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严冬雪
2008年5月6日,就阜阳市卫生部门在此次疫情中所做的工作,该市卫生局副局长严伟、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万俊峰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其间,严伟激动地说:“我们从没想隐瞒什么,从没想向国家、公众和媒体遮掩什么”;万俊峰则表示:“我们要从非典、禽流感、还有2004年的大头娃娃事件中吸取教训,阜阳这个环境太敏感了。”
中国新闻周刊:3月29日,有医生向院方和市卫生局汇报3位幼儿迅速死亡的情况。但3月31日,市卫生局才向安徽省卫生厅上报。为什么上报是在两天后?
严伟:我们29日接到报告当天,市卫生局就组织了分析会,与会者是本市呼吸病科、小儿科、传染科的专家——他们曾在2003年参与了SARS的防治工作。第二天,我们组织这些专家又召开了一次会议。
当时我们排除了流感等常见病毒,认为可能是发热引起的重症肺炎,但不能确定。所以3月31日,我们向省卫生厅提交了书面报道,请求技术支持。这是市卫生局第一次向省卫生厅上报此次病情。
中国新闻周刊:31日异常情况上报省卫生厅后,为什么在两周后的4月15日,省厅才向卫生部求援?
严伟:31日向省卫生厅上报后,当晚,相关领域的5位专家就赶到了。他们都是省里流行病学临床领域的顶级专家,对当时的临床病例做了分析,还有流行病学分析。确定是否为传染病,关键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病例间的关联性也很重要——这不像公众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在这十多天的时间里,走遍了患者的家庭所在地,试图在患者之间找出关联性,但始终无法找到。
中国新闻周刊:有报道说4月4日,一例死亡患儿家长就同意了捐献遗体,第一例标本是这个时候拿到的吗?
严伟:不是。4月5日17:30,就标本采集的一系列问题,省疾控中心任军主任召开会议。首先,这必须获得患者家属同意;其次,必须保证操作安全性,操作的一系列过程都需谨慎。5日晚,省疾控中心检验科科长和市里的病毒专家,才完成了首例死亡患儿标本取样。
标本分为两份,一份留在市里,市里专家们做细菌学检测,另一份送到省里做病毒检测。
后来,省里派来第三批专家,这时候卫生部的专家也参与进来,大家一致要求大量采集合格标本。于是,我们开始搜寻所有病人的血液、粪便标本,尽可能多。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没有大量合格的标本采集,就无法做实验室检测,从而无法弄清病因、病源。也正因为这个大量的采集送样、检测过程,我们花费了一段时间。
病因迟迟查不出,说实话心里很急,对公众没有交代。作为行政人员,我们从来没想过要去隐瞒。这一个月来,我们的工作经得起调查和时间的检验。
中国新闻周刊:阜阳其他官员曾对媒体表示,该地区没有出现过手足口病疫情,没有经验,所以导致检测遇到了困难。阜阳到底有没有发生过手足口病?
严伟:它是一种常见病,只是以往大都是轻症,没有引起一般医生的重视。以往的那些手足口病,也无法判定是否由EV71病毒引起。
中国新闻周刊:安徽省的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时《阜阳日报》对他们的说法有误解之处——没有发布他们怀疑手足口病的消息。事实是这样吗?
