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农机深耕对种植物优势分析

时间:2024-05-23

崔文松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快速发展,农业生产也逐渐呈现出机械化发展新局势。农机深耕技术已经成为农业生产水平提升的主要措施,本文就农机深耕技术发展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分析农机深耕对于农作生产的影响,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机深耕;农作物;土壤结构;技术要点

0  引言

农机深耕技术可以将土层翻耕更深入,土层细碎度更高,不仅增加土颗粒空隙度,还增加了孔隙水储存能力和通氧能力,从而有效的促进了土壤中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的转换效率,增快了根系成长。此外,农耕大深度翻耕将土壤表层的作物秸秆、杂草以及有机肥掩埋土壤中,为作物生长提供了有机养分和发育环境。

1  优化土壤结构,提升土层松软度

农耕文化在我国发源长达千年,深刻影响着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尤其是部分经济发展缓慢和山地丘陵较多的地区,农业生产主要依赖畜力步犁耕地,但是部分农作物对于土壤有机物、水分、矿物质需求等不同无法有效地促进农作物成长质量提升,通常情况下蓄力下耕深度仅仅只有12~14cm,无法满足部分植物根系生长需求。通过农机深耕技术可以实现土地土质改变目的,优化土质结构,使得具备有机物含量和水分的土层架构,优化肥沃土壤分布区域,改变土壤中气相、液相、固相直接的關系,提高植物适应土壤程度,满足植物高效率生长需求。农机深耕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较优的发芽种床和苗床,尤其对于西北、北方等地区旱作物生长能够降低土壤硬度增大空隙,有助于提墒从而促进种子快速高质量萌芽发育,能促使种子快速萌动。其覆盖的种子土层要更松软,有助于提高透气透水性。农机深耕技术能够同时优化土层结构和增加耕种有效耕作层,为植物提供优良的生长土层结构,使得土层土壤容重保持在1.2~1.3 g/cm?。此外,还能够增加土壤蓄水保墒水平,制造土层上松下软的土层结构,使得植物根系呼吸作用更加高效,还能更大限度储存水分和降低土壤水分被蒸发。土壤深耕能够强化土壤排涝降盐能力,降低土壤盐碱度,调解土壤水肥气热现状,增加根系扎入深度。还能强化植物抗干旱和抗倒伏能力,提升雷雨天气下植物生长能力,提升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有研究数据表明经过深松后的土地小麦增产15~20 kg/667m2,玉米增产25~30 kg/667m2 等。

2  优化农业耕种模式,调整耕种流程

虽然农机深耕利大于弊,但是长期高频率对土地深耕反坐会对土壤颗粒造成扰动,导致土壤团体颗粒比重下降,破坏了植物生长土壤的保水性和透水性,还会因为气温升高造成土壤中水分和矿物质流失,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农机深耕作业必须尽可能降低翻耕次数,减少农机对土地的重复碾压,保护土层结构和保护土层颗粒团粒结构稳定性。此外,农作物残留物“麦秆、秸秆”等会有效地保护土层水分和团粒结构,防止土壤水分过度蒸发,优化土层蓄水和保税能力,还有效地保护了土壤有机物营养成分和矿物质等生长必须物。硬质土层,并且过度压实会造成单位体积内土颗粒密度增大,孔隙率降低,无法保证植物种子发育有氧呼吸氧气含量需求。因此,在对土壤进行深耕作业时必须确保土壤含水率、秸秆勿过度掩埋、轮胎与土地接触面积降低等措施,消除因为深耕造成土壤荷载增大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和三相状态等,促进种子发育效率和根系有氧呼吸需求。

3  农机深耕技术要点分析和注意要素

农耕深松技术最佳土壤含水率应保持在15~20%左右,深松作业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作物生长规律,在提升作物产量和优化土质结构控制病虫害是还应该考虑到土壤吸收储存大量水分,促进土壤深层熟化。土地经过深层耕种必须控制在苗期和播种前期阶段。例如玉米苗期生长阶段深松不能迟与5叶期,作业深度在35~45cm,不得小于30cm,在实际作业中需要结合耕作深度、土壤状态、地质层状条件等进行合理性分析。在深松行距控制方面也有一定限制条件,例如玉米就必须按照控制在松间距和中密间距之间,一般在40~60cm、40~80cm之间。作业周期一般没2~3年深耕松土一次,器械主要选择铲式深松机、全方位深松机、凿式深松机等。有机肥施做必须补充底肥,防止土壤深松造成底肥在高温天气流失,在温度较高时还需要进行造熵。深耕方式选择上主要以含水率始终和粘重力中等的区域开展,防止该含水率地区翻耕出现土质板化硬化等问题。导致后续耕无法进行甚至会危及植物发芽成长。最后,深耕作业还必须尽可能避免车辆进行造成急弯和倒车等问题,不仅保护机具还能够方式转弯离心造成深耕深度增加和土质结构被摩擦破坏等。农机深耕前必须对上次作物秸秆进行破碎处理,这样既能够防止秸秆影响深耕作业,还能够保证秸秆埋入土中充当二次化肥作用,提升土质粗糙度,实现保土保水目的。

4  结论

综上所述,农作成长对于土地地质状态要求较高,采用现代化机械农机深耕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效率,还能够对土地进行充分翻耕处理,优化土质结构,提升土层松软度,优化耕作作业模式,有效地提升作物产量。

参考文献

[1] 周艳丽.农田土壤机械压实修复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9,40(1):141-144.

[2] 邸晨霞.农机深松整地项目管理探究[J]现代农机,2019(5):32-33.

[3] 陈德春.浅谈机械化深松整地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效益[J].新农业,2019(19):82-8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