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常雪萍 侯俊东 庄小丽 阮鑫鑫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对健康的关注在不断增强。旅游者希望在旅游时强身健体,因此康养旅游市场不断扩大,康养旅游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运用文献计量法、文本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对国内外康养旅游研究相关文献标题词和关键词进行分析,得出康养旅游资源与产品开发研究、康养旅游的发展对策与趋势研究、医疗康养旅游的研究、森林康养旅游的研究共4个研究热点。总结了国内外康养旅游的研究进展,对未来中国康养旅游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康养旅游;高频词分析;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0)05-0010-07
Abstract: With the aggravation of aged population,the society's attention to health is increasing. Tourists hope to strengthen their health when traveling, so healthy tourism market has been expanding, and healthy tourism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lit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 text analysis method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were used to sort out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inscriptions and keyword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on the research of healthy tourism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analyzed. Four research hotspots were obtained, including research on healthy tourism resources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trends of healthy tourism, research on medical and healthy tourism, research on forest healthy tourism.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healthy tourism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healthy tourism in China was prospected.
Key words: health tourism; high frequency words; research progress
目前,中國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2018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49亿,占总人口的17.9%;预计到202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中国将成为超老年型国家。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总书记提出“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以健康为基本诉求,包含快乐、幸福等心理健康的康养旅游方式,成为中国新常态下健康产业改革的一种创新模式,是多种经济多元组合、相融共生的新业态。2016年,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首批确定了5个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将康养旅游正式确认为新的旅游方式。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热烈响应使该产业方兴未艾。康养旅游是为延长旅游者生命、强健旅游者身体、提升旅游者生活水平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和服务,涉及住宿和其他行业,旨在改善健康、保护健康或恢复健康,并在医疗保健采购过程中使用假日元素[1]。早期的研究指出,康养旅游包括水疗养生、美容医学等旅游活动和医疗旅游[2]。国外对康养旅游研究的起始时间早于国内,研究内容也更丰富,国内研究范围还较窄。鉴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文本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康养旅游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分析国内外康养旅游的研究热点与进展,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助力中国康养旅游理论研究。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Rost CM[3]、Ucinet等软件进行文献分析。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中外康养旅游文献的数量关系、分布结构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采用文本分析法对康养旅游文献的标题词和关键词进行分词、高频词统计,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筛选出的高频词进行高频词共现网络图谱绘制,运用Ucinet软件生成高频词的中心性排名,归纳国内外康养旅游的研究进展,据此总结出国内外康养旅游的研究热点。
1.2 数据来源
本研究分析的外文期刊来源于Elsevier外文资料数据库,检索条件有3个。①标题:Health tourism or wellness tourism or medical tourism or health-keeping traveling or health tourist or health tourists。②主题:Tourism or health or wellness or health care or health preservation or health-keeping or health related or health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③时间截至2018年。剔除书籍、书评、会议信息、通讯稿等,共得到96篇文献,经过阅读筛掉不相关的条目后得到69篇文献。中文期刊来源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分别以“康养”“健康养生”“健康”“养生”“医疗”为一级主题词进行检索,在结果中以“旅游”为二级主题词检索,筛选出主题相符并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上的期刊,补充部分引用率高的文献,时间截至2018年,共得到112篇文献。
