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玉米新品种富康101选育报告

时间:2024-05-23

许会军 林兴坤

摘要:玉米新品种富康101是甘肃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GZ101为母本、GZ79为父本育成的早熟玉米杂交种。在2019 — 2020年甘肃省旱联体早熟组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为11 397.0 kg/hm2,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4.0%。该品种籽粒含粗蛋白(干基)91.3 g/kg、粗脂肪(干基)62.6 g/kg、赖氨酸(干基)2.5 g/kg、粗淀粉(干基)705.1 g/kg。高抗茎基腐病,感轮枝镰孢穗腐病、大斑病、瘤黑粉病和红叶病,高感丝黑穗病、矮花叶病。可在甘肃早熟春玉米区和东北早熟玉米适宜区种植。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富康101;选育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1)11-0011-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1.11.003

Report on Breeding of New Corn Cultivar Fukang 101

XU Huijun, LIN Xingkong

(Gansu Seed Co., Ltd., Lanzhou Gansu 730020, China)

Abstract:Fukang 101 is a new early-maturing corn hybrid, was bred self-sterile inbred lines GZ101 as the female parent, GZ79 as the male parent by Gansu Seed Co., Ltd. In 2019 — 2020, the average yield was  11 397.0 kg/hm2, 4.0%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cultivar Demeiya 3 in Corn Regional Trial in Early-maturing Group of Gansu Province. The seeds contained crude protein (dry base) is 91.3 g/kg, crude fat(dry base) is 62.6 g/kg, lysine (dry base) is 705.1 g/kg and crude starch (dry base) is 2.5 g/kg. It is high resistance to stem base rot, susceptibility fusarium spike rot, big spot, nodular smut and red leaf disease, high resistance to head smut, dwarf mosaic. It is suitable to be grown in the region of early-maturing spring corn growing areas in Gansu and northeast early-maturing corn suitable area.

Key words:Corn;New cultivar;Fukang 101;Breeding

玉米是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农作物,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1  ],也是甘肃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和最主要的饲料作物之一[2 - 5 ]。选育高产、优质、活秆成熟、适应性广的早熟玉米新品种是实现山区和高海拔地区玉米增产增收、促进山区养殖业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对于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和种植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甘肃种业有限公司经过多年选育,于2016年育成了丰产优质、粮饲兼用的早熟玉米杂交种富康101,并于2021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定名为富康101(审定编号为甘审玉20210044)。

1   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富康101(原代号M101)亲本组合为GZ101/GZ79。母本GZ101来源于利玛28母本/加拿大早熟群体组成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选择,于2015年育成的优良自交系。该自交系株高185 cm,穗位高84 cm。穗长15.0 cm,穗粗3.8 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29粒,筒形穗。籽粒半马齿型,黄粒。穗轴红色色。抗茎基腐病。父本GZ79是甘肃种业有限公司以四287/德美亚3号组成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选择,于2014年育成的优良自交系。该自交系株高165 cm,穗位高68 cm。穗长12.7 cm,穗粗3.9 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27.3粒,果穗筒形。籽粒半馬齿型,黄色。穗轴白色。抗玉米大斑病和茎基腐病等。

2015年配制新组合,2016年进行品鉴试验,2017 — 2018年进行品比试验。2019 — 2020年参加甘肃省旱联体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2020年参加甘肃省旱联体早熟组玉米生产试验。

2   产量表现

2.1   品鉴试验

2016年在甘肃种业有限公司平凉基地进行的品鉴试验中,富康101 平均折合产量为10 931.5 kg/hm2,较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5.4%,居632个参试组合的第3位。

2.2   品比试验

2017 — 2018年参加由甘肃种业有限公司组织的在静宁县、民乐县、和政县、渭源县、定西市安定区进行的品比试验,富康101 2 a 10点(次)均表现增产,平均折合产量为11 064.0 kg/hm2,较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4.9%,居10个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

2.3   区域试验

2019 — 2020年参加由甘肃种业有限公司组织的在静宁县、民乐县、和政县、渭源县、永登县、定西市安定区进行的甘肃省旱联体早熟组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富康101 2 a 12点(次)均表现增产,增产点率为100%;平均折合平产量为11 397.0 kg/hm2,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4.0%。其中2019年6个试点均表现增产,平均折合产量10 761.0 kg/hm2,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3.5%,增产显著,稳产性好,居9个参试品种(系)的第3位。2020年6个试点均表现增产,平均折合产量为12 033.0 kg/hm2,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4.5%,增产显著,居7个参试品种(系)的第4位。

