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李清兰,张 隽
(1.河南省南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南阳 473000;2.河南省正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正阳 463600)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肉牛生产能力和胴体性状,提供大量商品配方精料日粮是普遍做法。但近几年由于大宗饲料原料价格普遍上涨,肉牛饲料成本增加了70%~80%。因此,畜牧业对低成本替代饲料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大。这项研究将注意力集中在牛肉全混合日粮上,该日粮包含农业副产品、谷物和功能性牧草(马友记等,2012)。尽管这种方法被认为会降低饲料质量(刘海燕等,2009)。但在肉牛生产中使用全混合日粮饲喂系统具有精度、效率和方便等优点,可以提高整个养殖场的生产水平。已有学者研究了全混合日粮对瘤胃发酵、动物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和经济分析等方面的影响,如Marin等(2013)发现,饲喂浓缩饲料同时补充水稻秸秆与饲喂含豆粕、谷物等全混合日粮对肉牛胴体脂肪和肌内脂肪酸成分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但对胴体重和屠宰率无显著影响。Caplis等(2005)报告称,饲喂全混合日粮的肉牛胴体品质和组成与饲喂商业精料(93%)和秸秆(7%)的肉牛没有显著差异。由于饲料成分、能量密度、饲养时间、管理方法、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差异,仍然缺乏关于饲养系统对牛肉生产性能和胴体性状影响的文献。因此,本研究分别用全混合日粮及浓缩料+水稻秸秆饲喂肉牛,评估其对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及胴体性状的影响。
1.1 试验日粮与动物分组试验选择平均初始体重为(600.10±1.73)kg的荷斯坦肉牛32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在整个20周的试验期,对照组肉牛每天饲喂7 kg左右的浓缩料,自由采食水稻秸秆,处理组肉牛每天自由采食全混合日粮。两种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全混合日粮和浓缩料原料组成及营养水平
1.2 饲养管理与数据记录试验期间肉牛均在温度为(25±2)℃,相对湿度为60%的舍内饲养,每天提供清洁的饮水及矿盐。试验期间每天记录浓缩料、水稻秸秆、全混合日粮的投喂量及剩余量。在试验开始和结束后对每头肉牛进行称重,试验结束后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比。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在试验结束当天每组随机选择8头牛,禁食8 h后颈静脉采血10 mL。血液在室温下静置30 min,之后用冷冻离心机在4℃ 3000 g下离心15 min。血清样品用南京建成生工所的商品试剂盒测定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IgG、IgM和丙二醛(MDA)浓度及谷丙转氨酶(GOT)、谷草转氨酶(GPT)、总抗氧化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之后将肉牛进行屠宰,称量胴体重,计算屠宰率。用游标卡尺测定背膘厚度和眼肌面积。参考Park等(2002)的方法对肌肉嫩度、肉色、大理石纹进行评分,取100 g肌肉烘干粉碎后用于分析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
1.4 数据分析试验数据用SPSS软件单因素方法分析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组与处理组各指标的平均值用T检验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判定为差异显著。
2.1 不同饲喂方式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由表2可知,不同饲喂方式对肉牛末重、平均日采食量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肉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3.09%(P<0.05),料重比显著提高4.44%(P<0.05)。
表2 不同饲喂方式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不同饲喂方式对肉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由表3可知,不同饲喂方式对肉牛血清白蛋白、葡萄糖、丙二醛、IgG和IgM浓度及谷草转氨酶、总抗氧化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血清总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分别显著降低9.17%、16.62%和30.31%(P<0.05),但处理组血清尿素氮浓度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高46.96%和28.17%(P<0.05)。
表3 不同饲喂方式对肉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3 不同饲喂方式对肉牛胴体性状的影响由表4可知,不同饲喂方式对肉牛胴体重、屠宰率、背膘厚度、肌肉成分(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及嫩度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眼肌面积和大理石纹评分较处理组分别显著提高13.39%和13.76%(P<0.05),而处理组肉色较对照组显著提高9.41%(P<0.05)。
表4 不同饲喂方式对肉牛胴体性状的影响
本试验研究发现,不同饲喂方式对肉牛末重、平均日采食量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但饲喂浓缩料+水稻秸秆的肉牛末重和饲料效率均优于饲喂全混合日粮的肉牛。Moya等(2014)研究表明,饲喂系统对肉牛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没有影响,但也有研究表明,全混合日粮饲喂系统改善了肉牛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Kim等,2012)。在肉牛生产中,对比饲养系统在设计试验时存在复杂的实际困难,包括营养成分、饲料成分、能量密度等。Caplis等(2005)还得出结论,饲喂方式(精料和秸秆与全混合日粮)不影响任何生长性能参数,这表明日粮能量值和干物质采食量是提高生长性能更重要的因素,而不是饲喂系统类型。
从血液生化指标看,饲喂精料+秸秆的肉牛血清尿素氮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均低于饲喂全混合日粮的肉牛,但对照组肉牛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较高,这可能与血液循环中甘油三酯的增加有关,且血液胆固醇浓度与体重一般呈正相关(Kim等,2012)。研究表明,当动物脂肪沉积较高时,瘦素含量会增加,因为Geary等(2003)报道,血清瘦素水平与肉牛的大理石纹评分和背膘沉积显著相关,提示血清瘦素可能是肉牛体脂含量的良好指标。因此,后续研究需要进一步关注饲喂方式对肉牛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在胴体性状方面,除了对照组肉牛眼肌面积与大理石纹评分显著高于全混合日粮饲喂系统组,同时处理组肉色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这与Engel 等(2013)的研究相似,后者报告称,饲喂全混合日粮与饲喂由玉米、小麦和大麦组成的精料补充干草对育肥期肉牛的胴体性状无显著影响。然而,并不是所有研究都报道饲养方式对肉牛胴体性状无显著影响,特别是精料饲养肉牛的肉色比草料饲养肉牛的肉色要浅得多,这一点已被广泛接受(French等,2000)。
综述所述,育肥期肉牛饲喂浓缩料同时补充水稻秸秆作为粗饲料可以改善日增重和饲料效率,降低血清尿素氮浓度,改善肉品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