通过对所得到的中外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2007年之前国内外有关康养旅游的文献都较少,因此主要统计了2007—2018年康养旅游相关文献发表量(图1)。国外康养旅游起源较早,温泉保健旅游为康养旅游业奠定了基础。Goodrich等[4]较早提出保健旅游概念,将其定义为旅游企业或目的地不仅给旅游者提供景观和基础设施,还提供保健服务。2010年国外康养旅游发文量开始增多,2015年发文量最多,为13篇。中国的康养旅游研究较早出现于三亚保健旅游和南宁中医药养生旅游,吴章文[5]较早对森林保健旅游资源进行研究,并建议要加大开发森林保健旅游资源的力度。从2010年开始国内康养旅游发文量也开始增长,至2016年达到23篇。外文文献的来源期刊主要是《Tourism management》《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 management》等,其中《Tourism management》上面的发文量最多为19篇,占比28%。中文文献的来源主要是《旅游學刊》《林业经济问题》《生态经济》等期刊,大部分的文献集中在资源、经济类期刊,占比45%。
2 高频词分析
2.1 高频词统计分析
论文标题是论文主题和中心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读者窥视整篇论文的窗口[6],高频关键词与学科研究热点、焦点问题呈正相关[7]。因此本研究将论文标题和关键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高频词统计,分析康养旅游的焦点问题和研究热点。运用Rost CM软件对中文文献进行分词处理,112篇中文文献共有351个中文词,69篇外文文献共有447个外文词。接着进行词频统计,并将词表进行过滤、归并,得出词频大于等于5的中外文高频词,共40个中文高频词和28个英文高频词(表1)。
2.2 高频词共现网络的构建
本研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中外文的高频词分别进行网络分析,运用Ucinet软件的Netdraw工具绘制国内外康养旅游高频词共现网络图谱,如图2、图3所示。在中文文献高频词图谱中,“旅游”“康养”“研究”“发展”“开发”等词语位于网络中心,是国内康养旅游研究者的关注重点;在外文文献高频词图谱中,“tourism”“health”“medical”“quality”等词语位于网络中心,是国外康养旅游研究者的关注重点。
2.3 中心性及研究热点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中,节点中心性等价于该节点与其他节点的连接使其具有的显著性[8],是衡量各节点在网络中重要程度的关键指标,主要包含介数中心性、度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9],参考文献[10],本研究选取介数中心性作为分析高频词的主要指标。介数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衡量各节点对信息的控制程度,节点介数中心性指数越大,该节点在网络中的影响力越大,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11]。国内外康养旅游研究网络节点介数中心性排名前10位的高频词见表2。在阅读和梳理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介数中心性排名前10位的高频词,将国内外康养旅游研究划分为“康养旅游资源与产品开发研究”“康养旅游的发展对策与趋势研究”“医疗康养旅游的研究”“森林康养旅游的研究”共4个研究热点。
3 康养旅游研究热点与进展分析
3.1 康养旅游资源与产品开发研究
旅游目的地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旅游业面临的新挑战使旅游从业人员和学者们重视旅游资源开发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温泉、森林生态、山地等旅游资源在康养旅游开发中必不可少。Abdul等[12]和孟晓翠等[13]在分析温泉康养旅游产品的特色的基础上,对温泉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温泉康养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吴章文[5]提出大力开发森林旅游康养资源能够提高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整体地位。魏军等[14]探讨了生态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并分析了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和方法。依据养生旅游及道教养生文化的相关理论,王丽等[15]剖析了茅山道教养生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周晓琴等[16]对山地康养旅游产品体系进行研究,并指出了康养旅游产品开发时应注意的问题。胥兴安等[17]根据游客对养生小镇旅游产品的需求对开发养生小镇的康养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了研究。廖静娴[18]、王震等[19]探讨了中国乡村康养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乡村生态康养旅游景区资源开发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为中国可持续乡村康养旅游的开发提出了发展思路。Armaitiene等[20]探讨了周边保护区自然遗产开发利用给康养旅游发展带来的机遇,指出保护区内的传统旅游形式,如沿海旅游等应通过康养旅游的服务形式加以扩大,利用自然资源和旅游吸引力开发康养旅游。还有研究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从整体评价了康养旅游资源对康养旅游的规划、开发的重要影响,给旅游目的地管理部门和从业者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21]。但是研究中学者多用定性研究方法而定量研究缺乏,缺少数据的支撑。另一方面学者们的研究实践意义较强,但理论贡献缺乏。尽管目前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仍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康养旅游资源的开发。
3.2 康养旅游发展对策与趋势研究
