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刘 洋,孟连仲,张建雄
(1.唐山市畜牧水产品质量监测中心,河北唐山 063000;2.唐山市丰南区农牧局,河北唐山 063300)
石斑鱼隶属于鲈形目鮨科生物的一种,比其他鱼类具有更高的经济和营养价值上,且口感极佳,因此,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由于该鱼类具有生长速度快、对运输条件要求低等诸多优势,已成为现阶段我国水产养殖市场中重要的一种鱼类(中国水产养殖网,2016)。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俗称虎头斑、老虎斑,为暖水性岛礁性鱼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海和南海,资源量稀少;由于其肉味鲜美、生长快、市场潜力大和养殖前景看好,已成为福建、广东、海南等地海水养殖的重要名优品种之一(王赛等,2012)。
近年来,高速发展的水产养殖业对水产饲料的需求不断增加、鱼粉资源不断减少,使其价格迅速飙升,故而,探寻一种可将鱼粉资源完全或部分替代的蛋白源是现阶段水产饲料行业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王学习等,2017)。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部分学者在研究中指出,豆粕作为一种蛋白源,其自身含有较高的适合水产生物所需的氨基酸成分,因此,将其替代鱼粉在石斑鱼饲料中应用具有广泛前景(汉雪梅等,2013)。但过量使用豆粕极易导致鱼类死亡,造成养殖户的重大损失,因此,探究豆粕适合的替代含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鉴于此,笔者就豆粕不同替代含量对石斑鱼的生长及其营养组成和价值展开探析。
1.1试验饲料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利用豆粕替代对照组(CK)中不同比例(20.0%、30.0%、40.0%和50.0%)鱼粉蛋白,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粗蛋白质49.67%、粗脂肪8.08)的半精制饲料。将各原料粉碎过60目网筛,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匀,再将其挤压成直径1.0 mm的颗粒,风干后保存于-20 ℃冰箱中备用(殷海成等,2014)。试验饲料组成及营养成分见表1。
1.2试验鱼及饲养管理选择初始重量(3.47±0.03)g的石斑鱼795尾,使用含量为200 mg/L的甲醛溶液进行消毒0.5 h后,随机分成CK、R20、R30、R40和 R50共 5个试验组,其中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喂53尾鱼。分别于(长、宽、高)2.5 m×1.2 m×1.0 m的钢化桶中饲养。每天投喂 3次(早上 08:10、中午 12:10、晚上17:10),采取人工投饵方式投喂,试验期56 d。养殖期间换水的频率为2次/d,保持水体溶解氧>5.0 mg/L,水温(23±1)℃。石斑鱼换水过程中,水量应严格控制在养殖水体的3/5左右,严格观察石斑鱼进食情况,统计每日死亡数,在测量进食量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对石斑鱼吃剩下的饲料使用烘干仪60 ℃左右烘干,并使用电子秤称重、计算(毛盼等,2013)。
表1 试验饲料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
1.3测定指标及方法
1.3.1观察指标56 d后对5组养殖鱼生长性能进行分析,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增重率=(平均终末体质量-平均初始体质量)/平均初始体质量×100;
特定生长率=(ln平均终末体质量-ln平均初始体质量)/饲养天数×100;
饲料效率=(平均终末体质量-平均初始体质量)/平均每尾鱼饲料摄入总量(王亚军等,2013)。
试验饲料及全鱼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方法为:105℃烘箱干燥法(GB/T6435-2006)测定水分;凯氏定氮法(GB/T6432-1994)测定粗蛋白质;索氏抽提法(GB/T6433-1994)测定粗脂肪;550℃灼烧法(GB/T6438-1992)测定粗灰分。
1.3.2消化酶活力测定待养殖试验结束后,在各组中随机选取石斑鱼2尾,提取肠道,并将其外部依附物剔除,去离子水洗净后滤干。取样品称重,将10倍体积的高纯水匀浆置入,离心取上清,4℃保存。上述指标的测定均采用考马斯蓝染色法进行(张俊智等,2015)。并严格遵循试剂盒上的相关要求,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3.3血清免疫指标测定各组随机选取石斑鱼2尾进行麻醉,抽取静脉血,将其于温度为4℃的环境下保存静置,时间为3 h,并4000 r/min低温离心(4℃)10 min后取上清液,置于温度为-80℃的保存,24 h内完成血清免疫学指标的测定。血清免疫学指标的测定完全以试剂盒相关要求进行(姜俊等,2015)。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21.0完成试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的表述方式为“%”,检验方式为“χ2”;计量资料采用的表述方式为“x±s”,检验方式为“T”。设定P<0.05为统计学差异成立的必要条件。
