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吃“米鱼”

时间:2024-05-23

梁尚端



吃“米鱼”

梁尚端

笔者之所以把“米鱼”加个引号?是因为它不是鱼,而是用红薯面制作出来像蝌蚪形状,故称为“米鱼”。“米鱼”有扁豆粉、红薯粉、红薯面三种,前两种代价高,后者则较为普遍。

20世纪60年代,中原农村曾有这样一个谚语:“前院到后院,家家都是三红转,红薯干、红薯疙瘩、红薯面。”一天三顿离不开红薯,一是煮红薯,二是红薯干碾成面蒸窝头,三是锅贴饼。为了改善生活,村民们在夏天尤其是中午会吃上一顿“米鱼”饭。

“米鱼”具体制作过程是:凉水烧开之后,将红薯面搅匀倒在锅里煮成糨糊,将“米鱼”盆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盛有清水的瓦盒里,浮在水面,用勺子把糨糊舀到“米鱼”盆里,自左向右旋转带滋(zi),噗吞噗吞,一个一个掉在水里,冰之片刻,搅匀之后,用笊篱捞到碗里,浇上蒜汁,吃着光滑、清凉、甜香,消暑又耐饥,好似一顿饕餮大餐。

现在的生活水平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每当回忆起少年时代吃“米鱼”的情景,笔者真的“垂涎欲滴”。

像蝌蚪,似米鱼,人们给它个形象词。米鱼小,小米鱼,含淀粉。浇蒜汁,芝麻油,香喷喷儿,呼呼噜噜两小盆儿,滋润着肠胃,浸透了心儿,祛毒素,清暑气,好美食儿。地方特色新鲜味儿,真滋润儿,多趁心儿,滋儿滋儿美,美滋儿滋儿,耶,真是醉死人儿,你看多精神儿,赛过神仙啊,可是天然的人儿,怎不使人忆儿?

没有无社会性的民俗,也没有无民俗的社会性,民俗之定义有千万条,其社会性仍为其首,一村、一区、一宗、一庙谈不上民俗,无非是有它的那个特殊性理由之所在。

微乎其微又非常短暂的一时之饮食民俗——吃“米鱼”,思考其本相实质:是它深深地留下那个时代政治的履痕,历史的烙印,经济形态的足迹,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本栏目与中国农业博物馆合办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