严伟&万俊峰:对这次手足口病的研究,专家组的意见也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当时15日送给市里媒体刊发的结果里,的确没有提到手足口病,当时也缺乏证据。外界说我们隐瞒,没有的事。我假如当时就把一些不明原因的死亡病例向社会公布,那才会引起更大的混乱。
中国新闻周刊:针对此病的预防与治疗,市里还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严伟:除了在全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还有对全市5岁以下儿童建立健康档案。乡村两级卫生干部实行“一包一户”责任制,平均下来每位乡村干部负责十几个孩子,每天都进行巡查,一旦发现不明原因发热,立即送治。
EV71病毒肆虐史
1969年,EV71首次从加利福尼亚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婴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出来。1974年,这类病毒被首次公开报道,此后EV71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十多次爆发与流行,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如澳大利亚、瑞典、日本、保加利亚、匈牙利、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先后报道了EV71的感染和流行情况。
其中有3次大的流行:1975年保加利亚太流行,共有705名患儿受到感染,其中149例发生急性弛缓性瘫痪,44例死亡;1997年马来西亚大流行,共有2628例发病,39例急性脊髓灰质炎样麻痹或无菌性脑膜炎,30多例患儿死亡,其平均年龄1.5岁;1998年中国台湾地区EV71大爆发,共发生129106例手足口病和红斑疹,其中405例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78例死亡,死亡原因主要为由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而导致的肺水肿和出血(83%),91%的死亡患儿小于5岁。台湾在2000年又有一次EV71大爆发,这次有80677人染病,41人死亡。
自1997年来,EV71病毒的流行在亚太地区呈上升趋势。而从1999年开始,中国广东、福建、上海、重庆等地区报告局部流行EV71感染,发现EV71是中国南方地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之一,中国内地的EV71毒株在种系进化上有较高的同源性,与台湾地区大部分分离株亦有90%~91%的核苷酸同源性,但大陆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神经系统症状较轻,有别于1998年台湾地区的EV71大爆发。
EV71的症状、传播与治疗
人类肠道病毒EV71是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成员。不同的亚型感染后临床症状不完全相同,通常主要引起患者手足口病(HFMD)和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等多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致残及病死率较高。
目前,人类是EV71病毒唯一已知的自然宿主,病毒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传播,病毒经过被感染者的口鼻分泌物、粪便和飞沫等传播。中国大陆EV71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还不完整,采样标本主要来源于手足口病患者。
统计资料表明,感染EV71病毒发病后,重症患者病死率可达10%—25%。由于迄今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辅助治疗手段尤其重要,其治疗效果就与发病地方的整体医疗卫生条件紧密相关。
EV71病毒的实验室诊断
肠道病毒的常规诊断为病毒分离培养和血清学方法,繁杂费时,无法满足病毒流行期间同时处理大量样本的需要。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克服了以上缺点,已成为肠道病毒感染一快速诊断的重要手段。
资料来源:YAHOO英文网站
严冬雪
2008年5月6日,就阜阳市卫生部门在此次疫情中所做的工作,该市卫生局副局长严伟、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万俊峰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其间,严伟激动地说:“我们从没想隐瞒什么,从没想向国家、公众和媒体遮掩什么”;万俊峰则表示:“我们要从非典、禽流感、还有2004年的大头娃娃事件中吸取教训,阜阳这个环境太敏感了。”
中国新闻周刊:3月29日,有医生向院方和市卫生局汇报3位幼儿迅速死亡的情况。但3月31日,市卫生局才向安徽省卫生厅上报。为什么上报是在两天后?
严伟:我们29日接到报告当天,市卫生局就组织了分析会,与会者是本市呼吸病科、小儿科、传染科的专家——他们曾在2003年参与了SARS的防治工作。第二天,我们组织这些专家又召开了一次会议。
当时我们排除了流感等常见病毒,认为可能是发热引起的重症肺炎,但不能确定。所以3月31日,我们向省卫生厅提交了书面报道,请求技术支持。这是市卫生局第一次向省卫生厅上报此次病情。
中国新闻周刊:31日异常情况上报省卫生厅后,为什么在两周后的4月15日,省厅才向卫生部求援?
严伟:31日向省卫生厅上报后,当晚,相关领域的5位专家就赶到了。他们都是省里流行病学临床领域的顶级专家,对当时的临床病例做了分析,还有流行病学分析。确定是否为传染病,关键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病例间的关联性也很重要——这不像公众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在这十多天的时间里,走遍了患者的家庭所在地,试图在患者之间找出关联性,但始终无法找到。
中国新闻周刊:有报道说4月4日,一例死亡患儿家长就同意了捐献遗体,第一例标本是这个时候拿到的吗?
