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饲料企业进入养猪业的机遇挑战及成功案例分析

时间:2024-05-23

虞志强

(广东温氏种猪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云浮 527400)

1 饲料行业发展现状及困境

1.1 企业利润逐渐降低,企业数量逐渐减少

近年来,由于饲料企业扩张速度加剧,饲料行业内部竞争十分激烈,产能利用严重不足。2018年以来,伴随着国外种植大豆的大幅减产,全球大豆供应十分紧张,另外受到中美贸易争端的影响,导致国内豆粕现货市场暴涨暴跌,市场波动加剧[1,2]。此外,中美经贸关系一直处于起伏跌宕的状态,使得中美两国之间的大宗农产品贸易受到影响,而饲料原料作为大宗农产品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饲料原料的价格仍然存在波动的风险,导致利润逐渐降低,饲料企业要想持续盈利,必定需要资源整合,关闭小型饲料厂[1]。

随着国内养殖业规模化进程的加速,下游养殖业集中度的提高并从小农散户养殖走向规模化养殖,饲料行业进一步的集中整合是必然现象[3]。2015年底,全国饲料企业及加工业企业数量仅为 6 772家,相比 2011年减少了4 151家。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国饲料企业到2020年将可能减少至3 000余家,100万吨以上产能的大型企业将会增加至60家,约占全国饲料产能的60%,这表明饲料行业集中度将会不断提升。另外,有些业内人士预言,到2025年,国内饲料企业数量约1 200家,未来饲料企业和养殖业都将规模化、集约化是社会发展必然的趋势。

1.2 注重研发生态环保饲料

如果饲料企业本身就没有生态环保的理念,那就不会生产低排放污染的环保型产品,如低蛋白饲料—它可以有效减少末端氨气排放,从而更不能引导规模养殖场进行环保健康养殖。其次,饲料企业也要改变养殖者的养殖理念,让客户充分意识到生态环保和食品安全关系到养殖场的生死存亡,让养殖场主们养成精细养殖、粪尿减排、饲用生态环保型饲料的习惯,更让他们明白环保健康养殖才是养殖场长远发展的唯一出路。

近年来,无抗饲料的呼声越来越强,多数饲料企业开始加大生物饲料的研究,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有益菌,有利于促进猪的肠道健康。新希望、柯恩、海大、唐人神等大中型饲料企业都加大对生态环保饲料的研发力度,迎合国家生态环保的大趋势。新希望建立了年产量达24万吨的生物饲料厂;柯恩建立新总部,并加大微生态制剂、发酵饲料的投资建设;海大投资建设了农业科技产业园,其中就包括微生态制剂生产车间;唐人神在多地新增了几个年产量超20万吨的生物饲料厂。

1.3 众多饲料企业转型升级

目前饲料企业生产成本较高,利润较低,传统的生产方式很难满足企业长远发展,必须找到更加适宜自身发展的道路,这样就导致众多企业选择转型,比如转型食品加工、房地产、下游养殖,上游种植等。2017年,中国养殖产能恢复,饲料消费有所增长,以饲料发家的企业加大对养殖业的投资力度,加快融入养殖大产业,打造全产业链的步伐加快,一体化企业布局终端市场,抢占下游消费空间[2, 4]。

据统计,2017年,新希望、大北农、海大、唐人神等8家饲料企业的全年生猪出栏量合计约1 500万头,这对这些饲料企业的产能释放作用非常明显。但随着各大饲料企业涌入养猪业以后,如果遇到猪价持续低迷时,有的饲料企业仍然会被淘汰出局。

1.4 重视饲料品牌和企业文化

饲料企业品牌的创建及企业文化的宣传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国家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饲料企业陆续加大对企业品牌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这有利于自身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同时,健康的饲料和合理的营养配方也是决定一种饲料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是健康安全的饲料,饲喂出来的动物自然也就健康,也就更让消费者有放心的底气。未来,品牌与企业文化将会超越产品本身走在最前端,成为饲料企业间竞争的第一道屏障。近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多数居民已不是之前的小康水平,而是有一定的富裕,就会选择健康程度较高的肉类及相关产品,然而饲料的品牌建设在养殖领域内显得十分重要。

2 饲料企业布局养猪业,应如何正确转型

众所周知,“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是中国畜牧业转型升级最为关键的5年,畜牧业从饲料为主导转变为养猪业为根基。此外,由于长期以来饲料的价格较低,原料成本居高不下,造成可获得利润有限,因此,饲料企业积极发展养殖业务并通过饲料自供和养殖收益来获得更大的效益。饲料企业大转型时代,如果不能看清当前形势,盲目跟风,很可能就会面临被淘汰,而剩下来的一些也必须经过自我革命。

