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返乡创业作用机制分析——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ERG理论

时间:2024-05-23

任梦琪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根据《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农民工在2021年达到2.9亿人,其中女性农民工占总数的35.9%。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与一代女性农民工在社会需求、个人特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分析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动机及作用机制,有利于发现其返乡创业的促进因素和发展机制,进而为相关社会服务和社会政策提供经验支持。

1 相关研究与问题提出

学术界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因素可以并归为两类。一是个体因素。有研究发现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直接因素有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个体特征;此外,社会资本、风险偏好、职业技能、务工时间长短等个体后置性因素对其返乡创业有显著影响。二是环境因素。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在社会文化方面,社会网络与产业互联网的嵌入利于农民工创业;在经济因素方面,金融支持是农民工创业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刘宇娜等,2013);在政治因素方面,农民工创业意愿与国家和政策支持有显著相关性(程广帅等,2013)。

以上研究丰富了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原因和动机的理解,为本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基础。但是这些研究大部分是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对某一特定区域或某一特定时间节点的农民工进行的实证研究,少有研究是对某一特定行业内的农民工进行个案研究。此外,这些研究大都是以农民工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少数以女性农民工或与男性农民工对比进行研究,忽视了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作为重要流动群体,其产生的特殊效应机制。鉴于此,本研究将以ERG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通过个案研究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进行分析,探索其促发因素和相互作用。

2 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需求依次从低级到高级排列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它从人的需求出发,挖掘人的激励并探索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但它是离开人的社会实践、社会条件以及历史发展来考察人的需求和结构。

奥尔德弗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础上,提出新的人本主义需求理论—ERG理论。该理论认为,生存需求、相互关系需求和成长发展需求是人的核心需求,三种需求与马斯洛五种需求内容对应。较高层次需求满足受挫时,人们会向较低层次需求回归,并且多种需求可以同时作为激励因素影响个体行为。

有学者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探索了在不同时期社会背景下农民工的各级需求如何推动返乡创业行为发展。本研究将在该研究基础上,通过深度访谈和非参与观察收集资料,对6名在20世纪80~90年代出生,户籍为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农村户籍,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下,且创业类型均为消费性服务业的女性进行个案研究,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3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需求发展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低层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它的激励作用会下降,而高层次需求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基于此,结合ERG理论中“受挫—回归”思想,从纵贯延续的角度梳理研究对象“乡—城—乡”的流动轨迹,有助于挖掘其返乡创业行为的作用机制。

(1)生理需求:经济支撑生活。研究对象青少年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接近尾声,改革即将结束。农村家庭生活水平虽有所转变,但部分依旧处于贫困状态。教育水平较低,就业支持体系薄弱等问题与之突显。若家庭中有人此时突发意外,整个家庭就会重返贫困或更加贫困,为了维持家庭生计,辍学务工成为一种选择。

个案1的父亲在她14岁遭遇意外车祸,父亲住院治疗3个月后,在家休养大半年,开支剧增和收入锐减的双重压力使其家庭更加贫困。为了维持家庭生计,满足生理需求,研究对象选择进城务工。

(2)安全需求:积极职业流动。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进入到城市后,体力劳动强度大、收入较低的行业成为她们最初的职业选择。其中大部分经历了频繁的职业流动。个案1是职业流动最为频繁的人,辗转于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共换了7次工作。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职业发展前期并不安稳于当下工作,而是在有更好的工作、更高的薪资、更高质的发展空间出现后,进行积极地职业流动。可以说,为获得高质量的职业劳动保障,满足安全需求,她们进行了积极的职业流动。

(3)情感和归属需求:多种情感维系。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职业流动过程中,社会关系网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研究表明,强关系所能提供的最大帮助在于情感上的支持,弱关系则是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

研究对象虽长期于异乡生活,但其社会关系网并未中断,且在不断扩新。强关系的支持,弱关系的帮助,多种情感支持共同影响其主观思考和行为选择,在这过程中情感和归属的需求也得到相应的满足。