严伟:不是。4月5日17:30,就标本采集的一系列问题,省疾控中心任军主任召开会议。首先,这必须获得患者家属同意;其次,必须保证操作安全性,操作的一系列过程都需谨慎。5日晚,省疾控中心检验科科长和市里的病毒专家,才完成了首例死亡患儿标本取样。
标本分为两份,一份留在市里,市里专家们做细菌学检测,另一份送到省里做病毒检测。
后来,省里派来第三批专家,这时候卫生部的专家也参与进来,大家一致要求大量采集合格标本。于是,我们开始搜寻所有病人的血液、粪便标本,尽可能多。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没有大量合格的标本采集,就无法做实验室检测,从而无法弄清病因、病源。也正因为这个大量的采集送样、检测过程,我们花费了一段时间。
病因迟迟查不出,说实话心里很急,对公众没有交代。作为行政人员,我们从来没想过要去隐瞒。这一个月来,我们的工作经得起调查和时间的检验。
中国新闻周刊:阜阳其他官员曾对媒体表示,该地区没有出现过手足口病疫情,没有经验,所以导致检测遇到了困难。阜阳到底有没有发生过手足口病?
严伟:它是一种常见病,只是以往大都是轻症,没有引起一般医生的重视。以往的那些手足口病,也无法判定是否由EV71病毒引起。
中国新闻周刊:安徽省的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时《阜阳日报》对他们的说法有误解之处——没有发布他们怀疑手足口病的消息。事实是这样吗?
严伟&万俊峰:对这次手足口病的研究,专家组的意见也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当时15日送给市里媒体刊发的结果里,的确没有提到手足口病,当时也缺乏证据。外界说我们隐瞒,没有的事。我假如当时就把一些不明原因的死亡病例向社会公布,那才会引起更大的混乱。
中国新闻周刊:针对此病的预防与治疗,市里还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严伟:除了在全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还有对全市5岁以下儿童建立健康档案。乡村两级卫生干部实行“一包一户”责任制,平均下来每位乡村干部负责十几个孩子,每天都进行巡查,一旦发现不明原因发热,立即送治。
EV71病毒肆虐史
1969年,EV71首次从加利福尼亚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婴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出来。1974年,这类病毒被首次公开报道,此后EV71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十多次爆发与流行,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如澳大利亚、瑞典、日本、保加利亚、匈牙利、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先后报道了EV71的感染和流行情况。
其中有3次大的流行:1975年保加利亚太流行,共有705名患儿受到感染,其中149例发生急性弛缓性瘫痪,44例死亡;1997年马来西亚大流行,共有2628例发病,39例急性脊髓灰质炎样麻痹或无菌性脑膜炎,30多例患儿死亡,其平均年龄1.5岁;1998年中国台湾地区EV71大爆发,共发生129106例手足口病和红斑疹,其中405例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78例死亡,死亡原因主要为由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而导致的肺水肿和出血(83%),91%的死亡患儿小于5岁。台湾在2000年又有一次EV71大爆发,这次有80677人染病,41人死亡。
自1997年来,EV71病毒的流行在亚太地区呈上升趋势。而从1999年开始,中国广东、福建、上海、重庆等地区报告局部流行EV71感染,发现EV71是中国南方地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之一,中国内地的EV71毒株在种系进化上有较高的同源性,与台湾地区大部分分离株亦有90%~91%的核苷酸同源性,但大陆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神经系统症状较轻,有别于1998年台湾地区的EV71大爆发。
EV71的症状、传播与治疗
人类肠道病毒EV71是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成员。不同的亚型感染后临床症状不完全相同,通常主要引起患者手足口病(HFMD)和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等多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致残及病死率较高。
目前,人类是EV71病毒唯一已知的自然宿主,病毒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传播,病毒经过被感染者的口鼻分泌物、粪便和飞沫等传播。中国大陆EV71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还不完整,采样标本主要来源于手足口病患者。
统计资料表明,感染EV71病毒发病后,重症患者病死率可达10%—25%。由于迄今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辅助治疗手段尤其重要,其治疗效果就与发病地方的整体医疗卫生条件紧密相关。
EV71病毒的实验室诊断
肠道病毒的常规诊断为病毒分离培养和血清学方法,繁杂费时,无法满足病毒流行期间同时处理大量样本的需要。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克服了以上缺点,已成为肠道病毒感染一快速诊断的重要手段。
资料来源:YAHOO英文网站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