如何正确转型?首先需要有国家相关政策引导,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给饲料企业转型带来机遇[5]。目前,我国工业化畜禽饲料的发展空间比较小,并呈现低速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饲料企业进行了转型升级:一是开发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要符合环保要求,要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二是生产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需要经得起食品安全的监测和相关具有资质检测中心的认证;三是满足客户或者自身养殖猪场的具体需要。所以说它具有多层面的影响,一个优秀的饲料企业必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者国家大趋势的变动下,能够非常准确地把握住这种需要,这对于饲料企业来说是最核心的一部分。只有把握住时代的产品需求,企业才能可持续地创新,同时通过工艺创新或者原料创新,去实现质量的提升,效率的提升[6]。

3 饲料企业进军养猪业的人才储备及管理

3.1 饲料企业人才团队现状

国内大多数饲料企业忽略了对人力资本的管理,无法做好对人力资源规划的管理工作,多数饲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意识淡薄。从实际来看,从小型饲料企业,到一些大型饲料企业或上市饲料企业,都会存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机构设置不合理等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饲料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成本,因此在人才招聘、员工培训以及绩效激励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7]。这样在人才招聘方面将会出现恶性循环,不但很难招聘到为公司效力的专业型技术人才,同时也容易造成企业自身的优秀人才辞职或跳槽。

饲料领域的专业型技术人才比较少,导致企业招聘新员工比较困难,部分企业需招聘数量较多,导致储备人才的前景十分堪忧。对于饲料企业而言,新进员工就是开拓市场的马前卒,要迅速抢占市场,则需要大量的人员去打前站。有些饲料企业对新招聘人才的要求不高,因为它们觉得营销不需要特别过多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多数企业的销售团队会频繁换人,导致企业员工的业务能力难以提高的尴尬局面。

3.2 做好各层次人才储备

企业应加大在招聘、培训、员工激励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尤其针对新进大学生,大学生作为企业的储备人才,尤其在培养方面,更加需要加大资金投入[8]。通过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塑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提高储备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应更加重视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各项素质,进而培养他们的归属感和忠诚度,这将为企业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使人力资源的开发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规模化养殖企业对养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行业内竞争加剧,对养殖人才需求量剧增,这对于引进大学生、专业技术或管理人员,需要注重更多方面的要求,首先要考虑能否在猪场那种封闭环境下工作的情绪,还要考虑到生活,工资待遇等多方面满足。尤其对于新进大学生培养方面,有无专业养猪老员工带领,对于他们未来发展十分重要。猪场老员工总是对新进大学生在技术指导上有所保留,新进大学生提升速度缓慢,长时间重复单调的工作,缺乏自我成就感,有些公司可能引进了出色的大学生,但是好几年都无用武之处[9]。

3.3 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完善的管理体系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创造热情,让员工始终保持一种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让它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其次,优秀的企业文化也能培育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与企业共命运的精神,发挥出其他管理制度所无法比拟的激励力量,产生超常的激励效率。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改变现有的员工,更可以为企业留住自身人才和吸引外部人才。然而,我国大多数饲料企业都没有把企业文化纳入人力资源管理,也没有将企业文化所具有的优异功能很好地挖掘出来。因此,饲料企业应注重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7,10]。

其次,企业应该有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其中分配与绩效考核制度是一个企业管理制度中的核心制度之一。分配制度与考核体系是相辅相成的,企业在建立一套好的分配制度的同时,必须应当建立更加充分合理的考核体系。因此,能否公平有效地进行全员绩效考核,使得员工有危机感和紧迫感,从而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对新事物创造性,是一个企业管理体系完善的关键和重要保障。

3.4 注重持续外部学习,提高各项专业水平

当前饲料企业处于过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为了生存和发展,不但要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同时也要求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6]。这样,饲料企业应根据市场的变化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制订员工的入职岗位职责,并制定合理的培训和学习计划,形成培训和学习制度,持续不断地开展业务能力培训,以满足新进员工作为储备人才的各项专业水平和能力。如果企业自身培训力量不足,可以将大学教授或者行业内专业老师“请进来”,或者让需要发展的员工“走出去”,到大学的管理学院或者国内大型养殖企业的培训机构学习,通过学习专业的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实操内容,对于培养后续面对企业内部存在的实际问题能拿出解决办法,打下非常夯实的基础[7]。

4 转型后要注意的问题探讨

4.1 管理层角色转变

我国饲料企业的企业家及高管大部分是从基层岗位走出来的,有绝大部分是从营销岗位上脱颖而出的,当这些高管转向养殖后,往往很多观念会很难转变,这样就需要及时将他们送到更为专业的大型养殖企业中培训学习,从基层到领导层有一整套培训方案,这样才使得其在未来养猪业具有一定的能力。

有些饲料企业发展养猪后会“引进”其他有经验的养猪或兽医高手(如大型企业猪场场长或者有丰富经验的饲养员、兽医等),自认为这种方式很完美。但是对于那些高手来说,这些企业前期重点经历仍在饲料行业本身,有些猪周期低迷时期经历很难得到体验,而且领导层大多仍然还是那些饲料企业的高管,这容易造成某些环节运作不顺畅等不良后果[11]。

