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陈晓军,郝 铠,黄有成,张立荣,周积兵,吴国菁,陈建龙
(1.甘肃省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 张掖 734000;2.甘肃金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甘肃 张掖734012)
糯玉米新品种甘甜糯3号
陈晓军1,2,郝 铠1,2,黄有成1,2,张立荣1,2,周积兵1,2,吴国菁1,2,陈建龙1,2
(1.甘肃省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 张掖 734000;2.甘肃金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甘肃 张掖734012)
阐述了糯玉米新品种甘甜糯3号特征特性,并从精细整地,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适期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高产栽培技术。
糯玉米;甘甜糯3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糯玉米籽粒香甜,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易于消化,是粗粮中的最佳保健食品,深受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青睐[1-3]。甘甜糯3号是甘肃金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甜糯玉米品种,以彩色糯玉米单交种(白糯J38×紫糯J40)作母本,用具有超甜和糯双纯合基因的甜糯型自交系甜糯7作父本选育的彩色糯玉米一代杂种,是目前国内新型的一个鲜食玉米类型。2013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西北地区糯玉米种植区域推广种植。
甘甜糯3号从出苗到采收期平均106 d。成株株型披散,株高232 cm,穗位高105 cm,穗长18.8 cm,穗粗5.1 cm,秃顶长1.2 cm。穗行数15.8行,行粒数36.4粒。成株叶片数19片。果穗锥形,穗轴白色,籽粒紫白相间,甜质间糯质型,百粒重35 g。田间无倒伏(折)。甘甜糯3号对丝黑穗病(发病株率为27.5%)、大斑病表现为感病,对瘤黑粉病表现为高抗(发病株率为0),中抗茎基腐病(发病株率为23.3%),中抗矮花叶病毒病(发病株率为18.2%,成株自然感病时病情指数为16.1),感红叶病(发病株率为58.1%)。籽粒支链淀粉含量100%。品质评价打分88.1分,品质评定为2级。经品尝鉴定,该品种粘中带甜,果皮较薄,口感好,风味极佳。平均产鲜穗15 874.8 kg/hm2。
3.1 精细整地
甜糯玉米幼苗顶土力弱,要求精细整地,地平、埂直,打碎土块、耙耱镇压。一般结合浅耕整地一次性施优质农家肥75 t/hm2、磷酸二铵300 kg/hm2做基肥。施肥后要及时耙耱保墒,做到土绵、墒足、上虚下实,以保全苗。
3.2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开春后12 cm土层地温稳定通过12℃以上时方可播种。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育苗移栽。为防止与其它玉米混种造成品质降低或失去经济价值,需隔离种植,空间隔离区距离一般要求400 m,时间隔离一般应错开开花期15~20 d。为确保苗全、苗齐,应人工开穴点播,每穴2~3粒,播深2~3 cm,保苗60 000~64 500株/hm2。播后及时用细土覆盖。
3.3 田间管理
播种后常下地检查,发现缺苗断垄应及时进行移栽或补苗。幼苗4叶1心时间苗,间小留大、去弱留强,做到苗齐苗匀。6叶1心时定苗,及时除草松土,在距根10~15 cm处开深12~15 cm沟追施尿素150~225 kg/hm2,施后及时盖土,弱苗、小苗可偏肥。8叶1心时及时中耕除草。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除草培土,在距根10~15 cm处开沟(深12~15 cm)施尿素225~300 kg/hm2,施后及时盖土。也可适当增施硫酸钾 80~100 kg/hm2,或硝酸钾100~120 kg/hm2。保持田间无杂草,土松沟通。
3.4 病虫害防治
按照无公害食品生产标准,坚持“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针。授粉后要慎用农药,可使用生物农药防治虫害,尽量少用化学农药,杜绝使用高残留、期效长的剧毒农药。播种时可用3%米乐儿颗粒剂60 kg/hm2拌细砂240 kg撒入种植穴内,或出苗后选用50%辛硫磷乳油7.5 kg/hm2对水450~750 kg灌根防治地老虎。大喇叭口期可使用10%赛波凯乳油2 000~3 000倍液喷雾或滴心防治玉米螟。
3.6 适期采收
一般在授粉后20~25 d采收,采收时应先采大穗、早熟穗,留小穗待后采收[4-5]。早上采收,并及时上市或处理,以免影响品质。
[1] 李 玲,许立红,高丽萍,等.兰州市鲜食玉米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4(1):59-60.
[2] 聂术君,陈发波.我国糯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94-695,764.
[3] 马 毅,霍建中,冯留锁,等.鲜食糯玉米研究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8(10):29.
[4] 宋朝玉,朱丕生,刘树堂,等.籽粒水量与鲜食糯玉米适宜采收期关系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4,46(11):43-45.
[5] 范玉宝.环县全膜双垄沟播鲜食糯玉米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2(4):60-61.
(本文责编:陈 伟)
S513
B
1001-1463(2015)07-0078-02
10.3969/j.issn.1001-1463.2015.07.029
2015-04-13
陈晓军(1971—),男,甘肃山丹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玉米育种和栽培研究工作。联系电话:(0)13993614230。E-mail:xjchen123@126.com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