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徐丽丽 周长吉 赵跃龙 李树君
摘 要:笔者试图通过实地考察探明寿光日光温室产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原因,当地温室建设企业标准实施情况以及标准化对寿光温室建设产业发展的作用。调查发现,技术持续创新、工程承包与农艺技术服务相结合、品牌效应显著及技术模式宜推广是寿光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然而,当地温室建设企业无标经营现象普遍,普遍以行规代替标准,这一方面是因为地方温室建设企业标准化意识薄弱,缺乏标准化方面的人才和技术,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地方层面温室建设行业标准化管理职能的缺失。因此,建议政府加强对温室工程类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技术扶持及管理,整体提升温室企业的标准化水平。
关键词:寿光;温室;建设标准;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S625.2 文献标识码: 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12.027
寿光是日光温室的创新园,技术在国内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当地农户日光温室种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远高于山东省其他地区以及国内其他省份。多年来国内其他省份的温室种植者纷纷邀请寿光温室建设企业去当地建造温室并指导生产,名声远播海内外。可以说,寿光温室建设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工程建筑领域产业化发展的成功典范。2013年4月11~12日,课题组赴山东寿光考察当地温室大棚建设标准制定及实施情况。调研组参观了寿光蔬菜产业化集团的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并与寿光蔬菜产业化集团、温室设计施工企业、农技推广部门、农户等进行了交流座谈,深入探讨了当地温室建设标准化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温室大棚建设标准化建议和想法。通过对寿光的案例分析,探明温室建设企业标准应用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寿光日光温室建设与推广应用现状
1.1 寿光日光温室技术发展情况
在温室技术发展上,寿光日光温室不断改进、提高和创新。自1989年从辽宁引进第一代日光温室以来,每隔3~4年就推出一代改进的日光温室,目前已经正式推出了五代改进温室。寿光温室的优点是保温好、结构性能好、造价低,因此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1.2 日光温室在寿光的应用情况
20世纪80年代初,寿光市创建了春用型日光温室蔬菜栽培;80年代中后期,引进了辽宁省海城、瓦房店的节能型日光温室和越冬茬黄瓜栽培技术,并成功拓展了日光温室西葫芦、茄子、辣椒等蔬菜栽培技术,并取得显著成效。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寿光目前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6万hm2。冬暖式蔬菜大棚50多万个,蔬菜经营企业676个,蔬菜经营农户4 600多家,蔬菜专业市场217处,有黄瓜、辣椒、西红柿等21个连片蔬菜生产基地,487个蔬菜生产专业镇(村)。
寿光农民日光温室产值已经突破150万元·hm-2,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山东省日光温室的平均收益,更高于全国水平(表1)[1]。
1.3 寿光日光温室在全国各地的推广情况
在温室设计施工和推广方面,寿光的温室建设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业务范围遍及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多个省份。随着技术优势的日益增强,寿光温室建设企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数量不断增多,2013年已经达到200多家,从业人员6 000多人,年承接温室建设项目4 000项以上,年平均产值约达80亿,而且增长势头仍在不断加快。温室建设企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数量的增加,又促进寿光温室向全国的进一步推广。
2 寿光日光温室推广的成功经验
2.1 技术持续改进
短短2年多时间,寿光第五代日光温室从外形到内设都有了新的飞跃,在后坡覆盖材料、用塑钢管代替竹竿、屋面覆盖材料、采用侧翼卷帘机等很多方面做了改进,温室性能不断增强,成本不断降低。目前这种新型温室已经成为推广的主流。
2.2 工程承包与种植技术服务相结合
寿光温室设计建设企业大多能提供温室设计施工和温室内蔬菜作物的栽培、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即在完成温室建设后,还为温室用户提供设施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和咨询,保证用户设施蔬菜生产的产量和产品品质。将建设技术与农艺技术绑定,实现温室生产一条龙服务,使得寿光在国内温室建造行业的领军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
2.3 注重品牌建设
自2000年以来,寿光连续成功举办了13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寿光设施蔬菜的名气已远播海内外,共有50多个国家和国内30个省区市的近千万人参展参会。每年都有来自日本、荷兰等国家的技术人员和企业来寿光参观考察温室建设技术。