4.2 生猪养殖区域布局

很多饲料企业进军养猪业后学习“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发展养猪后往往容易与之前的客户合作,这样就需要带动客户一起转型,往往某一区域布局不够合理,可能大多数地方都被传统养猪企业早已布局到位,会造成养殖成本和各项风险加大。另外,国家环保形势和村民自身环保意识提高,如果生猪养殖区域布局不当,往往会造成村民频繁举报、整改关停等风险,造成资金损失惨重。生猪养殖布局是否合理,关系到国家对各区域的调控,目前很多大型企业都进军东北,东北区域虽然各项投资成本较低,但近几年看,东北猪价行情一致较低,尤其2018年国内多地非洲猪瘟频发,导致许多企业亏损严重,长期亏损下去,可能有些企业要放弃东北区域。

4.3 猪场环境控制及疾病防疫

饲料企业进军养猪业后,大多数面对的主体从之前的“人”变为“猪”,这样就使得猪场环境控制和疾病防疫显得十分重要。环境控制的好坏会影响猪场猪只生长快慢、料重比、以及饲养员工作情绪好坏等多方面的因素,这对于目前新型猪场的各项设备都需要准备十分齐全,如精准的通风设备,完善的防暑降温及防寒保暖措施等。当然,良好的环境控制系统,对于猪只的健康程度也有重要的影响,例如某些环节做得不到位,会影响猪只的刻板等行为以及造成猪只发烧减料等。

对于饲料企业发展养猪业初期,对于疾病防疫和控制方面往往缺少经验,这样自然会借助业内许多兽药或疫苗公司,而疫苗选择不合理或者免疫不当会造成成本的加大,并且有些疫苗对于疾病免疫效果不佳。众所周知,目前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猪瘟、猪圆环病毒病等一系列疫苗,如果采用不合理的免疫程序,可能从母猪出生到能繁殖期间,注射各类疫苗等药物不少于20针,这样不但给猪只带来严重的应激反应,某种程度上会影响生产成绩,而且还给猪场员工带去工作量,并且造成养猪成本加大。可见,不同季节因素、免疫程序和实际操作、疫苗储存方式等均会影响到猪只的免疫效果,这样造成猪只疾病很难得到控制。从近期各地暴发非洲猪瘟的猪场或者养殖户看,如果某些防疫环节做得不到位,仍然存在暴发非洲猪瘟的风险。

4.4 猪场环保管理

对于刚发展起养猪的饲料企业,资金配套和人员配套可能不到位,公司对于饲料环保理念应该非常到位,而且饲料厂设备比较先进,产生的污染得到良好的控制。但猪场环保处理相对比较复杂,涉及水处理、臭气控制以及废弃物处置等三方面,其中水处理方面就猪舍清粪模式、雨污分流、隔渣、集水池、固液分离、二次隔渣(有此措施往往效果较好)、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化学絮凝沉淀、高级氧化、净水消毒等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方式处理。臭气处理方面涉及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一系列措施。固废方面,国家倡导资源化利用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减少资源紧缺问题。而且目前国家环保形势十分严峻,如果猪场环保管理稍微不当,严重的会面临罚款以及关停整改的风险,这对于企业以后发展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5 饲料企业成功进军养猪业的案例分析

目前饲料企业成功进军养猪业的饲料企业很多,新希望就是其中一个[12,13]。2016年2月,新希望发布公告,规划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以“公司+家庭农场”等方式发展1 000万头生猪,通过“技术托管和技术服务”形式覆盖2 000万头生猪,预计投资为88亿元[14]。就这样,国内最大的饲料企业的生猪布局初现雏形。据了解,2016年新希望饲料行业的毛利率为6%,而养殖行业的毛利率则是饲料行业的近5倍[15]。截止目前,新希望已投产产能大约有380万头,预计2018年全年生猪出栏规模在330万~350万头之间。

新希望之所以能够成功转型,主要是因为:1)巨额资金投入。新希望作为全国销售规模最大的饲料企业,刚进入养猪业就投入88亿元资金,这是很多饲料企业做不到的;2)准确把握时机。中国养猪业正处于传统养猪业转型现代养猪业的窗口期,此时转型养猪业是非常好的时机;3)持续学习。在投资养猪业之前,新希望就探索养猪各项技术,并且转型后不断输送中高管理人才去具有资质的国内外培训机构培训,学习相关管理理论和专业知识;4)不断创新。陆续招聘一些大学生、硕士、博士等专业领域的新员工,在饲料研发、种猪培育等方面不断创新。虽然新希望已成功转型养猪业,但这是第一步,倘若要想在养猪业走得更远,仍还需要一段路要走。

综上所述,饲料企业进军养猪业需要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应对预案、人力和资金投入,转型需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成功转型更加需要有长远的养猪布局和经验积累。面临国家对环保压力的逐渐加大,对养殖业来说,饲料作为污染物的来源,需要对各项原料控制非常严格,比如无抗、低铜、低锌等饲料在未来显得非常重要。总之,饲料企业对于饲料食品安全方面投入加大,饲料企业转型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提高下游消费品的健康程度,但实际上需要饲料企业自身投入,不是投机取巧,这样往往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