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的治理

时间:2024-05-23

陈帅

摘要: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加快,农田水利工程作为保障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其运行与管护水平对水利工程作用发挥至关重要。其中河道作为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构成部分,受社会多重因素影响,河道管理中“重建设轻治理”的现象严重,影响河道灌溉等作用发挥。基于此,本文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重要性、难点及其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措施助力河道治理标准化,为推进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发展提质增效。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治理措施

近年来伴随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为保障农业正常生产经营,国家加大对地区农田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河道作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农业灌溉水源、维护生态平衡、水质保障及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受管护不到位、年久失修等因素影响,河道功能受损,亟待加强治理。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的重要性

1.1 保障农田灌溉,促进农业发展

河道治理作为农田水利工程日常管护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河道治理能够有效保障农田灌溉,为农业现代化生产保驾护航。在河道治理过程中,通过清淤、拓宽河道、修建堤防等措施,能够增加河道的蓄水量,提高河道的输水能力,使得农田得到更加充足的水源供应,从而保障农田的灌溉需求。特别是在干旱季节或遇到突发气候事件时,这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同时通过对河道综合治理,能够有效改善河道条件,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减少农田受灾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1]。

1.2 减少水涝灾害,保障农业生产

在自然环境中,河流作为重要的水资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灌溉水源。然而在雨季等特殊情况下,受气候、地形等影响,河道水量可能会超过其承受能力,导致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农作物受淹与水土流失,这对农业农田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采用修筑堤防、疏通河道、加强排水设施建设等,能够增强河道的防洪能力,提高河道的泄洪速度,减轻洪水对农田的破坏,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1.3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作為一项重要的工作,其治理水平不仅影响到农业生产和防洪安全,也直接关系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通过强化河道治理,能够有效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保护河道的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这对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河道治理中采取的措施还大大减少污染物进入河道的机会,能够提高水质,改善水生态环境,为鱼类、鸟类等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进而使河道周边生态环境平衡,实现良性循环[2]。

2 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因素

2.1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因素在一定程度会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难度。在河道治理过程中,一旦出现暴雨、洪水等因气候导致的自然灾害,极有可能导致河道的堤防、建筑物等受到破坏,还可能引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甚至在部分地区由于水流速度过快或流量过大,可能会对河道治理工程造成冲击和破坏,大大增加河道修复重建工程的工作量及难度。此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往往建设在地形复杂、地貌多样的地区,如部分地区可能存在大量的山溪、沟渠和湿地,这些地形特点对河道的布局和治理提出更高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河道治理的难度。

2.2 政策因素

政策因素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约束,以促进河道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增强了农田水利建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而一些过于短视的政策则可能会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支持,从而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2.3 社会因素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过程中,公众参与等是影响其治理效果的重要社会因素。公众的参与和支持可以为河道治理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力量,同时也可以促进社区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在部分地区由于公众参与渠道有限,居民的意见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和反馈,导致居民对治理工作的不理解和不支持。如果农民对工程效益存在误解或不理解,可能导致他们对工程建设持消极态度。

2.4 工程设计因素

工程设计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具有重要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通常较小,设计标准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工程规模过小或设计标准过低,可能会导致治理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同时水利工程河道设计方案的选择也会影响河道治理效果。不同的设计方案会有不同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有些设计方案可能会更加注重防洪功能,而部分设计方案则更加注重灌溉功能。此外,施工技术和质量也会对河道治理效果产生影响,如果施工技术和质量不过关,可能会导致治理效果不佳或存在安全隐患。

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

3.1 河道治理意识薄弱

受传统治理理念的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在长期运行中存在重建设轻治理的现象,往往只注重水利工程河道建设,进而忽视河道治理和日常维护的重要性。如部分地区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往往只考虑短期的效益,忽视长远规划,这导致河道治理工作缺乏长期的目标和计划,无法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在资金分配投入方面用于建设的资金较多,而用于治理维护的资金较少。这使得河道治理和日常维护工作难以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3]。此外,部分地区由于缺乏对河道治理重要性的认识,没有意识到河道治理对于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工作中更注重其他方面的建设,而忽视河道治理。

3.2 河道管护工作缺失

目前,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缺乏专业的管护人员,导致工程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和管理。这些工程往往由非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他们缺乏相应的技能和知识,无法发现并及时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鉴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工作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如维修费用、设备更新费用等。然而我国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工程无法得到及时维护和更新,甚至出现废弃的情况,影响河道工程长期稳定运行。如部分地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年代久远,普遍存在沟渠淤堵、老化等问题,尤其是在农业灌溉集中期,年久失修的农田水利工程“引不来水、灌不到田”的问题逐渐凸显,影响正常农业生产活动。