近年来,各种形式的康养旅游在世界旅游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007—2018年,康养旅游的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健康旅游领域。各领域专家指出康养市场很可能成为发展最快的一个旅游和经济部门[22]。一方面学者们针对不同类型康养旅游(森林人家休闲康养旅游[23]、康加尔鱼泉康养旅游[24]、环境康养旅游[25]、竹林生态康养旅游[26]、医疗康养旅游[27]、森林康养旅游[28]等方面)分析了产业发展的动力,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策略,制定了创新发展模式,分析了康养产业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学者们研究了整个康养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和趋势。杨璇等[29]、刘庆余等[30]剖析了国内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康养旅游开发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并提出推动康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Altin等[31]探讨了康养旅游在土耳其发展的优势和必要性,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Loh等[32]以加拿大出境康养旅游活动为例,探讨了康养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其与国内健康保健市场特征变化的关系。Csirmaz等[33]介绍了国际和匈牙利国内的休闲和康养旅游发展趋势,并绘制一个国际健康市场的总体图景。目前,各国仍不能充分利用隐藏在自然禀赋中的潜力。未来富裕与老龄化会同时存在,尤其在北美、西欧等国家,渴望更高生活质量的活跃群体可能代表着康养旅游的巨大潜力[32]。在康养旅游研究过程中,各国术语的差异阻碍了休闲和健康数据的比较,还影响了理论的研究。行业内需要更多的信息和数据,以使康养旅游具有竞争力和值得信赖。所以在康养旅游发展方面的研究,学者们需要进一步统一术语,整合数据和资源,增加行业内各国之间的信息交流。
3.3 医疗康养旅游的研究
医疗旅游是旅游业和医疗业的有机融合,同时具备旅游业和医疗业的特点,研究表明早期医疗旅游是从健康旅游中分离出来的。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医疗旅游是以医疗护理、疾病与健康、康复与休养为主题的旅游服务[34]。医疗旅游是一个迅速增长的市场,许多国家认为它是经济多样化的一个潜在部门,所以学者们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和竞争力进行了研究。Heung等[35]提出一个综合模型来研究医疗旅游领域,并供求的角度对医疗旅游市场的整体面貌进行了解析;有学者调查探究了济州岛、沙特阿拉伯等地的医疗旅游市场,分析了研究地区具有竞争力的因素,并寻找提升医疗旅游水平的途径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方法[36]。在分析市场潜力的同时,医疗旅游的发展前景和趋势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有研究从纵向的角度(1931—2016年)分析医疗旅游研究的演变,预测整个医疗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37];国内学者也依据泰国、印度医疗旅游发展的经验,对海南医疗旅游业的发展策略、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38]。医学旅游的发展给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效益和影响,也对旅游者的精神、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影响。Ramirezde等[39]认为在医疗旅游行业进行发展,不但能使企业获得一定的利润,还能对各地游客产生吸引力,均衡国际贸易往来,有助于旅游产业的壮大发展。也有研究采取了新型的绩效评估方法,以评估国家作为医疗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经济绩效[40]。医疗旅游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会对目的地社区产生影响,经济效益越高,对社区健康的影响就越明显[41]。但国内研究集中在医疗旅游的发展上面,大多数研究既不涉及特定的营销特征(消费者行为、信息来源等),也不涉及其他方面(跨文化或心理领域)。而先进的特征分析具有必要性,如决策、中介机构的作用和医疗旅游在旅游业和全球健康中的地位[42]。学术文献的主题与实践者来源存在轻微的差异,而后者更关注实际的问题(推和拉因素、动机或风险)[43]。所以医疗旅游的研究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并进行跨领域研究。
3.4 森林康养旅游的研究
森林康养旅游是由传统的森林观光游向新兴的森林养生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该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康养旅游的概念内涵、评价指标和产品类型方面。Ohe等[44]从多角度进行了调查,从生理、心理、农村的经营管理角度看森林康养旅游的放松效果,认为森林康养旅游是一种新兴的乡村旅游,对城市上班族有很大的影响。吴后建等[45]认为广义的森林康养是依托森林及其环境,开展维持、保持和修复、恢复人类健康的活动和过程,狭义的森林康养为以森林资源和森林环境为基础,以健康理论为指引,以传统、现代医学相结合为支撑,开展以森林医疗、疗养等为主,并兼顾休闲、游憩和度假等一系列有益人类身心健康的活动,他认为森林康养旅游产品可以从消费对象年龄、健康程度等七种角度对进行分类。而刘甜甜等[46]从生态观光、养生体验、养生文化和养生旅游这四种角度对森林康养旅游产品进行了分类。在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建设和产品开发过程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起着关键性作用,潘洋刘等[47]结合森林、旅游资源的评价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森林康養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李济任等[48]在分析康养旅游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3个层次上构建了森林康养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架了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49]。森林康养旅游是融合旅游、休闲、养生、医疗等多种业态的商业综合体,满足了现代人对健康养生的需求。森林康养旅游虽然已在多个国家进行开发和研究,但是其实证效果还需进一步验证,为增加其开发和推广方式提供参考,学者们应加强森林康养旅游的科学性分析,加强理论性研究,为森林康养旅游的实践发展提供方向[50]。加强国际间在森林康养旅游理论研究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指导森林康养旅游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
4 小结与展望
