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知识经济时代驱动下饲料企业的创新管理路径

时间:2024-05-23

丁 艳

(四川文理学院,四川达州 635000)

我国饲料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有待提高,知识经济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控制力明显不足,同时,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的战略要求。因而,在全球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不断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探讨中国融合发展的路径优化和路径选择问题。其本质是充分开发饲料业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打通和延长饲料产业链与价值链为方向,以饲料业与关联行业间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管理方式的交叉渗透和优化重组为途经,建立知识经济时代驱动下饲料企业的创新管理体系。

1 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的现状分析

1.1 国内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知识经济发展迅速,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传统经济形态的融合不断加深,然而如同农业、工业技术对传统企业产生冲击一样,数字技术在与饲料企业的融合中产生了诸多问题,比如协调发展水平不高、深度融合能力不强、融合风险显现等,因而在选择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路径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国内发展经验进行总结。(1)国内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的协调发展水平分析;(2)国内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的深度融合能力分析;(3)国内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的风险状况分析;(4)国内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总结及系统模拟运行检验。

1.2 国外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现状分析数字技术的产生由来已久,知识经济的发展已被许多国家所重视,各国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下纷纷进行知识经济的战略规划,积极促进知识经济与传统经济形态进行深度融合。由于国家接触数字技术的时间较长,具备许多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因而本研究将分别对美国、德国、日本等典型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相融合的现状进行分析,为我国选择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最优路径提供经验借鉴。(1)典型发达国家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条件及过程、融合发展现状与趋势;(2)新兴市场国家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条件及过程、融合发展现状与趋势;(3)国外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总结及系统模拟运行检验。

2 不同的融合模式及适用环境对我国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路径选择的影响

由于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过程中价值链的相互渗透、延伸、重组作用方式的不同,不同类型的饲料企业在与知识经济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特征,需要针对不同模式下的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路径进行分析,从而做出准确的路径选择。而关于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模式的划分,基于融合程度视角对产业融合模式的分类,分别从供给和需求角度,产业融合可分为技术替代型融合、技术综合型融合、产品替代型融合和产品互补型融合。根据产业融合过程中价值链作用方式的不同及不同类型制造业的特点,可分为 “互补融合模式”、“延伸融合模式”、“替代融合模式”。也可以从产业链协同角度出发,分析高新技术对饲料产业链的“嵌入式”渗透融合、饲料产业链与并行产业的产业链间的延伸融合以及饲料产业内部集群式产业链的重组融合。

诸多学者对产业融合模式的分类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探索,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我国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地具体模式。而对于产业融合系统环境中的主体,有学者指出企业环境可以分为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技术环境、文化环境与自然环境,制造企业两化融合发展中政府推动、市场因素、中介组织等是推动产业融合的重要动力等,不同的融合模式及适用环境下我国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的融合发展会有不同的最优路径,因而通过度量不同融合模式下不同适用环境对融合发展路径选择的影响,为我国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具体选择提供科学参考。

3 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我国新型饲料企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饲料企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饲料出口市场份额竞争优势的提高。近年来,我国饲料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饲料企业总体的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结合国内外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的经验,要推动我国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进一步融合发展,还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路径选择,特别是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我国所处地位不高,虽然相关产业规模较大,但核心竞争力不足,对全球价值链的控制力不强。本文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我国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对我国饲料企业和知识经济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控制力的影响,并结合融合发展的路径优化问题和适用环境问题,提出路径选择的参考。

4 知识经济时代驱动下饲料企业的创新管理路径体系

本部分将基于国内外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现状的经验总结,将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的融合发展看作一个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优化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路径,分别以企业、产业和区域视角有针对性地做出融合发展路径选择。

4.1 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路径优化的理论与方法

4.1.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优化策略 目前,系统动力学广泛用于多个研究领域,在关于企业管理领域的应用中,系统动力学可以用来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型,也可以用来分析组织信息安全问题等,而国内学者针对系统动力学在企业管理和战略优化的研究应用中做了许多探索,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由于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问题涉及到许多影响因素、因果关系变量的综合作用,而系统动力学作为一种过程模拟法,能从动态系统角度描述融合发展路径优化过程中的变化,因而从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的角度研究系统动力学在融合发展路径优化中的应用。具体包括:(1)通过做出融合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假设、设定边界条件;(2)根据相关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原则,利用系统动力学模拟软件初步建立企业、产业和区域三个视角下的融合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3)在初步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适用环境分析进行仿真模拟试验;(4)在仿真模拟结果基础上得出不同适用环境下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的最优路径。

4.1.2 基于熵理论下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路径选择的适用环境分析 管理熵是熵理论应用于社会系统研究的代表之一。管理熵曾被国内学者定义为企业组织在一定时空域内反映企业有序程度和能量状态的能效比值。因此,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熵理论度量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内部、外部动力综合作用下对融合发展路径选择的影响。具体包括:(1)影响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的内部动力包括范围经济性、企业核心能力、市场结构、管理组织变革、专业人才培养、发展资金支持等多要素;(2)影响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的外部动力则包括技术变革、产业模块化、政策支撑。其中,结合相关文献研究,管理变革、技术进步、治理创新是影响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