3.3 河道污染治理难度大

河道治理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河道污染问题。其中河道水质恶化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污染问题的首要表现。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的增加,大量化肥、农药、生活垃圾等废弃物被排放进入河道,导致河道水质严重恶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超标,不仅对水生生物造成威胁,也严重影响着周边居民的饮用水安全[4]。

3.4 河道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管理方面,管理机制不健全是影响河道正常运行的重要问题。目前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管理的相关制度机制不够完善,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导致管理工作缺乏法律依据和规范指导。这使得河道管理工作的随意性较大,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同时受监管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导致的河道监管工作不到位的情况出现。一方面,由于缺乏专业的监管机构和人员,导致河道治理和维护工作的监督存在漏洞。另一方面,现有的监管机构和人员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和奖惩措施,导致监管力度不够,治理效果不佳。此外,在河道应急管理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导致在突发情况下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和损失。

4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措施

4.1 转变治理理念,注重河道治理与日常管护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中河道治理与日常管护是工程成功运转的关键环节。然而,在传统的治理模式下,往往重视工程建设而忽视日常管护,导致工程效益不能充分发挥。为了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必须转变治理理念,注重河道治理与日常管护[5]。对此,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意识薄弱等现象,要强化日常宣传教育,转变传统“重建设轻治理”的管理理念,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优化工程设计,提高灌溉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关注工程的长远效益,避免短期行为对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实现工程与环境的和谐共生。除了转变治理理念之外,還要注重河道日常管护,如定期组织人员对河道进行清理,包括河底淤泥、漂浮物、垃圾等。保持河道的通畅和清洁,防止污染物进入河道,保障水质的优良。此外,还要加强对河道两岸的巡查和维护,对河岸线进行定期修剪,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现象。

4.2 应用管护技术,解决河道工程治理问题

河道作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日常河道管理维护之外,还要积极应用相应的工程管护技术,以此解决河道工程存在的治理问题。针对部分河道污染问题,可以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处理方法对河道内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降低河道污染物含量,并加强对地区污水排放管理,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标准,防止污水对河道造成严重污染。对于部分地区河道存在的堵塞问题,可以采取人工清理和机械清理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对河道进行清理,清除河底的淤泥、垃圾和漂浮物等,保持河道的通畅和清洁,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和水质。在此基础上,采用在线监测与人工采样等方式,定期对河道水质进行监测分析,并实时记录监测数据,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保障水质稳定。同时对于受损河道采用植被恢复、水生生物恢复等方法,对河道进行生态修复和改善,以恢复河道生态平衡,提高河道环境质量。此外,针对部分河道存在的护岸坍塌等问题,可以采用生态护岸技术、混凝土护岸技术、土壤护岸技术、仿木桩护岸技术以及生态护岸技术等,以此保障河道河岸的稳定性,提高河道防洪能力,为河道作用发挥保驾护航。

4.3 明确治理责任,建立严格的考核督导机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是保障农村地区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为了提高治理效果,必须明确治理责任,并建立严格的考核督导机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明确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责任主体,并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如在农村地区,县级政府或乡镇政府应承担起治理责任,负责制定治理方案,组织协调各方资源,监督治理过程,确保治理效果。在明确治理责任主体后,应建立分级负责制度。县级政府或乡镇政府应将河道治理任务分解到村委会和村民小组,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任务,包括防洪能力提升、水质改善、生态修复等方面。各级治理责任主体根据目标制定实施计划,确保治理工作有序进行。同时建立逐级考核制度,对各级治理责任主体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将治理目标实现情况作为对各级治理责任主体的考核依据,以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在河道治理过程中还要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县级政府或乡镇政府应设立专门的监督检查机构,负责对各级治理责任主体的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治理工作进展情况和监督检查结果,接受公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的批评建议。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相对科学完善的奖惩制度,对在河道治理工作中表现突出、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针对在河道治理工作中失职渎职、弄虚作假等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和惩罚。通过奖惩制度,可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河道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发展的命脉,运行并管护好农田水利设施,夯实农业发展根基尤为重要。针对现阶段农田水利工程中出现的河道污染、堵塞等诸多问题,在今后管护工作中要积极转变河道治理理念,强化工程管护技术应用,明确治理责任以及完善制度体制建设等,助力小型农田水利河道工程安全运行,实现河道治理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斌鑫.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4):86-88.

[2] 于淑华,张鹏,孙成龙.陵城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对策[J].山东水利,2021(3):54-55+58.

[3] 周文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的对策分析[J].南方农业,2021(2):223-224.

[4] 彭冬梅.农田水利工程河道的治理与对策研究[J].河北农机,2023(5):118-120.

[5] 迪丽达尔·迪力木拉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的治理[J].农家参谋,2021(11):179-18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