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与防治

时间:2024-05-23

他月芬,周 业,杨亮宇*

(1.陆良县马街镇兽医站,云南 曲靖 655605;2.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霉菌的种类很多,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水及腐败的有机物中。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资料,全世界每年约有25%的谷物不同程度地受到霉菌毒素的影响。张丞等对2009 年上半年中国饲料和原料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在90 份样品中,完全没有检测出霉菌毒素的样品仅8 份,占样品总数的8.9%;只检测到1 种霉菌毒素的样品数为7 份,占样品总数的7.8%;同时检测到含4种以上霉菌毒素的样品数占67.8%[1]。所谓霉菌毒素(Mycotoxin)是存在于饲料中,能直接引起畜禽动物病理变化或生理变化的霉菌代谢产物[2]。目前从饲料中检测到的毒素已超过350 种,对猪危害最大的有:黄曲霉毒素(AF)、玉米赤霉烯酮(ZEN)、赭曲霉毒素(OT)、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包括呕吐毒素、雪腐镰刀茵烯醇及T-2 毒素等)以及伏马菌素(F)等。

1 发病原因

自然环境中含有许多霉菌,常寄生于含淀粉的饲料、糠麸和粮食上,因其对生存条件要求低,如果温度在(28~32 ℃)和湿度(80%~100%)就会大量生长繁殖。在0 ℃以下或30 ℃以上,霉菌几乎不能产毒或产毒能力很弱[3]。黄曲霉素和烟曲霉素适合于温热的气候,而在寒冷高湿的寒带常见的霉菌毒素有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毒素、呕吐毒素(T-2 毒素)和蛇形毒素等[4]。有些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产生有毒物质,如黄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和赤霉菌毒素等。黄曲霉菌是最常见的一种霉菌,并且危害性很大,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并不是单一物质,而是一类结构极相似的化合物,且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并且很容易在一些植物中大量繁殖。当猪采食了含有黄曲霉菌极其毒素的饲料后引起中毒[5]。

2 临床症状

猪常在采食霉变饲料后4~15 d出现临床症状。急性病猪表现采食量减少或不食,精神沉郁,口渴喜饮,体温正常,部分病猪可视黏膜苍白或黄染。病猪全身无力,走路后躯摇晃,四肢无力。尿黄,先便秘后拉稀,严重者粪便带血或血痢,病猪耳朵、腹下及四肢内侧常出现紫红色出血斑,有的病猪全身发黄,小猪3~5 d 死亡。慢性中毒猪表现精神萎靡,食欲明显减少,喜吃稀饲料,离群呆立,头下垂,消瘦和皮毛粗乱、拱背、贫血,可视黏膜苍白,眼、鼻周围皮肤呈蓝紫色,粪便时干时稀,重者血便。尿黄或茶色浑浊,部分病猪亦呈现冲跳、兴奋、狂燥不安,后期出现间歇性抽搐等神经症状,最后因衰竭而死亡。空怀母猪不发情,不孕。妊娠母猪常表现阴户红肿,乳房肿大,严重时阴道脱出,流产、早产、产死胎和弱仔等。种公猪乳腺肿大,包皮水肿,睾丸萎缩,性欲减退等。

3 危害

3.1 蛋白质合成障碍

肝脏是合成和分解蛋白质的主要器官,是白蛋白唯一的生成器官。霉菌毒素中毒时肝功能不全,合成的血浆白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轻者生长减速,贫血,抗体水平下降,重者出现水肿、腹水。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凝血因子的功能下降,血液凝固性降低,易发生出血倾向,而出现器官和黏膜的出血。

3.2 解毒功能降低

霉菌毒素中毒时肝肾功能低下,处理排泄死亡的病毒、细菌崩解碎片及其代谢产物(如内毒素)的速率下降,致使它们在体液中延时、停留、积聚,引起机体中毒,而出现烦渴、呕吐、腹泻、厌食、脱水、尿频、急性间质性肺水肿等症状。再加上猪体内感染了其他致病病毒和细菌,这些具有热原质性质的物质滞聚使得机体发热成为持续性。这也是当前猪发生疫病康复时间较长的重要原因之一[6]。

3.3 免疫功能降低

猪霉菌毒素中毒使肝脏严重变性、坏死、肿大、质脆,而肝脏的损伤,导致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受阻,进而影响核酸的复制,干扰机体免疫系统正常的生理机能,使其免疫组织器官活性降低、抗体生成减少,降低免疫应答。并且真菌产生的各种毒素可溶解淋巴细胞,使体液、细胞免疫调节机能受到抑制,这些因素极易引起疫病的继发性感染。虽然免疫程序不变,但因猪群抗体水平上不去,蓝耳病、伪狂犬病、猪瘟、附红细胞体病等经常发生。

3.4 肾脏的排毒功能障碍

霉菌毒素中毒时肾脏变性,萎缩,肾小管扩张。导致毒物排泄障碍,加重了肝脏解毒负荷,排泄代谢产物的功能降低,引发不同程度的氮质血症,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加大了治疗的难度,死亡率大幅上升。慢性肾变性还可导致血小板功能障碍,呈现出血倾向,特别容易发生胃肠出血[7]。

3.5 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紊乱

当霉菌毒素蓄积到一定程度时,肝功能受到严重损害,不能清除血液中有毒的代谢产物。由于门腔静脉分流术或自然形成的侧枝循环,使门静脉中的有毒物质不经过肝脏这个起屏障作用的重要脏器,而进入体循环,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紊乱,出现间歇性抽搐、过度兴奋等一系列神经症状。

