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玫瑰的名字

时间:2024-04-24

玫瑰的名字

我们永远无法想象,输赢对竞技体育运动员来说意味着什么。

——马健凯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我做完这个稿子之后感受最强烈的。输赢确实对竞技体育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但在中国,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作为中国女足的领军人物,孙雯对此应该更有发言权。我这里摘一段她说的话作为回答:“米娅·哈姆(美国最著名的女足运动员)说,99年那场决赛完全改变了美国女足,甚至是整个美国的女子体育。对中国而言,当时火了一阵,但这种热度持续了一两年也就消失了。对我们个人,唯一的改变可能是,经常有人看到我们就会提起1999;但就整个中国女足的发展,我个人没有看到太大的变化—其实可以做到,但我们没能做到。”

——记者 李婷婷

罗永浩 锤下那个理想主义者

老罗和锤子是浪漫主义者,充满了温情和理想,但是最终被锤下。

——茶可道

今年3月底,这则报道只采访到了两个人,我想着,我可以先试着写写看。我用了好几天时间,才写了1000多字。我内心充满困惑,我找不到这故事的意义。它的确有起有伏,但写出来能证明什么呢?能说明某个人脾气真是坏呀,能说明纯粹的商业洁癖是不现实的,能说明办公室政治在哪里都一样。但这就是意义吗?又或者,是因为我没有问到真正关键的部分吗?那么那部分究竟是什么呢?

當我找到更多的人,这些困惑就消失了,或者说,我只是不再想这些事情。原来的开头也推倒了。故事的层次太丰富了,我只想写出来,每个人都能从里面看到不同的东西。所以回过头来想,最初的困惑也许还是素材占有量的问题。最终,我找到了12个人,受限于篇幅,一些精彩讲述无法纳入。至少有七八个人的讲述,本可以各自单独成篇。这是罗永浩的报道,也是每个受访者的故事。

——记者 谢梦遥

梁宁 活在系统中 

对失败的承受力和自我消化力,才是你能够持续去探索新东西的动力。

——李李李每又

我自己非常热衷于技术,所以我清楚地知道,作为特稿记者想要深入技术圈内部寻找故事是多么困难,他们的自我保护、利益关系和圈层文化会形成强大的沟通壁垒,很多时候即便我懂得技术,也无法轻易抵达他们的内心。

这篇稿件给了我一次难得的深入其中、寻找答案的机会。采写过程中,我最大的启发其实并不是来自于采访对象本人,而是生存于互联网系统中形形色色的人。中国互联网在过去20年经历了爆炸性的增长,带来了各个维度上人类生活的改变,梁宁是其中的一个最小也最真实的生存样本。我希望这份样本能够通过梁宁和她所亲历的真实故事细节,让每一个生存在这个互联网建构的系统中的人,能够感受、理解和反思自己所经历的生活。对我来说,这不只是梁宁的故事,在这其中的形形色色的经历,有我们生活的影子,对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有关照意义。

当然,我能够理解文本的自由解读。每当文字脱离作者的场域,进入公共平台,成为读者的阅读对象,文本意义的解释权就会转移到读者身上,他们可以在同一份文本当中读到各自在意的那个人生故事。我想这可能也不一定总是一件坏事,毕竟我最初想要表达的也隐含着这层含义,在我们被技术所改造的新生活里,一个人该如何生活,本来也就没有单一的正确答案。

——记者 李斐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