国外康养旅游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保健旅游,经过30多年的探索,康养旅游的概念和内涵、产品形态、资源开发、发展策略等都得到了发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康养旅游出现了新的研究方向,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主要研究范围包括康养旅游的概念、康养旅游的背景和兴起原因、康养旅游产品分类和开发、康养旅游者的特征行为、康养旅游目的地发展现状分析等。虽然康养旅游的概念和产品相关研究不少,但对康养旅游内涵的理解还未达成一致;康养旅游相关基础性研究的数据有限;康养旅游产品开发、发展方面的研究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国内康养旅游研究处于初始阶段,在康养旅游概念界定等方面还未形成成熟的概念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老年人和亚健康人群都对康养旅游展现出极大热情,成为该市场的重要目标群体,但目前仍缺乏对康养旅游目的地管理、市场细分、康养旅游者行为特征的研究;温泉、中医药、森林康养旅游产品得到了诸多开发,但开发力度不够、规模较小。就整个康养旅游行业的研究而言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理论体系不健全,研究方法较单一,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广度、深度不够,实践探索较少等。在此情况下,如何有效地推动康养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未来中国的康养旅游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分析。
1)康养旅游概念和产品的界定。国内学者对康养旅游的概念、内涵等基础特性的认识还不统一,这不仅影响理论研究,还影响相关数据的收集。为此,结合国内康养旅游的具体情况,参考国外学们的研究经验,系统梳理康养旅游的研究框架,对目前尚不明确的概念或理论进行统一,明确康养旅游的内涵和外延,以便为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推动康养旅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2)康养旅游实证调查。康养旅游的开发、发展策略的研究大部分偏向定性研究,缺少定量研究。国内学者在参考国外研究经验的同时,要根据所研究地区的实际情况,定量分析康养旅游的影响结果,实现研究的科学性,运用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
3)康养旅游目的地尺度和管理研究。由于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不同,文化存在差异,国内外康养旅游的研究多以个案研究为主,针对不同资源类型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因此,研究结论带有鲜明的区域属性,缺乏普遍适用性。所以要注重扩大康养旅游目的地空间的研究尺度,并且创新价值评估方法。此外在康养旅游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对相关资源进行价值评估和日常管理。
4)康养旅游者的行为特征研究。客源市场的需求直接影响康养旅游产品的供给,对旅游者的出游偏好、行为习惯的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客源地游客的出游差异,准确把握市场发展动向。虽然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都不太充足,但已开启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此外,考虑到康养旅游行业发展过程中会涉及到森林、温泉等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在实践中应注意向旅游者宣传资源和环境保护知识,促进公众对康养旅游的理解。
5)康养旅游的影响研究。研究康养旅游的作用和影响应关注健康养生、养老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增强康养旅游的积极作用,减少其消极影响。结合“卫生与健康是人类基本诉求”这一现实驱动因素为康养旅游有效性提供依据。多数学者的研究只针对康养旅游的整个影响结果进行描述性解释,尤其缺少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研究,影响程度和发展趋势的量化研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 BUSHELL R,SHELDON P J. Wellness and tourism:Mind,body,spirit,place[M].Elmsford N Y:Cognizant communication,2009.
[2] SZYMASKA E. Innovative character of health tourism, report of innovativeness of the health sector in poland in 2012[M].Warszawa:Instytut nauk ekonomicznych polskiej akademii nauk, 2012.
[3] FAN R,XU K,ZHAO J. An agent-based model for emotion contagion and competition in online social media[J].Physica A,2017,495(6):245-259.
[4] GOODRICH J N,GOODRICH G E.Health-care tourism:An exploratory study[J].Tourism management,1987,8(3):217-222.
[5] 吳章文.森林游憩区保健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14(2):63-67.
[6] 林晓霞.论科研论文题目的撰写[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 19(7):149-151.
[7] 许易琦,罗娅妮,许春霞,等.论文关键词与学科研究热点关系分析——以《林业调查规划》为例[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2):3-6.
[8] BURT R S,MINOR M J,ALBA R D. Applied network analysis:A methodological introduction[M].Sage publications beverly hills,1983.
[9] 任晓龙,吕琳媛.网络重要节点排序方法综述[J].科学通报,2014, 59(13):1175-1197.
[10] 张补宏,黄仙花.国内外网络旅游信息研究热点与未来展望[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6,32(4):119-125.
[11] FREEMAN L C. A set of measures of centrality based on betweenness[J].Sociometry,1977,40(1):35-41.
[12] SAMSUDIN A R,HAMZAH U,RAHMAN R A,et al. Thermal springs of malaysia and their potential development[J].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1997,15(2):275-284.
[13] 孟晓翠,王 昕,田红芳.河北省温泉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中国商贸,2010,8(16):163-164.
[14] 魏 军,张春花.生态养生旅游产品开发初探[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9):853-854.
[15] 王 丽,宁 炯,余子萍.基于道教文化的养生旅游开发研究
——以句容市茅山风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76-14877,14927.