2.1豆粕替代鱼粉对褐点石斑鱼生长性能的影响由表2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褐点石斑鱼存活率均在96%以上,豆粕替代水平未对成活率产生显著影响(P>0.05)。R20和R30组在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指标上,较CK组有所提升,但无显著差异(P>0.05);与其他组相比,R40和R50组两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显著降低(P<0.05)。由图1可知,豆粕替代水平(x)与增重率(y)的回归方程为y=-0.1529x2+4.2456x+614.82,R2=0.9899。在本试验条件下,据回归方程计算,最大增重率的最适豆粕替代量为13.88%。
图1 不同替代水平对褐点石斑鱼增重率的影响
由表3可知,随着替代水平升高,褐点石斑鱼幼鱼水分、粗蛋白质和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粗脂肪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其中R40和R50组鱼体的粗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CK和R20组(P<0.05)。
2.2豆粕替代鱼粉对褐点石斑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由表4可知,与CK相比,替代组R20、R30、R40和R50的消化酶活性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呈现消化酶活力降低的趋势。
2.3豆粕替代鱼粉对褐点石斑鱼免疫指标的影响由表5可知,与对照组相比,替代组R20、R30、R40和R50在免疫球蛋白M(IgM)、血清溶菌酶、补体C3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指标上无显著差异(P > 0.05)。
目前,利用豆粕替代鱼粉对鱼类生长性能方面影响的相关研究很多(张帆等,2012;赵海祥等,2011)。本试验各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这表明在一定替代比例内,豆粕对鱼粉的替代不会产生影响(艾庆辉等,2005)。同样的效果出现在大口黑鲈(陈乃松等,2013)、尼罗罗非鱼(聂国兴,2007)研究中。吴钊等(2013)研究发现,豆粕能替代饲料中40%的鱼粉,而对大黄鱼生长未造成负面影响。但本试验替代达到40%时开始出现生长显著下降的现象。原因可能是豆粕替代比例过大,而豆粕有抗营养因素、氨基酸组成不平衡等问题,易导致鱼体生长性能严重下降(刘兴旺等,2016)。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在用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的过程中,大豆作为主要蛋白源,其含有大量营养颉颃因子(大豆凝集素、皂角甙等),营养颉颃因子会影响鱼类消化、吸收植物蛋白,降低鱼类生长性能(周歧存等,2005)。
表2 不同替代水平对褐点石斑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表3 不同替代水平对褐点石斑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干重) %
表4 不同替代水平对褐点石斑鱼消化酶活力影响
表5 不同替代水平对褐点石斑鱼血清免疫指标影响
曾有学者报道,豆粕成分中的抗胰蛋白酶、异黄酮等均会严重的影响机体免疫功能,此外,豆粕中的氨基酸含量不平衡,降低鱼类消化和吸收饲料的功能,进而对鱼类营养、免疫等功能造成负面影响(冯建等,2016)。在本试验中,褐点石斑鱼免疫指标均未受到豆粕替代的影响,这与以往褐点石斑鱼(邹文超等,2014)的研究基本一致,有别于异育银鲫(王崇等,2009)和奥尼罗非鱼(刘勇等,2009)的报道。这可能与植物蛋白源、鱼种类和规格及原料加工工艺等因素有关;同时,本试验饲料中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抗营养因子和补充必需氨基酸平衡的作用,关于豆粕替代鱼粉对褐点石斑鱼免疫功能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根据数据结果可以看出,30%鱼粉蛋白被豆粕替代时,褐点石斑鱼生长性能无显著变化,消化酶活性、免疫功能等受到的影响不大。为使褐点石斑鱼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消化酶活性等指标不受到影响,同时结合替代水平对增重量影响的数据分析,建议在豆粕替代鱼粉蛋白时,其比例最好不超过30%(李学丽等,2017)。本次研究因样本数据量过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用豆粕替代鱼粉对不同鱼类免疫功能影响未做详细研究,有待下一步深入研究。
[1]艾庆辉,谢小军.水生动物对植物蛋白源利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5,35(6):925~935.