2.4   生产试验

2020年参加由甘肃种业有限公司组织的在静宁县、民乐县、和政县、渭源县、永登县、定西市安定区进行的甘肃省旱联体早熟组玉米生产试验,6个试点均表现增产,富康101平均折合产量为11 995.5 kg/hm2,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3.7%,居5个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丰产性和稳产性表现较好。

3   特征特性

3.1   生物学特性

富康101属早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49 d,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早熟1 d。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9.9 cm,穗位高107.6 cm。成株叶片数18.2片。茎基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浅紫色。果穗锥型,穗长18.4 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35.7粒,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0.5 g。生育期间需≥10 ℃有效积温2 400 ℃以上。根系发达,茎秆健壮,抗倒抗旱性好。绿叶活秆成熟,粮草兼收。

3.2   抗病性

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于2018 — 2019年人工大田接种鉴定,富康101高抗茎基腐病(病株率为4.5%),感轮枝镰孢穗腐病、大斑病、瘤黑粉病和红叶病,高感丝黑穗病、矮花叶病。

3.3   品质

2020年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检验,富康101籽粒含粗蛋白(干基)91.3 g/kg、粗脂肪(干基)62.6 g/kg、赖氨酸(干基)2.5 g/kg、粗淀粉(干基)705.1 g/kg,容重752 g/L。

4   适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可在甘肃早熟春玉米区和东北早熟玉米适宜区种植,但在矮花叶病和丝黑穗流行区种植时应做好防治工作。

一般在4月下旬播种,种子需包衣處理,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一般播种前基施优质农家肥35~50 t/hm2、磷酸二铵450 kg/hm2。拔节期结合灌头水追施尿素450 kg/hm2,大喇叭口期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NPK含量 > 45%)300 kg/hm2,有灌溉条件的全生育期灌水3~4次。

5   制种技术要点及亲本繁殖

5.1   杂交种制种

选择中等以上肥力、空间隔离500 m以上的地块。一般在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播种,种植密度为父母本合计105 000株/ hm2,父母本行比为1∶6或1∶7。父本比母本晚播5 d或母本70%芽长3 cm时播一期父本,一期父本播种5 d后播2期父本,可采用满天星加行比法种植[6 - 7 ]。母本可以采取摸苞带1片顶叶提前去雄,以促进早吐丝。及时去杂、去劣、去雄。授粉结束后及时去掉父本,以促进母本生长,提高制种质量和产量。加强田间水肥管理,提高制种产量。

5.2   亲本繁殖

以手工套袋人工授粉的原原种繁殖原种,以原种繁殖亲本,亲本用于制种而不再用于繁殖。繁殖亲本时,应选择肥水较好的地块,具有500 m以上距离的隔离区。并分别在定苗期、拔节期、抽雄前、收获后和脱粒前进行严格去杂去劣。保苗90 000株/ hm2左右。

参考文献:

[1] 党根有,李   新,罗湘宁,等.  玉米新品种卫农998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21,

52(1):1-4.

[2] 金   枚.  甜玉米新品种金甜5868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20(2-3):55-58.

[3] 许会军,张锦昌,张建清,等.  玉米新品种甘玉801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6(5):1-3.

[4] 吴国菁,黄有成,张立荣,等.  玉米新品种金凯5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2(8):5-6.

[5] 杨国华,杨文霞,汪来田,等.  玉米杂交种酒单688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08(12):3-4.

[6] 宋加文.  玉米新品种京科968高产制种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2015(2):82-83

[7] 崔志辉,杜世军.  玉米新品种甘玉23在张掖市的制种技术规程[J].  甘肃农业科技,2015(4):78-79.

(本文责编:郑立龙)

收稿日期:2021 - 09 - 17

基金项目: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甘肃省旱作区优质抗旱玉米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GNCX-2016-2)。

作者简介:许会军(1980 — ),男,甘肃泾川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玉米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工作。联系电话:(0)18909332005。Email:595914153@qq.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