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曹贞芳
(信阳市浉河区农业农村局,河南 信阳 464100)
由于基层兽医在专业知识、治疗水平方面存在缺陷,在畜禽疾病防御和治疗过程中常常出现盲目用药、药量不合理、用药操作不科学等情况,导致治疗效果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的误区如下。
当前,基层兽医的专业知识水平较低,没有根据动物的体重计算药量,导致药物用量不合理,临床用药问题十分普遍。同时,基层兽医在开具处方时,常常是根据药品说明书与自身经验而定,由于存在较大的主观因素干扰,很容易导致畜禽出现药物中毒、病情延误、恶化,甚至死亡等情况,特别是畜禽疾病高发期,由于基层兽医自身技术不强、知识匮乏,在用药、用量方面不够科学,导致治疗实效,提高畜禽的死亡率。
一些基层兽医因自身缺少临床经验,在未对畜禽疾病进行确诊的情况下,单纯凭借个人经验与薄弱的理论知识进行治疗,结果往往不尽人意;一些兽医虽然拥有多年临床经验,但从来不做用药记录,且常常见病抗菌、见泻就止、见热就退,只要畜禽一发热,便立即采用退热降温的药物,没有对动物发热的原因进行深究,有时动物发热是体内一种防御反应,有助于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可促进健康恢复,如若滥用退热药物将大大降低机体的防御能力,使疾病的真正成因被掩盖,导致热型混乱,影响畜禽恢复健康。
在畜禽用药方面,主要包括口服药物与注射药剂两种形式。对于不同的药物来说,采用的服药方式也有所区别,所产生的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在畜禽治疗过程中,如若用药操作不够合理,不但会影响药性的发挥,甚至可能出现药物中毒。例如,在服用抗生素药物后,可能难以在消化道内快速吸收,但又无法采用口服方式。对此,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针对不同的畜禽患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用药方式。此外,畜禽在接种疫苗过程中,如若兽医的接种操作不到位,也势必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无法达到预期治疗目标[1]。
通过上万研究可知,我国目前基层兽医在畜禽治疗过程中,在许多方面存在误区,对疾病预防和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对此,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可采用以下措施,提高兽医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促使畜禽早日恢复健康。
在畜禽疾病防护过程中,要想减少不必要误区的产生,则需要提高基层兽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对于大部分兽医来说,其自身具备的理论知识不够完善,文化水平较低,在疾病预防与治疗中一知半解,常常以主观意识为主导,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开方用药。对此,当地政府应积极面向基层兽医定期开展理论培训教育活动,同时还要聘请经验丰富、医术高超的兽医到基层中,讲解和传授畜禽疾病防治的专业知识与技术,为兽医和专家构建交流平台,在有效的交流中提高基层兽医的专业水平,能够全面掌握畜禽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措施,进而减少和避免出现滥用药物、药物中毒等情况,能够根据畜禽所患疾病,科学合理的进行用药治疗。
(1)确保用药针对性。当畜禽患有疾病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开展药敏试验,在药物选择方面更具针对性。在临床治疗中,可开展综合治疗,不但准确寻找和消除致病因素,还可提高对病禽的护理水平,增强其自身的抵抗力,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
(2)把握用药疗程。在对病禽进行治疗和用药的过程中,应把握用药疗程,一般为3~5d,按照疗程开展治疗工作,即使病畜的症状已经好转,或者病症已经基本消失,仍然要保障1~2次用药,使药效得以巩固。
(3)正确选择用药类型。通常情况下,以口服为主,如若实在无法口服,则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这样可减少因抓捕带来的应激反应。对于畜禽来说,采用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的效果相对更为理想。
(4)控制用药剂量。在对病禽进行用药时,在用量方面一定要科学,不可擅自增加剂量,应根据病禽的实际情况,与药品说明书相结合,科学有效的控制用药剂量。
要想在畜禽防治中减少误区的出现,在提高兽医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实践层面的锻炼和培养,使其治疗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对此,基层兽医应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培训会、交流会等,不断学习、阅读相关资料,通过动物解剖实验更深层的了解病理,在临床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治疗水平。此外,基层兽医还可借助网络渠道阅读相关文章,查询学术前沿的技术,掌握最新治疗理念,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治疗经验。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还应及时记录和总结,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使自身的治疗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在畜禽疾病防治过程中,如若兽医的治疗存在误区,则势必对治疗效果产生极大不良影响。对此,基层兽医应积极参与培训活动,通过不断学习积累更多知识,在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从而为畜禽防治做出更大贡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