[16] 周晓琴,明庆忠,陈建波.山地健康旅游产品体系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6):727-731.
[17] 胥兴安,李柏文,班 璇.养生小镇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昆明市永定镇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1):69-71.
[18] 廖静娴.乡村养生度假型旅游发展的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17,58(4):142-144.
[19] 王 震,庞 赞,张建国.乡村生态养生旅游景区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11):225-233.
[20] ARMAITIENE A,BERTUZYTE R,VASKAITIS 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rethinking of nature heritage management and health tourism in national parks[J].Procedia social & behavioral sciences,2014,148(7):330-337.
[21] 陈建波,明庆忠.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健康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8,34(4):69-73.
[22] DAVIS K,DAVIS P. The new wellness revolution[J].Idea fitness journal,2007,4(3):9.
[23] 林道茂.森林人家休闲健康旅游发展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 2007,34(2):219-220.
[24] SAYILI M,AKCA H,DUMAN T,et al. Psoriasis treatment via doctor fishes as part of health tourism:A case study of Kangal Fish Spring,Turkey[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2):625-629.
[25] 颜节礼.我国环境养生旅游发展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 39(1):377-379.
[26] 赵敏燕,董文渊,贾廷彬,等.竹林生态养生旅游的绿色发展模式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2012,31(3):53-57.
[27] 杨 利.长沙市医疗旅游的发展思路[J].经济地理,2012,32(4):167-172.
[28] 郑贵军,刘俊昌,曾 巧.市场导向下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3):48-54.
[29] 杨 璇,叶贝珠.我国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PEST分析及策略选择[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8,35(12):942-945.
[30] 刘庆余,弭 宁.全域旅游视野下健康养生旅游发展对策[J].旅游学刊,2016,31(11):4-6.
[31] ALTIN U,BEKTAG,ANTEP Z,et al.The international patient's portfolio and marketing of turkish health tourism[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58(9):1004-1007.
[32] LOH,CHUNG-PING A. Trends and structural shifts in health tourism:Evidence from seasonal time-series data on health-related travel spending by Canada during 1970-2010[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15,132(5):173-180.
[33] CSIRMAZ ,PETOK. International trends in recreational and wellness tourism[J].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5, 32(15):755-762.
[34] 单亚琴,姚国荣.国外医疗旅游研究综述[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33(8):631-635.
[35] HEUNG V C S,KUCUKUSTA D,SONG H.A conceptual model of medical tourism: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Journal of travel and tourism marketing,2010,27(3):236-251.
[36] YU J Y,KO T G.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perceptions of medical tourism among Chinese,Japanese and Korean tourists in Korea[J].Tourism management,2012,33(1):80-88.
[37] HOZ-CORREA A D L,MUOZ-LEIVA F,M?RTA BAKUCZ. Past themes and future trends in medical tourism research:A co-word analysis[J].Tourism management,2018,65(4):200-211.
[38] 周義龙.泰国医疗旅游业国际竞争策略及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7,34(11):805-809.
[39] RAMREZ DE ARELLANO,ANNETTE B. Medical tourism in the Caribbean[J].Signs,2011,36(2):289-296.
[40] FETSCHERIN M,STEPHANO R M. The medical tourism index: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J].Tourism management,2016,52(2):539-556.
[41] SUESS C,BALOGLU S,BUSSER J A. Perceived impacts of med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on community wellbeing[J].Tourism management,2018,69(12):232-245.
[42] CONNELL J. Contemporary medical tourism:Conceptualisation,culture and commodification[J].Tourism management,2013, 34(2):1-13.
[43] CROOKS V,KINGSBURY P,SNYDER J,et al. What is known about the patient's experience of medical tourism? A scoping review[J].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10,10(1):266.
[44] OHE Y,IKEI H,SONG C,et al. Evaluating the relaxation effects of emerging forest-therapy tourism: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J].Tourism management,2017,62(10):322-334.
[45] 吳后建,但新球,刘世好,等.森林康养:概念内涵、产品类型和发展路径[J].生态学杂志,2018,37(7):2159-2169.
[46] 刘甜甜,马建章,张 博,等.森林养生旅游研究进展[J].林业资源管理,2013(2):130-135.
[47] 潘洋刘,曾 进,文 野,等.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7(5):101-107.
[48] 李济任,许 东.森林康养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林业经济,2018,40(3):28-34.
[49] 李济任,许 东.基于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评价——以辽东山区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8):135-142,169.
[50] 丛 丽,张玉钧.对森林康养旅游科学性研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16,31(11):6-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