3.6 性功能紊乱

霉变玉米中含有一种赤霉烯酮,有类似于雌性激素的作用,可引起猪性功能紊乱。母猪阴道黏膜充血、肿胀,甚至突出到阴户外面,严重者阴道和直肠脱垂。乳腺肿大,子宫增大甚至扭曲,卵巢萎缩。未孕母猪和后备母猪黄体滞留,不发情,屡配不孕,假孕,妊娠母猪出现早期胚胎死亡。公猪尿道口肿胀,有积尿,精液质量下降,还出现睾丸萎缩,乳腺肿大等雌性化特征。此毒素还可引起猪直肠充血、水肿,造成脱肛,由于充血,直肠温度升高,造成猪体温升高的假象。

4 防治措施

4.1 治疗

猪霉菌毒素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主要治疗措施是保肝、排毒、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同时进行强心利尿、补充能量等。对出现肺炎症状的重病例,可肌注抗生素,每千克体重用头孢噻呋3~5 mg,全群每吨饲料添加泰妙菌素150 g、炎毒克喘王粉250 g。因肝肾出现病变,临床应添加保肝护肾的中西药物,如用葡醛内酯注射液0.2~0.4 g、维 生 素C 注 射 液0.25~2.0 g 加 入10%葡萄糖500~1 000 mL 中静脉滴注。中药用柴胡、茵陈、板蓝根、栀子、车前草、马蹄金、甘草水煎后内服。应避免使用磺胺类药物,以免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另外提高饲料中复合维生素、蛋氨酸、叶酸等的添加量[8]。

4.2 预防

霉菌的广泛存在,从谷物的收获、贮藏、运输以及调制等诸多环节,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成品遭到霉菌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曾有资料表明,在我国的饲用玉米中,80%遭到各种霉菌毒素不同程度的污染,在世界谷物中25%遭到霉菌毒素污染[9]。由此,可以认为,在多数情况下,一般猪场所投喂的都是遭到霉菌毒素污染了的饲料,只是症状轻微被忽略,也有的虽然出现了症状,但是却被猪场错综复杂的疾病所掩盖,而只有当中毒症状比较严重,出现了死猪的时候,才备受关注。这种情况实际上就是猪场生产、技术管理上的一大失误。实验资料证实,当饲料中含有任何剂量的霉菌毒素时,均会对生猪机体造成伤害,即使剂量小至十亿分之一也是如此[10]。轻微、慢性的霉菌毒素中毒,虽然没有出现易于觉察的临床症状,不会造成猪死亡的直接损失,但由此对各生产阶段猪群生产性能的慢性危害(如种猪繁殖障碍、商品猪生长迟缓、免疫抑制、诱发疫病等)是不能避免的[11]。因此,养猪场的管理者们应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如:1)防霉。饲料原料的采购、贮存、运输和加工配制等环节加以注意,不能采购霉变、虫蛀的原料,玉米籽实的水分应不超过12%[12]。2)加强饲料原料及成品饲料的保管,严防受潮霉变,搞好饲料仓库的杀虫灭鼠工作,防止虫蛀和鼠害,减少霉菌传播,避免毒素危害。3)饲料场和养殖场应该加强对霉变原料的控制,严禁使用发霉变质的原料喂猪。4)对轻微霉变的原料使用1.5% NaOH 和草木灰水浸泡处理,再用清水多次浸泡直致澄清为止,但处理后仍有一定的毒性物质。每吨饲料可添加200~250 g的大蒜素,可减轻霉菌毒素的危害。5)选择有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吸附饲料中原有的毒素以及贮藏中产生的毒素,并一定程度上进入畜体血液清除体内毒素。目前用于霉菌毒素吸附的物质主要有活性炭、铝硅酸盐类、有机物类(如酵母细胞壁等)及其他树脂类(如消胆胺等)[13]。活性炭因其在吸附过程中对营养物质和药物也有吸附作用,从而降低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药物的效价,所以在实际生产中慎用。

[1] 张丞,刘颖莉.2009 年上半年中国饲料及原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J].中国畜牧杂志,2009,45(16):46-48.

[2] 宋焕,刘向阳,崔锦鹏.饲料中霉菌毒素检测技术新进展[J].猪业科学,2009(9):66-69.

[3] 瞿明仁.饲料的霉菌和霉菌毒素污染[J].中国饲料,1992(5):36-37.

[4] 冯定远.聚焦“隐身杀手”的能量饲料霉菌毒素对动物群健康水平构成的巨大危害[J].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8):1-3.

[5] 杨丽敏.猪霉玉米中毒如何治疗[J].畜牧兽医,2008,9:60.

[6] 马现伟,陈小强.保育仔猪霉菌毒素中毒的诊治[J].疾病预防,2007,34(7):93-94.

[7] 胡贵荣,胡玉荣.猪霉菌毒素中毒和多种病原混合感染[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4(5):19.

[8] 朱桂英.哺乳母猪霉菌毒素中毒一例[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8(3):97.

[9] 郑杰,张洪,李伟,等.猪霉菌毒素中毒与蓝耳病感染的诊治[J].四川畜牧兽医,2011(3):59.

[10] 叶永福.猪霉菌毒素中毒的防治[J].福建畜牧兽医,2007(1):72.

[11] 万遂如.猪霉菌中毒防治[J].农村养殖技术,2010(13):20-21.

[12] 戈盾.猪霉菌毒素中毒及防治[J].家畜养殖,2004(6):39.

[13] 何学军,齐德生. 霉菌毒素吸附剂研究进展[J].猪业科学,2006(2):38-4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