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非洲猪瘟背景下规模化猪场饲料生产管理关键技术

时间:2024-05-23

肖锦红 ,李梦雨 ,雷东风 ,李 欣 ,周本丽 ,李 凯 ,章四新 ,李新建 *

(1.河南省诸美种猪育种集团有限公司,河南 正阳 463612;2.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3.河南省畜牧总站,河南 郑州 450008)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烈性传染病[1],致死率极高。目前在防控方面仍无有效的疫苗可用[2],只能通过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进行预防。非洲猪瘟病毒对环境的耐受性极强,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也非常复杂,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进行传播[3]。Megan Niederwerder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经研究证实,非洲猪瘟很容易通过饮水及饲料进行传播。由于饲料在生产、加工、储藏、运输等众多环节中,暴露在外界环境的频率和时间与饮水途径相比要更多、更久。所以,非洲猪瘟病毒更容易通过饲料感染猪群[4]。而且有研究证明非洲猪瘟病毒在一些传统的饲料组分中(如大豆粉,豆粕,胆碱等)可维持更长时间的致病性[5-6]。因此,加强饲料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防控对非洲猪瘟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饲料从生产到饲喂给猪只的过程中环节众多,而非洲猪瘟病毒又极易通过多种途径污染饲料,所以在规模化猪场中,饲料安全防控要作为预防非洲猪瘟的一大重点。在饲料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如饲料原料的选择、成品的配制、饲料的运输及饲喂等,都要做到严格的把控。

1 原料的安全把控

1.1 原料的采购

对于饲料原料的选择,总体上要建立起一个严格的筛选标准及采购制度。根据生产需要制定不同时期的原料采购计划,既要保证原料供应充足,又要避免剩余原料堆积,保证其新鲜度,防止霉变。在采购途径上要严格把控饲料原料的来源,避免从疫情高发区采购原料,建立一个稳定安全的原料采购渠道,并定期对采购渠道进行安全评定。对于需要进口的原料,应选择无非洲猪瘟疫情的国家。不使用猪源性的血粉、肉骨粉、猪油等风险性原料,同时加强对其他动物性原料的检测,防止不法商贩掺入猪源性的原料。

1.2 原料的运输

发病猪、隐性感染猪、病猪排泄物和污染物以及软蜱吸血昆虫等都是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染源。在饲料原料运输过程中若直接或间接与这些传染源相接触,都易造成原料带毒。因此,在原料的运输过程中要注意对生物安全的防控,建立专车专用的制度。每个原料收购区由专门的运料车负责,并制定一条远离农贸市场等人口密集地区的安全运输路线。运输原料前要对全车进行充分的清洗消毒,在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原料处于全程封闭状态。运料车在到达饲料厂后要再次进行严格的洗消程序,采样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缓冲区,再由饲料中转车运送至各生产单元或原料储存区。

1.3 原料的验收

设立严格的验收程序,定期对采购的饲料原料进行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像鱼粉等这类易发生污染的动物性饲料原料更要及时的检测,检测结果呈阴性时,才可验收入场进行饲料加工。

1.4 原料的储存

检验合格的饲料原料入场后,要储存进干燥的专用库房。在使用前根据原料的特性隔离保管几周到几月不等的时间,使原料中可能存在的病毒活性降低或自然消亡。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工作,注意虫、鼠、鸟等易携带非洲猪瘟病毒的野生动物的出没,定期对其周边环境进行消毒。不同的原料要进行分区管理,由专人负责,避免人员与饲料原料频繁接触,防止二次污染。

2 科学的饲料配方

有研究表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猪群比健康的猪群更容易感染包括非洲猪瘟在内的各类疾病。动物的营养与其机体的健康状况是息息相关的,许多营养元素对动物自身的免疫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维生素A、维生素D、生物素、叶酸、苏氨酸、色氨酸等)。病毒感染猪只与病毒的毒量、毒性强弱、猪只的健康状况,以及猪只的应激与免疫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7]。因此,根据猪只在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饲料补充免疫营养,也是当下预防非洲猪瘟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为了保证猪群营养充足,各规模化猪场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季节、猪群生长期及体质状态的变化,定期对饲料配方进行调整,进而做到精细化的饲喂。

在饲料中适当地使用无抗添加剂,也有助于提升猪只对病毒的抵抗力。有报道称,在饲料中添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脂肪酶可以使非洲猪瘟病毒失去致病性[8],某些中药产品(如狼都芈)对多种病毒都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长期使用可以增强猪只的免疫力,从而使猪只在受到非洲猪瘟病毒侵袭的初期就有能力依靠自身强大的免疫力将其扼杀[9]。此外维生素类的添加剂对非洲猪瘟也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如维生素A具有维持上皮组织完整、抗炎、缓解氧化应激等作用;维生素D3能够通过影响基因表达,增强单核巨噬细胞杀菌能力;维生素C及生物素也均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10]。

