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临泉县麦田蚜虫发生规律的变化与防治措施

时间:2024-05-23

柳兆春

(临泉县艾亭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 阜阳 236400)

1 蚜虫的生物学特性

麦蚜在本地又叫蜜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蚜科,温度低于6℃时,可潜伏越冬,可耐零下10℃的低温,高于6℃时,就能吸食小麦根部汁液,并进行繁殖,但在此温度下繁殖很慢,约24天完成一个世代;温度在15℃时, 约10天就可完成一个世代;温度在20℃时,约4天就完成一个世代。蚜虫以属于外骨骼动物,外表皮由骨化的蛋白质、几丁质和蜡质组成,具有皮肤的骨骼的双重功能,这种皮肤不会随着身体的增长而变大,其体积的增长是通过蜕皮来实现的,每蜕皮一次,其体积就增大一次。蚜虫属于卵胎生,不需要交配可直接胎胎生,且全年所产蚜虫均为雌性,到了深秋,才会产生有翅的雄蚜。

2 蚜虫在麦田发生危害的一般症状

在我地危害小麦的蚜虫主要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和禾缢蚜,一般以无翅蚜和若蚜两种形态危害小麦,从出苗到蜡熟期都能危害,田间表现的症状是:在苗期,在单株上,轻的心叶萎缩,生长停止,重的叶片发黄,失水干枯,严重的全株死亡。小麦拔节后,多集中在茎、叶和穗部,影响小麦的呼吸作用。被害处呈黄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变黄,甚至整株枯死。在灌浆期,危害症状是:蚜虫吸食小麦籽粒浆液,导致籽粒十瘪,粒重减少,减产严重,品质下降。

3 蚜虫的田间发生一般规律

麦蚜的田间危害,不同田块差异较大,一块田块往往由田边开始,向田中心发展,由局部发展到全田块。在秋季的危害,以麦二叉蚜、玉米蚜为主。秋季的麦蚜是从四周禾本科杂草上迁入麦田危害的,它们在麦子的根部越冬,到来年二月份气温上升后,繁殖危害,如果2~3月份温度高,湿度大,蚜虫的繁殖力增强,危害也会比较重,在穗期危害的蚜虫,主要有黍蚜、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这些蚜虫在夏收前又陆续迁至麦田周围的禾本科杂草上寄生。蚜虫的孤雌卵胎生、世代更替速度快,常导致蚜虫呈现暴发式危害,值得密切关注。

4 近些年蚜虫在我地危害的变化

危害时间逐渐向后期延伸,原来以在苗期危害为主,现在以在小麦灌浆期表现最为明显,原来是以早播田较重,现在则相反,以晚播田危害较重。发生这种危害时期后移的原因是:其一,在小麦播种量上,推广了精量与半精量播种,春前小麦田间郁闭度不高,蚜虫繁殖所需要的田间环境温度变低;其二是推广了小麦迟播技术,小麦分蘖量得到控制,春前小麦长势健壮,很少有旺长苗,而旺长苗更易发生蚜虫的大量繁殖;其三,在小麦生长中后期,由于推广了更多的氮肥后移技术,施用了缓释肥,或施用了返青肥、拔节肥,使小麦在生长后期能为蚜虫生长繁殖提供更足的糖分,此时温度较高,如果湿度再大些,蚜虫暴发的各种条件全部满足,很易导致蚜虫暴发。蚜虫发生规律的第二个变化是总体危害程度加重了,这种变化有两种原因,其一是本地在种植模式上基本是以小麦与玉米轮作为主体,而这两种作物都是禾本科植物,而禾本科植物不仅是蚜虫的危害对象,而且是越冬寄生植物,这种状态使得蚜虫始终存在有丰富的生存环境资源,玉米秸秆的在田间的大量积累也为蚜虫的地下繁殖提供了适宜环境。其二是当前的田间道路与田边沟塘杂草丛生,较十年前严重得多,而这里也时蚜虫生存繁殖的重要地点。

5 蚜虫的防治的一般方法

在防治指标上,当蚜虫株率达到20%或百穗量达到500头以上即可开展防治;在防治时要重点把握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或在蚜虫虫量急剧上升期,而在我县,这两个时期往往是大致重合的,因此,在我县,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选择晴好天气,均匀喷施两次药物,基本可以控制其危害;在施药品种上,可选用24%抗蚜·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g/667m2,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噻虫嗪8g/667m2,或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5g/667m2。运用微型无人驾驶飞机进行后期蚜虫防治时,要加入适量沉降剂,并选择在无风或微风时进行喷施,有旋喷模式的要启用旋喷模式,以达到药物喷到小麦的更深处。

6 施药浓度对蚜虫耐药性的影响

蚜虫产生抗药性是有多种原因的,其中农药的使用不当是导致蚜虫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因为所有生物都有对抗外界不良环境的本能,在农药这种强烈针对性的打击下,蚜虫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因为在一个种群中,对化学药剂的反应总有不同,那些对农药不敏感的个体存活下来,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抗药群体,这也符合自然选择常说的基本原理,如果农药使用浓度过高,会刺激蚜虫群体中的极个别耐药性个体产生基因突变,并很快占据主导地位,形成新的抗药群体,而农药施用浓度过低,则会对整个蚜虫群体中的大量存活个体起到耐药锻炼作用,使整个群体逐渐演变变成耐药群体,这是农药施用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产生耐药群体的基本原因,虽然变化过程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因此在施药时不可擅自改变施药浓度。

7 应对蚜虫抗药性的常见方法

(1)是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在农业防治上,改变种植模式,使小麦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清除田间、路边、沟塘边的杂草,减少蚜虫转移寄居的场所;

(2)在化学防治组织上,实行更大范围的统一防治,在施药品种,施药时间、施药方式与施药量上达到统一,避免分散防治导致的蚜虫规避生存;

(3)在施药品种上,则要进行轮流施药,避免在一个地域反复用同一种药物,使其产生抗药性;

(4)在施药时机上,要充分理解防治指标这个概念,不可见虫就施药,更不能“有虫治虫,没虫防虫”,只有达到防治指标时才施药,尽量减少施药次数;不可机械理解“一喷三防”为减少总体施药次数而在不当的时机施药。

(5)恢复施药品种:调查发现,当蚜虫对某种农药产生抗药性后,如果停止使用该药几年后,其抗药性会减退,甚至消失,可以应用这种规律,试验使用数年前因抗性原因淘汰的药物进行防治,这也是轮流施药技术的一种应用方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