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孙世民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林业和草原局,内蒙古 通辽 028400)
开鲁县经济林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林业用地面积220万亩,适宜栽植经济林的面积达30多万亩。但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农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到目前为止全县经济林林地面积近10万亩,果树产量好的约4.6万亩(其中:苹果15600亩、梨8100亩、沙果、14000亩、李子、5000亩、其它、3300亩),近几年新栽植的未结果的面积1.6万亩(2017年计划发展10000亩),主要集中在麦新镇、黑龙坝镇等开鲁县西部,其它乡镇果树保存率不高,效益低下大部分间种农作物为主。“十三五”期间,全县计划新建经济林基地2万亩。以锦绣海棠(鸡心果)、K9、金红(123)、沙果、寒富苹果、苹果梨、南国梨鲜食果品为主。到2020年全县农牧民林业经济年人均收入
通过几年的发展,我县的经济林已发展近11万亩,但真正能达到优质高产的并不多,造成今天经济林产业发展窘境的原因有三:一是经济林前期投入高,包括整地、苗木、抚育管理,幼林期时间长且需精心管护,有投入无产出,农户多重视间种效益,忽视管理上的投入;二是在产业发展布局上,政府并未上升到产业发展的高度来抓经济林产业的发展,无论是科学规划、政策优惠,还是部门协同等诸多方面都显示了政府对经济林产业发展认识的不足;三是社会各层对经济林产业的前景认识模糊。一方面,我县依托现有资源优势种植经济林用来防沙治沙,也是为了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另一方面,发展经济林产业也是兴林富民的需要,“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发展产业化”,这是现代林业对林业产业化的具体要求,社会各层面应该以生态安全与兴业富民的高度来认识经济林产业的发展,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效合一”促进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对产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支撑力,就我县而言,科技对经济林产业的支撑相当薄弱,其表现在:一是技术队伍力量薄弱;二是没有经费来支撑科技服务;三是农户的科技素质偏低,缺少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管理的粗放,导致果品品质差、产量低、效益不好。
果品加工企业是经济林产业发展壮大的源泉,专业化的市场销售,是稳定果品销售价格的基础,也是林农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的信心所在,但我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果品加工企业,和一处专业的果品销售市场。
2017年计划新造经济林10000亩;加大对生产力低下的老果园进行更新改造;对近几年造林保存率低的果园进行补植补造或重新造林。
在农闲时组织农户进行集中技术培训,让农民掌握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标准化果园建设和生产技术,使经济林生产达到高产、高效、优质。精心的管理与财力的投入,是经济林产业建设的基石。
政府为经济林产业发展制定优惠政策,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注重在经济调节及市场监管上下功夫。可以这样讲,优惠政策的制定为经济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为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济调节为经济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市场监管为经济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服务。
制定标准化果园建设奖励政策,加大标准化果园建设的资金支持,使其真正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我们不但要建设好自己的果品销售市场,而且还要通过招商引资来引进好的果品加工企业,通过企业的管理使经济林生产更加规范化。优质的管理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也给林农带来财富,从而拉动地方经济向前发展。
引进专业人才与知名院校建立科研基地,落实科技服务责任制,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生产第一线,指导农户生产。不断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从而选育出或培育出适合我县发展的经济林新品种;各级政府要增加经费支持保证科技服务人员下乡、培训等工作顺利开展,及时将科技转化成生产力。
要充分利用我县光热资源丰富,降水集中,土壤肥沃,地下水易开采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切实抓好苗木培育。对经济林苗木基地建设县政府给予必要支持,确保建得成、发挥应有作用。在全县选择经济条件好、有果树栽培经验示范户10户,每户定向培育鲜食果品苗木30亩以上,年育苗120-180万株,并给与育苗户一定的经济支持和奖励,以满足全县经济林建设所需优质苗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