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简文松
(贵州省湄潭县天城镇林业站,贵州 湄潭 564102)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对退耕还林进行了战略部署,要求各地在持续巩固上一轮退耕还林成果的同时,可以说,党中央、国务院重视退耕还林的力度是空前的,也充分说明了退耕还林政策在国家大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战略性 和基础性。特别是对我们贵州省,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在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更应该加快坡耕地退耕还林,才能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国家退耕还林工程是林业重大项目建设工程之一,分为上一轮和新一轮。我镇上一轮退耕还林在2002年试点基础上,2003年至 2005年全面实施,共计完成任务339.4hm2。其中退耕地造林339.4hm2、封山育林70hm2,中央已累计投资1400多万元。工程范围涉及全镇五个村32个村民组,惠及农户4660户1.8万余人,其中:贫困户521户,贫困人口1814人。工程建设17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森林覆盖率也由退耕前55.7%增加到60.57%。
(2)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①坚持农民自愿,政府引导。即:尊重群众意愿,愿不愿退耕,退耕地种植什么,由农民决定,政府有关部 门做好政策宣传、引导规划,作好技术服务等工作。②要尊重自然规律,适地适树,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或乔或灌,也可搞林果结合、林药结合,不限定生态林与经济林的比例,关键在于增加植被覆盖度。③要加强监管,确保工程质量。要结合上一轮退耕还林经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退耕还林检查监督机制,对工程实施全过程实行监督管理。④要加强建制建档等相关工作,使管理水平得以规范和提高。
在补助政策上,由中央将补助资金划拨到各级省政府,再由省政府逐级下拨到各县和乡镇。补助资金测算标准:退耕还林总计补助1500元/667m2,从2017年起调整为1600元/667m2(其中,种苗造林补助300元/667m2(从2017年起调整为400元/667m2)和现金补助1200/667m2),现金补助资金分三 次进行兑付给农户,第一年500元/667m2(不含种苗造林费)、第三年300元/667m2、第五年400元/667m2。
(1)要把陡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恢复生态,从源头上防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
(2)我镇贫困人口较多、贫困程度较深,部分地方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因此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可以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这也是我镇开展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
(3)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是我镇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我镇土地肥沃,气候和生态环境适宜,造就了丰富多样的农林产业资源。利用新一轮退耕还林允许林粮间作、不限定生态林与经济林比例,发展林下经济的机遇,整合资金,引导开展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茶产业、青花椒产业、油茶产业、精品水果等林业产业,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2015年至2017年,我镇先后退耕还林 140.03hm2,其中:精品水果26.67hm2,茶叶33.33hm2,青花椒26.67hm2,油茶33.33hm2,其他用材林20.03hm2。
(4)退耕还林工程是林业上最大的扶贫工程,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偏远村寨,贫困问题与石漠化问题、经济发展问题相互交织。这些地方生态环境脆弱、坡耕地开垦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农村交通、水利等农业生产条件差,结合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大片坡耕地闲置。在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加快坡耕地退耕还林,既能实现绿水青山,也能增加农民收入,这样才能促进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5)政府牵头、支持鼓励和引导农(林)业经营企业参与退耕还林建设。各级政府特别是在县镇一级,在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时,要积极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类农(林)业经营企业参与退耕还林。对接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相关优惠政策,先行先试,鼓励和引导当地农户将退耕地通过转包、出租、转租、入股、转让等流转方式,交由如专业合作社等农(林)业经营主体来实施和经营。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是有利于拉动社会资金的投入,解决退耕还林种苗造林补助经费少,投入低、产出低的问题,提高退耕还林的质量与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二是能助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行规模经营管理,解决因农户资金少、劳力少、无技术、效益不高的问题,同时也就减少了困难退耕户的生产经营风险,让退耕农户最大程度受益。
通过以上方式,能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通过退耕地流转,可以获取流转金,增加财产性收入;通过入股经营主体享受股份权利也能增加退耕户的经营性收入;当地退耕户通过参与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能就地解决就业问题,也能增加工资性收入。
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都要充分总结提炼和借鉴上一轮退耕还林的成功经验,在巩固好相关成果的同时,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参与退耕还林建设,在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取得突破的同时,更要让广大老百姓能增收脱贫。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