寿光农民采用温室大棚种植蔬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温室年收入平均在10万元·hm-2以上,直接为寿光温室做了广告宣传。近年来,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省份纷纷邀请寿光温室建设企业到当地指导温室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果。随着国内温室建设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寿光温室建设企业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数量不断增加,又进一步促进了寿光温室建设产业的发展。
2.4 技术模式易推广
寿光当地温室建设企业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将建筑理论、农艺技术相结合,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特点,从实践中总结出了二三十种温室类型和技术模式。这些技术模式在开展具体业务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此推广较为容易。
3 寿光温室建设标准化及管理状况
通过现场考察、访谈及座谈,发现当地温室建设企业的标准化意识薄弱,已有的国家及行业标准在寿光的应用程度很低。
3.1 企业对温室建设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认知度较低
参与座谈的寿光企业对我们所提供的标准不了解,也从来没有受到有关这些标准的培训。企业对标准的作用也不了解。
3.2 企业对温室建设国家及行业标准的执行意愿不高
一些了解标准的企业则认为标准文本编制的过于复杂,他们应用起来不方便,操作性差。另外一些企业则认为已有标准难以满足企业生产需要。endprint
3.3 当地企业普遍以“行规”代替标准
据统计,目前我国温室建设大约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23项[2], 山东省有地方标准4项,调研发现这些标准基本没有得到当地企业的应用。企业基本上都用“行规”代替了标准。寿光当地200多家温室设计施工企业多年在全国各地开展业务,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他们能根据各地的不同条件和特点,提出适合当地的温室建造方案,并得到用户认可。但是这些企业在温室建造技术上仍处于一种经验性认识阶段,没有对技术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提升,更谈不上对其技术进行标准化管理。
3.4 地方农业工程标准化管理尚处于空白
在建设过程中,设计、施工不分离,用户基本没有聘请监理单位。目前,温室建设企业基本采取“一条龙”服务,企业不需要向用户提供设计图纸,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也没有相应的资质。座谈中,当地农业部门负责人表示,当地企业在承接外地项目时,用户也提出查验资质的问题,企业也曾向政府提出,但是由于目前这项工作由哪个部门承担并不明确,因此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截至目前,全国只有京鹏、都市绿色等少数温室建造企业通过了工程类的资质认证,而专门针对温室工程的资质认证还不存在。
3.5 当地没有一家温室建设企业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
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在制定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时,一定要搞清所涉及的产品目前有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其性质是什么。寿光当地200多家温室建设企业不仅不了解现有的国家及行业标准,更没有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更谈不上到上级管理部门进行备案。可以说,企业开展业务就是在无标生产。
4 寿光温室建设企业标准化滞后的原因
寿光当地的温室设计、施工企业都是根据各自的经验,相互之间也缺乏交流。当前国内对温室建设的需求极大的市场机遇期,由于其存在技术上的优势,因此赢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然而,这种无标生产存在很多的隐患。寿光温室建设企业标准化滞后的原因包括以下5个方面。
4.1 企业缺乏标准化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标准化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思维。当今企业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行话:“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专利,超一流企业卖标准。”标准化作为研发的最末端,其对创新性企业的作用举足轻重,通过将专利纳入标准,已经成为国外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法宝。但是国内农业工程类企业显然还没有这方面的管理意识。
(1)当地企业要么是当地的种地能手,要么是当地大学生。他们的专业知识少,这使得他们对标准的认知非常低。
(2)温室本来没有归为建筑行业,2012年才归入,以前也都是农机部门在管理。因此,先验的观念影响到他们对温室建设的态度。
(3)没有接受过标准宣贯和培训,也是他们缺乏标准化意识的重要因素,对标准化存在不正确的认识,本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都会受到威胁。同时,由于我国农业企业对专利的认识程度不高。
4.2 企业缺乏制定标准的动力
