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绵羊螨虫病和绦虫病混合感染治疗

时间:2024-05-23

刘金彦

(河北省肃宁县农业农村局,河北 肃宁 062350)

1 临床症状

羊只被毛杂乱无光,有掉毛现象,脱光部分有蹭痒伤痕。活羊体质瘦弱、步态踉跄;粪稀软不成粒,有粘液;体温38.5℃,可视粘膜苍白,黄染;听诊 肠蠕动音增强;心跳加快,呼吸次数增多。

2 实验室检测

(1)取羊的新鲜粪便观察,未发现有孕育节片。采取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发现粪便中有近似三角形的虫卵。

(2)分别刮去两只羊的脱毛边缘部位的皮屑,放在玻璃板上,用酒精灯火焰加热,在放大镜下观察,有白色的螨虫爬行。

3 剖检症状

死羊眼结膜苍白,鼻腔有稀薄粘液;尸体消瘦,脱毛、有蹭痒伤痕;肌肉色淡无光;胸腔积液,心包腔积液,腹腔渗出液增多,有絮状物析出;肠粘膜、心包膜、有出血点,膀胱充盈;肝脏脾脏不肿大,胆囊不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小肠内发现大量的扁平带状的虫体,长度和肠道等长,宽度1.6cm。

4 诊断结果

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该羊患有螨虫病和莫尼茨绦虫病的混合感染病。

5 流行病学

莫尼茨绦虫是否流行与地螨活动有密切关系。富含腐殖质的林区和河道湿地草地带有地螨生活存在。在每年的3~9月份,地螨喜欢温暖和潮湿的环境,白天躲在草皮地下或枯枝树叶下,在傍晚时分或早上出来活动趴在草地上,干燥日晒时候转入地下活动。当气温回升到20℃以上时地螨体内的六钩蚴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似囊尾蚴。地螨可以在放牧地区存活14~19个月,地螨可以越冬存活,初春后一放牧,易感动物即可感染。所以每年3~9份放牧的羊最易感染莫尼茨绦虫病。

6 致病机理

(1)机械致病机理 莫尼茨绦虫是大型绦虫,长度在10m之内,大量寄生时能引起肠道阻塞、扭转、套叠等急腹症疾病,严重的还能造成肠壁破裂引发腹膜炎死亡的后果。

(2)毒素的致病机理 虫体的代谢产物和分泌的毒性物质被宿主吸收后,引起各组织器官发生炎症和退行性病变,同时还能破坏神经系统的功能。肠粘膜被损坏引起继发感染,使宿主的抵抗力下降,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

(3)与宿主争夺营养 作为大型绦虫的莫尼茨绦虫在由似囊尾蚴发育成成虫的过程中,需要获得大量的营养,而这些都需要从宿主体内夺取、获得,从而宿主的发育受到影响。幼畜是最易感染的动物,所以导致发生腹泻、瘦弱、贫血、体质营养不良等疾病的发生。

7 螨

(1)羊螨病病原体分为疥螨和痒螨。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广腹亚纲的一类体型微小的动物。痒螨虫体长度为0.5~-0.9mm,呈椭圆形,肉眼可见,生有刺吸式口器,四对足都在体缘突出,主要在羊只体表被毛浓密且较长的部位寄生,通过吸取皮肤的淋巴液和组织液获取营养。疥螨虫体长度在0.2~0.5mm,呈微黄色的圆形或者龟形,肉眼较难看见,生有咀嚼式口器,共有四对粗且短的足,其中第三、四对没有在体缘突出,主要在羊只皮肤角质层之下寄生,不断在皮肤中挖掘隧道,并通过皮屑获取营养,同时在隧道内生长繁殖。

(2)临床症状

初期发病时病羊皮肤形成红斑,接着形成小丘疹,在被毛较少皮薄处会形成水泡,甚至脓疱。中后期皮肤非常粗糙,存在白色麸皮样皮屑或者引起结痂性湿疹,促使皮肤明显肥厚,被毛开始脱落,露出橡皮样坚硬的白色痂皮,将痂皮剥去就会出现鲜红色且湿润创伤,同时一般伴有出血,严重时甚至在颈部、面部皮肤形成非常厚的白色皱褶。如果病变蔓延至眼睑,就会导致眼睛发生水肿、大量流泪、羞明,严重时会完全失明。发病过程中,病羊最明显的症状是严重瘙痒,烦躁不安,不停摩擦、啃咬皮肤,对机体正常的休息和采食造成影响,体质逐渐消瘦,严重时由于过度衰竭而发生死亡。

8 防治

建议畜主采取一下措施:

(1)药物驱虫

①体外螨病全群羊用阿维菌素0.2mg/kg一次皮下注射;

②体内绦虫病用吡喹酮10~15mg/kg一次口服;

③全群羊在驱虫10d后再按以上方法用药一次。

④对羊舍内外部按商品说明书的剂量喷洒敌百虫或螨净,消灭螨虫和地螨。

(2)全群羊补饲维生素B族,肌内注射B12或牲血素针剂

(3)饲喂优质牧草,补充精料。

(4)避开清晨傍晚时分到湿地放牧。

9 总结

绵羊的养殖中,养殖场户还存在着粗放养殖的传统观念,不讲科学养殖,认为吃饱喝好就行了,小问题不及时治疗,导致造成大的损失。所以要大力宣传科学养殖,改变他们落后的观念。定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每年的开春和秋末各驱一次体内外寄生虫。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精料,才能养好羊获得好的效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