纹,以此盏点茶,黑白相映,易于观察茶面白色的汤花,而且伴随着汤花的飘动,兔毫花纹在茶水里交相辉映,有种被牵拉的动态美,十分生动有趣,故成为斗茶时最受追捧的茶具。

秧马是种植水稻时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流行于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从北宋时期开始大量使用,元代以后,各种式样的秧船,皆从秧马演化而来。其外形似小船,头尾翘起,背面像瓦,操作者坐于船背。插秧时,则用右手将船头上放置的秧苗插入田中,然后以双脚使秧马迅速向后挪动;拔秧时,则用双手将秧苗拔起,捆缚成匝,置于船后舱中,可提高功效、减轻劳动强度。宋代大诗人苏轼曾撰写诗文《秧马歌序》赞美秧马的轻便省力:“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梧为背,欲其轻,腹如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

每个文物都诉说着一个故事,刻写着一个时代,保存着一段鲜活的记忆。走进农博,是对中国农业历史的追溯,对农业文明的敬仰,对奋斗在农业战线上的工作者的缅怀。如今,博物馆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参观博物馆的人越来越多。讲解员不仅是文明的守护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通过讲述,让这些珍贵的文物活起来。让它们从历史的深处走进美好的现代,从遥远的农村走进城市居民的生活,从博物馆的展柜走进每个踏进农博的人的心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