[2]陈乃松,马秀丽,赵明,等.大口黑鲈幼鱼饲料中白鱼粉与两种豆粕的适宜配比[J].水产学报,2013,(9):1389~1400.
[3]冯建,王萍,何娇娇,等.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大黄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6,28(11):3493 ~ 3502.
[4]汉雪梅,张曦,陶琳丽,等.豆粕替代鱼粉对鱼类胆固醇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28(5):734~740.
[5]姜俊,周小秋,银龙,等.膨化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建鲤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5,30(s1):107~ 111.
[6]李学丽,王际英,宋志东,等.酶解豆粕替代鱼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和主要代谢酶活力的影响[J].海洋渔业,2017,39(5):529~ 538.
[7]刘兴旺,王华朗,张海涛,等.豆粕和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卵形鲳鲹摄食生长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0,(18):27~29.
[8]刘勇,冷向军,李小勤,等.豆粕替代鱼粉对奥尼罗非鱼生长,表观消化率及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09,(12):95~ 100.
[9]毛盼,胡毅,李金龙,等.豆粕替代鱼粉对青鱼幼鱼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淡水渔业,2013,43(5):50~56.
[10]聂国兴,王俊丽,周洪琪.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对尼罗罗非鱼生长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07,(2):249~ 256.
[11]石斑鱼的营养需求研究[EB/OL].http://www.shuichan.cc/article_view-42672.html,2016-06-29.
[12]王崇,雷武,解绶启,等.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蛋白对异育银鲫生长、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09,33(4):740~747.
[13]王赛,陈刚,张健东,等.不同蛋白质源部分替代鱼粉对褐点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2,24(1):160~ 167.
[14]王学习,周铭文,黄岩,等.饲料牛磺酸水平对不同生长阶段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和体成分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7,29(5):1810~ 1820.
[15]王亚军,林文辉,杨智慧,等.发酵豆粕部分替代鱼粉对日本鳗鲡生长性能和体内矿物元素的影响[J].南方水产科学,2013,9(3):39~43.
[16]吴钊,陈乃松,华雪铭,等.4种豆粕替代鱼粉对大黄鱼生长、抗氧化及抗菌能力的影响 [J].海洋渔业,2016,38(5):495~506.
[17]殷海成,贾峰,张哲,等.饲料中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黄河鲤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4,12(3):48~51.
[18]张帆,张文兵,麦康森,等.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大黄鱼生长、消化酶活性和消化道组织学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75~ 82.
[19]张俊智,吕富,郇志利,等.膨化豆粕替代不同比例鱼粉对黄鳝生长性能、体成分、肠道消化酶活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5,27(11):3567 ~ 3576.
[20]赵海祥,冯健,宁毅,等.大豆粕替代鱼粉在吉富罗非鱼稚鱼实用饲料中的效果评价[J].动物营养学报,2011,23(10):1840~ 1846.
[21]周歧存,麦康森,刘永坚,等.动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研究进展 [J].水产学报,2005,29(3):404~ 410.
[22]邹文超,闫洋洋,杨红玲,等.豆粕部分替代鱼粉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消化酶活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饲料研究,2014,(19):61~6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