(4)尊重需求:自尊与他尊。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虽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但城市生活的繁荣创新使其可以接触到多方面的信息和资源,她们逐渐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优势,想要摆脱农民工打工的枷锁。结合自身所累积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返乡创业是部分研究对象(个案4、个案5)的职业选择。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对劳动力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经济生活成本加大,部分研究对象(个案2、个案6)出现了生存危机,她们再次追求经济以维持生活。可以说,其本应继续发展的尊重需求,因经济社会环境的转变,重新降为生理需求。

(5)自我实现的需求:实现自身价值。返乡创业是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对劳务输出地与输入地收益与投入相比较后的一种理性选择,也是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现实选择。个案2、3、4创业规模虽为中小型,但其工作时间、体力和文化与家乡劳动相匹配,解决了因其他原因无法外出就业的待业人员就业问题。

她们结合地区特点并不断利用所积累的各种资源返乡创业,满足经济利益的同时促进了地区社会经济效益,充分发挥了自我潜能,获得比物质条件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精神的满足。

4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促发因素及作用机制

由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ERG理论都是从人的主动性出发,探索人客观行为和主观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基于此,下文就以个体意识为介入点探讨研究对象进城务工的影响因素及相互作用。

(1)社会历史条件与意识觉醒。2013年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影响下,服务消费业竞争愈烈,城市生活成本愈大。长时间的城市生活,使她们逐步认识到她们虽是现代化的“利益相关者”,但在现实中又深切体会到城市中的二元统治。这让她们开始怀疑留在城市务工是否可以获得物质追求和精神发展满足。ERG理论认为个体在同一时期可能有不止一种需求起作用。社会环境的改变导致个体对低层次需求的渴望增加,同时高层次需求仍在发挥作用。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家乡政府的支持、经济发展以及人文环境的认同,多种拉力影响下,她们决定依靠在城市中取得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返乡创业。

由此可以推出,社会历史条件是研究对象返乡创业最直接的促发因素。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返乡创业并非她们有计划、主动地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而是社会环境的改变促使其被迫做出“适应性”选择。

(2)社会关系网络与意识激励。中国社会是个乡土社会,基于血缘和地缘关系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是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职业流动过程中重要的社会资本。在拥有先赋性的强关系基础上,她们不断构建新的社会关系网,发展后赋性的弱关系,丰富自身的社会资本。研究对象对强关系和弱关系的亲疏程度不同,在情感上她们更信任强关系。弱关系给予她们实质性支持,多年务工使她们在异乡结识了许多亲密的同行伙伴,当这些伙伴利用自身资源开始转型升级为老板,激励了研究对象创业开店的信心,并在资金预算、货品选择和消极情绪处理上给予她们重要帮助。

社会关系网络是促使研究对象返乡创业的重要外部力量。强关系的支持是其返乡创业的首要推力,弱关系的带动帮助是重要助力。精神支持和实质支持交互作用,催发其返乡创业行为发生。

(3)过往经历与主体意识发展。研究对象均经历了艰苦贫困的生活,她们没有屈服于结构性力量的规制,反而产生出一种“不服输”的想法,这种想法随个体经历的发展,逐渐衍生为自我实现需求,并影响着今后的行为选择。在城市务工中经历了工作和生活的多种变化,她们不断依靠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学习有效应对了变化所带来的挑战,这使她们更加积极地运用这种学习方式。当萌生返乡创业想法后,她们开始思考有关问题,请教他人经验,并不断锻炼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为返乡创业储备了知识和能力。

可以说,主体意识是研究对象返乡创业的关键因素。过往曲折的经历激发了她们“不服输”的强改变动机,这种无意识帮助她们养成了善于观察学习的行为习惯,积累了人力、经济和社会资本,为返乡创业做了充足准备。

5 结语

综上,通过对6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开展个案研究,发现社会历史条件是研究对象返乡创业最直接的促发因素;社会关系网络是促使其返乡创业的重要外部力量;主体意识是其返乡创业的关键因素。多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返乡创业行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