一些企业明确表示,企业制定温室建设标准,短期内对企业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很多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财力做这种长期投资。这正反映了当前农业企业自生能力还不足。
另外,企业也担心制定标准之后,同类企业会竞相模仿,企业的技术研发成果将会流失。而国外企业都积极将自己的标准推荐为行业或国家标准,不仅能从标准中涉及的技术专利中获利,而且可提升企业的知名度。这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方面反映了中外企业在管理认识和思想上的差异,也反映了当前国内外制度环境的差异,国内企业难以因为专利保护而从标准化中获益。
4.3 当前温室用户难以形成对标准需求的拉力
用户最关心质量问题,标准的实施是质量的重要保证。从实际来看,用户最关心的问题是寒冷的冬季日光温室能否种出菜,这是日光温室质量验收的最关键指标。然而,日光温室具有典型的“经验品”的经济学特性,依靠单个用户的力量是难以对温室质量作出检验的。在市场中,用户处在劣势。解决这种市场失灵,有两种做法,一是聘请监理单位,二是成立“保护用户利益”的民间组织,他们会依据标准评判产品质量。
但是从我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现状来看,聘请监理单位会增加温室生产成本,用户不愿意承担。即使企业愿意承担,目前市场上能从事日光温室的有资质的监理单位也很少,难以达到监理的作用。而对于农民来说,其小规模的生产,更是难以承担聘请监理单位的能力。一个建议是,可以通过合作社和农协的帮助,来完成监理的工作。
4.4 标准编制落后于产业发展实践
4.4.1 技术标准制定主体是政府部门 标准与产业实际结合不够紧密,企业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
我国国家标准的组织制定、审查、批准、发布是由具体相关的行政部门来负责,且还存在不同部门相互沟通协商的渠道少等现象。技术标准的研制主要由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承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大多是科研院所的学者,来自企业的专家很少。大多数标准是政府的单方面行为,只有少数如信息家电领域标准的制定是应企业的迫切要求[3]。
4.4.2 多数技术标准不能反映行业技术进步的最新趋势 由于我国标准立项和制定周期过长,影响了新技术在标准中的反映。技术标准立项中,片面考虑与国际接轨,忽视由于新技术发展应及时制定国家标准的需要,使我国标准不能完全反映和体现最新科技水平,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4.5 缺乏对温室设计、施工企业的市场准入和资质管理
根据《标准化法》,国家标准大量改为推荐性标准后,企业宜制定企业产品标准组织生产。企业如达不到国家推荐性标准的最低档次水平,则更需要制定企业产品标准,但必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与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然而,对于温室建设企业来讲,无标经营的情况较为普遍,企业没有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就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一个事实就是,目前地方层面,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尚处于模糊状态,温室行业的发展处于不规范的状态,没有明确的机构去管理和规范[4]。endprint
5 对我国温室建设标准化发展及管理的思考
本次调查发现,由于对标准的宣贯不够,地方温室建设企业对温室方面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认知度低。企业对温室方面国家及行业标准的采用意愿低,原因一方面是标准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事实上,对于农业工程而言,很多技术标准用户是农民,因此,在标准的编制及培训方面,应当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说明当地技术进步较快,现有标准难以满足温室产业实践发展的需要,对于技术研发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应当支持和鼓励这些企业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并将这些标准纳入国家的温室建设标准体系。通过本次调研,为了推进我国温室建设标准化发展,提出下面6个具体建议。
5.1 成立温室建设标准化管理的专门机构
温室行业是介于农业和建筑行业之间的边缘产业,至今没有明确的归属管理部门。由于缺乏行业监管和规范,因而加剧了行业混乱。再有就是缺乏专门的设计单位,行业内部分工不精不专,不利于规范发展,这些都需要一个全国性的温室行业协会出现来帮助解决。
积极筹建温室行业协会或在现有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农业工程分会下增设温室建设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等专业性机构或社会团体,利用这些机构,协助政府主管部门推动温室标准宣贯工作,同时起到对接政府与企业、生产与市场的作用。
5.2 建立全面成套的温室建设标准体系
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针对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连栋温室等不同结构型式温室,建立以国家、行业标准为骨干,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为补充,从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及维护等全过程的全面配套的温室建设标准体系。同时,要加强标准制修订的管理,使得标准能够紧跟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5.3 加强温室设计、施工企业市场准入和资质认定管理