3 饲料加工处理

为了杀灭饲料中可能存在的非洲猪瘟病毒,应制定严格的饲料加工处理流程。根据非洲猪瘟病毒不耐高温的特点,在饲料生产中对原料进行高温处理,达到消灭活体病毒的目的[11]。在整个饲料加工流程中,按照不同种类的饲料设立其专门的生产线,避免交叉污染。

具体流程如下:1)在进行饲料的加工前要先对各原料进行处理。将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剔除,对于谷物类的饲料,还要再使用霉变分拣机分拣出霉变的颗粒。2)对各原料进行加热、熟化处理。可以使用高温、高压、蒸煮等工艺对原料进行消菌杀毒,60 ℃消杀30 min或85 ℃消杀3 min以上均可将非洲猪瘟病毒杀灭。对于谷物类饲料,如玉米、大豆等可以进行膨化处理。3)将各原料根据要加工的饲料种类进行不同程度的粉碎及混合。4)采用高温制粒工艺对原料进行加工,制粒时的温度要达到85 ℃以上并保持3 min的时间以达到消杀效果。5)采用二次制粒技术对饲料进行二次熟化处理。6)使用后喷涂工艺,对饲料加热过程中可能被破坏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酶类、蛋白等)进行补充,从而保障饲料的营养水平。此外还可以添加一些酸制剂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7)根据猪场需要,对饲料进行打包或使用密闭的料车将饲料运送至猪场,同时做好生产批次及检验的相关记录。

4 饲料运输的安全管理

在饲料管理中要设立严格的运送程序。饲料成品要按照不同批次及生产记录等标识将不同猪场的饲料区分开来。同时在饲料厂装料区设立专用通道,防止不同猪场的饲料间交叉污染。不同的猪场,要使用固定的料车来进行饲料运送。所有的专用车辆均为全封闭式,并装有GPS。饲料配送实行专车专用,不得随意外出。车辆必须按规定路线进行点对点的密闭式运输,运输路线要选择远离农贸市场及人口聚集区的道路,全程GPS监控,禁止车辆交叉运输或调换,实现饲料从加工运输到养殖饲喂全程无缝对接,减少饲料从加工到使用环节的带毒的风险。此外,料车要实行严格的消毒管理程序。料车在进入饲料厂前进行第1次的全面消毒;到饲料厂装料完毕出厂时,做第2次消毒处理;饲料运输到猪场后,在进场前对料车做第3次清洗消毒,随后进行检测和烘干;卸完料驶离时,进行第4次消毒处理。司机从进入饲料厂装料开始,再到抵达养殖基地的全程都禁止下车。

具体流程如下:1)料车司机进场前先在洗消中心清洗消毒车体表面,特别是底盘及车轮部分要进行重点消洗。随后对车体及司机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司机洗澡更衣。2)料车司机开车至烘干房外指定位置做准备。听从指示驶入烘干房后下车,保持车门敞开,穿戴好隔离服、手套、鞋套后进入休息间。3)场外生物安全员关闭烘干房大门,随后打开烘干设备,将车辆在70 ℃的高温下烘干30 min。烘干结束后,场外生物安全员打开烘干房门,料车司机进入,驾车至饲料中转区,按标识停车。4)场外生物安全员对经停区域进行消毒。5)场内料车司机洗浴、更衣、换消毒过的鞋、一次性手套,将料车开往中转饲料区域,按舍内需求接收中转饲料。6)转料完毕后,场外运料车驶离场区。场内料车司机清扫洒落的饲料,并将其打包处理掉。7)场内料车司机开到生产区指定料塔,将料车绞龙插入料塔上料口开始上料。8)上料完毕后,场内料车司机清理洒落的饲料,打包送至指定处理点处理,运料车开回洗车房,冲洗消毒后停放至专用车库,随后关好车库大门。

5 饲料储存及饲喂

对于规模化猪场,应避免使用袋装饲料,减少人员与饲料接触的机会。可直接使用密封条件下运输至场中的散装饲料,并将饲料储存至密闭的料塔中。饲喂时通过管道将各个料塔中的饲料直接输送至猪舍中去,从而保证饲料从生产到饲喂的整个流程都在密闭环境下进行,避免外界的病毒污染饲料。做好饲料储存区的卫生消毒管理工作,每周进行采样检查,保障饲料的安全性。对于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群,要进行精细化的饲养管理,根据猪群现阶段营养需求提供相应的饲料。

6 总结

目前我国的非洲猪瘟疫情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世界上也还没有研发出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只能通过严格的生物安全防控以及努力提高猪自身的免疫能力来进行预防。在疫情如此严峻的背景下,猪饲料的安全管理更是疫情防控的一大重点。从原料的筛选到饲料的加工、运输环环相扣,无论哪一环出现污染,都将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只有牢牢把控饲料从生产到饲喂的每一个环节,才会不给疫病从口而入的机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