4.1.3 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下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的模式选择 随着各国学者研究视角的展开,价值链理论逐渐被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联系和产业升级问题,并提出全球价值概念,之后关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动力机制等问题的研究陆续不断展开,国内学者曾结合实证分析探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应如何在分工合作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还有学者探讨推进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地位提升的路径研究等。虽然国内外在全球价值链上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对于发展中国家通过科学技术进步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控制力的研究较为分散,因而本研究将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在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背景下探讨融合发展对于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和控制力所产生的作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转移融合模式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饲料企业的融合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2)互补融合模式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饲料企业的融合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3)延伸融合模式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饲料企业的融合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4)创新融合模式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饲料企业的融合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

4.2 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提升我国饲料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路径选择 随着以生产的全球化分割为主要特征的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形成,中国逐渐尝试摆脱以自身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等地段要素优势参与全球价值链运作的状态,而目前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的知识经济迅速发展,为我国饲料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提供了机遇和可能,因此本文以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为背景,重点关注融合发展提升中国饲料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相关问题,根据系统动力模型下路径优化和熵理论下适用环境分析,探讨饲料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提升路径。一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优化饲料企业产业布局;二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提升饲料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三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提升饲料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四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提升饲料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4.3 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提升我国知识经济在全球价值链中控制力的路径选择 近年来,我国知识经济发展迅速,发展规模上跻身世界第二,但当前我国知识经济对全球价值链的控制力仍明显不足。而在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基于知识经济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的模式选择,根据系统动力模型下路径优化和熵理论下适用环境分析,探讨知识经济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控制力提升路径。一是互联网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发挥知识经济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及提升知识经济技术应用水平的路径选择;二是大数据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发挥知识经济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及提升知识经济技术应用水平的路径选择;三是人工智能与饲料企业融合发展,发挥知识经济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及提升知识经济技术应用水平的路径选择。

5 建议

5.1 确立“智能先行”的第三阶段创新战略思想,把人工智能作为我省创新的重要方向 制定 “饲料企业智能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营造先动优势产生的饲料企业环境与传统制造业发展战略大相径庭,人类第三阶段创新不再以机械能力为核心,而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围绕人工智能的能力来设计、生产系统集成的机器,甚至是整个生产流程和运营模式。此外,与农业和工业时代技术创新的不同之处还在于,人工智能阶段的技术创新将更加难以模仿、更易垄断市场,因此,建立人工智能的先动优势与转换门槛非常重要。我们需要清醒的认知这些特点,要主动积极的革新头脑,规划战略,抓住机遇,敢于创新。所以,饲料企业需要抓住人工智能产业兴起时的发展机遇点,占领具有比较优势的细分市场,获得先动优势。

5.2 以“市场主导,创新驱动;统筹协调,重点突破;开放合作,安全可控”为饲料企业智能产业发展的主要策略 首先,充分尊重高新技术产业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新业态和新增长点。其次,发挥政府统筹作用,强化智能关键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立足饲料企业实际,瞄准重要且条件成熟的行业领域和社会应用领域,少而精地启动一批技术先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大应用前景的重点示范项目,实现重点环节、重点应用领域的突破。再者,开放合作,安全可控。饲料企业需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大力引进一批创新强、声誉高、带动大的企业和个人,积极利用全球创新要素和智慧资源,推动智慧产业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同时,还需增强安全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切实保障智慧产业信息安全。

5.3 以“一基四业”为核心任务,拓展饲料的智慧产业领域,打造饲料智慧产业集群 “一基四业”,“一基”即人工智能基础科学研究,“四业”是指智能应用业,智能生产业、智能产品业和智能服务业。

5.3.1 加强人工智能前瞻性基础科学研究 人工智能近六十年的发展历史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基础科学研究是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突破的重要前提。须在人工智能理论研究方面前瞻布局,发挥当地专业高校和机构的已有平台力量,以加强信息科学和脑认知科学的交叉融合,培养原创性人工智能重大成果。首先,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相关基础科学的建设,在计算化学和计算物理等新兴基础学科、机械心理学等交叉基础学科方面加大投入,建设“饲料产业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基地”。其次,加速推动饲料企业人工智能前沿学科建设。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的人才极为稀缺,因而,需要在当地设立人工心理学、计算心理学、计算语言学、计算神经学等重点突破方向与项目,吸引全球专家以多种形式支持饲料产业的人工智能重大科学前沿理论创新。

5.3.2 鼓励人工智能应用产业发展 加快推动软件业、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应用产业的发展,选择部分细分领域重点推动,尤其是要积极鼓励原创、核心应用型技术的发展。在这些人工智能基础产业领域的发展过程中,鼓励其与传统农业、经济运行、政府治理等传统领域充分结合,重新梳理生产流程,再造社会治理过程。推动此类应用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既可以提升饲料企业整体的系统创造力和实践灵活性,又可以提高饲料企业整体治理水平。

5.3.3 打造饲料企业的智能生产链条 需站在产业链整合高度,加强突破智能制造涉及的基础材料、关键流程和工艺、核心零部件、工业软件、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重点推进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等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化,大力推进行业成套设备及生产系统智能化升级,引导企业提升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实时监控和自适应控制等先进制造能力。由此优化饲料企业的生产流程,提高饲料的产量与质量,既注重智慧服务的质量,又避免简单的技术应用与单纯的智能管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