随着工厂化农业的发展,温室建设逐渐向规模化、多功能化、结构复杂化、投资渠道多元化等方向发展,温室建设市场的规范成为当务之急。管理应从人员和机构认证两方面着手:一是对从业人员资格的认定。对温室设计人员进行分类管理,例如可分为温室土建工程师、温室工艺(灌排)工程师、温室设备工程师、温室电气自动化信息化工程等四类。二是对从业机构资质的认定。对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分类分级管理,不同行业采取不同管理资质,具体的实施方式可通过对原有工程建设资质的增限。
5.4 提升标准培训宣传力度
调动各方积极性,对温室工程建设标准进行大力宣传和培训。遵循“谁制标、谁宣传、谁培训”的原则,每年定期组织编制人员到各地各单位进行标准应用的宣讲。例如,借鉴设施农机补贴、阳光工程的模式,由农业部、行业协会定期组织“农业工程建设标准的宣贯活动”。要充分发挥协会在标准编制和宣贯中的作用。
5.5 实行温室建设项目管理程序
建立温室建设申报、审批及备案制度,从而实现对温室经营者的市场准入和后续管理。与土地管理部门结合,开展不定期抽查,保证建设项目的有效运行,减少闲置、撂荒现象发生。可先从由政府投资或政府补贴温室建设项目入手。
参考文献:
[1] 周长吉.中国设施园艺——全国设施园艺生产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 周长吉.我国温室标准化研究进程[J].中国蔬菜,2012(18):15-20.
[3] 张君.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0.
[4] 火玉洁,张成荣,李桃,等. 日光温室优化设计原理及标准建立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4(1):69-73.endprint
5 对我国温室建设标准化发展及管理的思考
本次调查发现,由于对标准的宣贯不够,地方温室建设企业对温室方面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认知度低。企业对温室方面国家及行业标准的采用意愿低,原因一方面是标准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事实上,对于农业工程而言,很多技术标准用户是农民,因此,在标准的编制及培训方面,应当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说明当地技术进步较快,现有标准难以满足温室产业实践发展的需要,对于技术研发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应当支持和鼓励这些企业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并将这些标准纳入国家的温室建设标准体系。通过本次调研,为了推进我国温室建设标准化发展,提出下面6个具体建议。
5.1 成立温室建设标准化管理的专门机构
温室行业是介于农业和建筑行业之间的边缘产业,至今没有明确的归属管理部门。由于缺乏行业监管和规范,因而加剧了行业混乱。再有就是缺乏专门的设计单位,行业内部分工不精不专,不利于规范发展,这些都需要一个全国性的温室行业协会出现来帮助解决。
积极筹建温室行业协会或在现有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农业工程分会下增设温室建设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等专业性机构或社会团体,利用这些机构,协助政府主管部门推动温室标准宣贯工作,同时起到对接政府与企业、生产与市场的作用。
5.2 建立全面成套的温室建设标准体系
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针对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连栋温室等不同结构型式温室,建立以国家、行业标准为骨干,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为补充,从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及维护等全过程的全面配套的温室建设标准体系。同时,要加强标准制修订的管理,使得标准能够紧跟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5.3 加强温室设计、施工企业市场准入和资质认定管理
随着工厂化农业的发展,温室建设逐渐向规模化、多功能化、结构复杂化、投资渠道多元化等方向发展,温室建设市场的规范成为当务之急。管理应从人员和机构认证两方面着手:一是对从业人员资格的认定。对温室设计人员进行分类管理,例如可分为温室土建工程师、温室工艺(灌排)工程师、温室设备工程师、温室电气自动化信息化工程等四类。二是对从业机构资质的认定。对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分类分级管理,不同行业采取不同管理资质,具体的实施方式可通过对原有工程建设资质的增限。
5.4 提升标准培训宣传力度
调动各方积极性,对温室工程建设标准进行大力宣传和培训。遵循“谁制标、谁宣传、谁培训”的原则,每年定期组织编制人员到各地各单位进行标准应用的宣讲。例如,借鉴设施农机补贴、阳光工程的模式,由农业部、行业协会定期组织“农业工程建设标准的宣贯活动”。要充分发挥协会在标准编制和宣贯中的作用。
5.5 实行温室建设项目管理程序
建立温室建设申报、审批及备案制度,从而实现对温室经营者的市场准入和后续管理。与土地管理部门结合,开展不定期抽查,保证建设项目的有效运行,减少闲置、撂荒现象发生。可先从由政府投资或政府补贴温室建设项目入手。
参考文献:
[1] 周长吉.中国设施园艺——全国设施园艺生产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 周长吉.我国温室标准化研究进程[J].中国蔬菜,2012(18):15-20.
[3] 张君.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0.
[4] 火玉洁,张成荣,李桃,等. 日光温室优化设计原理及标准建立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4(1):69-73.endprint
5 对我国温室建设标准化发展及管理的思考
本次调查发现,由于对标准的宣贯不够,地方温室建设企业对温室方面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认知度低。企业对温室方面国家及行业标准的采用意愿低,原因一方面是标准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事实上,对于农业工程而言,很多技术标准用户是农民,因此,在标准的编制及培训方面,应当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说明当地技术进步较快,现有标准难以满足温室产业实践发展的需要,对于技术研发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应当支持和鼓励这些企业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并将这些标准纳入国家的温室建设标准体系。通过本次调研,为了推进我国温室建设标准化发展,提出下面6个具体建议。
5.1 成立温室建设标准化管理的专门机构
温室行业是介于农业和建筑行业之间的边缘产业,至今没有明确的归属管理部门。由于缺乏行业监管和规范,因而加剧了行业混乱。再有就是缺乏专门的设计单位,行业内部分工不精不专,不利于规范发展,这些都需要一个全国性的温室行业协会出现来帮助解决。
积极筹建温室行业协会或在现有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农业工程分会下增设温室建设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等专业性机构或社会团体,利用这些机构,协助政府主管部门推动温室标准宣贯工作,同时起到对接政府与企业、生产与市场的作用。
5.2 建立全面成套的温室建设标准体系
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针对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连栋温室等不同结构型式温室,建立以国家、行业标准为骨干,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为补充,从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及维护等全过程的全面配套的温室建设标准体系。同时,要加强标准制修订的管理,使得标准能够紧跟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5.3 加强温室设计、施工企业市场准入和资质认定管理
随着工厂化农业的发展,温室建设逐渐向规模化、多功能化、结构复杂化、投资渠道多元化等方向发展,温室建设市场的规范成为当务之急。管理应从人员和机构认证两方面着手:一是对从业人员资格的认定。对温室设计人员进行分类管理,例如可分为温室土建工程师、温室工艺(灌排)工程师、温室设备工程师、温室电气自动化信息化工程等四类。二是对从业机构资质的认定。对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分类分级管理,不同行业采取不同管理资质,具体的实施方式可通过对原有工程建设资质的增限。
5.4 提升标准培训宣传力度
调动各方积极性,对温室工程建设标准进行大力宣传和培训。遵循“谁制标、谁宣传、谁培训”的原则,每年定期组织编制人员到各地各单位进行标准应用的宣讲。例如,借鉴设施农机补贴、阳光工程的模式,由农业部、行业协会定期组织“农业工程建设标准的宣贯活动”。要充分发挥协会在标准编制和宣贯中的作用。
5.5 实行温室建设项目管理程序
建立温室建设申报、审批及备案制度,从而实现对温室经营者的市场准入和后续管理。与土地管理部门结合,开展不定期抽查,保证建设项目的有效运行,减少闲置、撂荒现象发生。可先从由政府投资或政府补贴温室建设项目入手。
参考文献:
[1] 周长吉.中国设施园艺——全国设施园艺生产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 周长吉.我国温室标准化研究进程[J].中国蔬菜,2012(18):15-20.
[3] 张君.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0.
[4] 火玉洁,张成荣,李桃,等. 日光温室优化设计原理及标准建立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4(1):69-73.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