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武汉市设施秋番茄新品种引进筛选

时间:2024-05-23

孙雄军 陈红 邓晓辉 和世玉 鲍喜峰 任志勇 游泽爽

摘要:基于8个番茄品种植物学性状、抗性、产量以及分子标记,筛选适宜武汉市秋季设施栽培的番茄新品种。结果表明,安莎迪、迪达2个品种产量高,抗黄化曲叶病毒病(Ty-1)、根结线虫病和烟草花叶病毒病,果实商品性好,符合武汉市消费习惯,可在武汉市及周边地区示范推广;迈阿蜜经分子标记检测含有Ty-2基因。

关键词:秋季;番茄;设施栽培;品种筛选;武汉市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0)05-0084-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botanical characters, resistance, yield and molecular markers of eight tomato varieties, new tomato varieties suitable for facility cultivation in autumn in Wuhan were scree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wo varieties, Ansadi and Dida, had high yields and were resistant 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disease(Ty-1), root-knot nematode disease and tobacco mosaic virus disease. The fruit has good commercial properties and meets the consumption habits of Wuhan, thus can be promoted in Wuhan and surrounding areas. According to molecular marker detection, Maiami contains the Ty-2 gene.

Key words: autumn; tomato; facility cultivation; variety screening; Wuhan city

番茄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大,种植经济效益好,一直是武汉市早春及夏秋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品种,对稳定菜篮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但是武汉市秋季番茄种植生长前期遇高温天气易诱发病毒病,主要是TY病毒病[2],生长后期气温下降过快果实又难以转色成熟,对番茄产量及上市产生较大影响,农户种植风险较大,种植面积比春季番茄小得多[3]。针对秋番茄生产上这一问题,开展武汉市设施秋番茄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并通过分子鉴定技术辅助鉴定抗病毒病及根结线虫病[4],筛选出适宜于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的耐热、抗病性强、产量高的秋季番茄新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番茄品种共8个,分别为安莎迪(北京中亚华丰种业有限公司)、齐达利(先正达种业有限公司)、迈阿蜜(山东寿光航瑞农业科技公司,荷兰进口)、福瑞迪(山东寿光金鹏种业公司,以色列进口)、瑞丽(山东寿光航瑞农业科技公司,以色列进口)、NT-5(北京中研益农种苗科技有限公司)、NT-6(北京中研益农种苗科技有限公司)、迪达[四川种都高科种业有限公司,作对照(CK)]。提取基因组DNA,检测抗病基因。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8年7—12月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五七基地钢架大棚内进行,面积336 m2。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6.4 m2,四周设保护行。定植株距40 cm,行距50 cm,双行定植,每小区定植20株。

1.2.2  田间管理  2018年7月9日浸种催芽,7月11日播种,7月16日分苗,8月16日定植。定植前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7 500 kg,三元复合肥(N∶P∶K=16∶16∶16)1 500 kg作基肥。按1.60 m宽包沟开厢作畦,沟宽0.50 m,沟深0.25 m,厢面覆盖银灰色地膜。采用单干整枝,吊蔓栽培。留3薹果,花期喷坐果灵3次,及时疏花疏果,每薹留果4~5个。11月17日棚内加盖农膜防霜冻。田間水肥管理根据番茄生育期进行调整,苗期每次每公顷追施三元复合肥90 kg;进入坐果期果实约鸡蛋大小时每公顷追施复合肥225 kg,每隔10~15 d追肥1次,同时叶面喷施钙、镁等中微量元素肥。田间病虫害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配合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秋番茄于11月23日开始采收,12月14日采收完毕。

1.2.3  调查记载项目及数据处理  调查记载项目主要包括生育期、田间长势、主要农艺性状(生长习性、首花序节位、第二花序花数、第二花序果数、坐果率等)、主要经济性状(果实纵径、横径、果形、果色、单果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番茄商品果产量、田间TY病毒病发病情况调查、室内分子鉴定等。调查记载标准参考李锡香等[5]的方法。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0、SPSS 16.0软件处理。

1.2.4  分子标记检测及处理  采取CTAB法提取番茄基因组DNA[6],根据常用分子标记检测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基因Ty-1、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基因Ty-2、抗番茄根结线虫基因Mi-1、抗番茄烟草花叶病毒基因Tm-2a(表1),对8份种质材料进行检测,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比较

秋番茄主要农艺性状比较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参试番茄品种生长习性均为无限生长型;生长势除齐达利为较强外,其余品种长势均为强。首花序节位以迈阿蜜的最低,为7.5节,齐达利最高,为12.3节;第二花序花数以福瑞迪最多,为6.5朵,NT-5最少,为4.1朵;坐果率迪达最高,为77.3%,福瑞迪最低,为61.5%。

2.2  果实性状比较

秋番茄主要果实性状结果见表3。参试番茄品种中迈阿蜜果形为扁圆形,其余品种果形均为圆形;果色迈阿蜜为粉红色,其余品种为红色;果实纵横径方面以NT-5纵径最大,为6.95 cm;果实横径以迈阿蜜最大,为8.27 cm;心室数最多的是迈阿蜜,为5.2个;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的是瑞丽,为3.87%,其次是迪达,为3.82%,齐达利最低;单果重最大的是迈阿蜜,平均单果重达268.7 g;迈阿蜜果实硬度为较硬,其余品种果实均为硬;安莎迪、迈阿蜜、福瑞迪、瑞丽的果实风味为甜酸,其余品种果实风味均为酸甜。

2.3  产量结果比较

参试秋番茄品种产量(商品果)见表4。从表4可知,在所有参试品种中,安莎迪产量最高,折合产量为55 752.75 kg/hm2,比对照迪达增产3.93%;其次为迪达,折合产量为53 643.30 kg/hm2;迈阿蜜排第三位,折合产量为50 861.85 kg/hm2,比对照迪达减产5.19%,差异不显著。其余品种产量均低于上述3个品种,且与前两个品种差异达显著水平。综合产量数据分析,安莎迪、迪达、迈阿蜜这3个品种丰产性较好,其余品种产量较低,丰产性一般。

2.4  番茄抗病性分子鉴定

通过分子标记鉴定参试品种Ty-1、Ty-2、Mi-1、Tm-2a抗性基因,1-8分别是安莎迪、齐达利、迈阿蜜、福瑞迪、瑞丽、NT-5、NT-6、迪达(CK),具体检测结果见图1、图2、图3、图4。

经Ty-1引物双重SNP扩增(图1),含纯合抗病基因的材料扩增984 bp的特异性片段,含杂合抗性基因的材料扩增出984 bp和1 434 bp的特异性片段,不含抗性基因的材料扩增出1 434 bp的片段。经检测,8份材料中,含纯合抗性基因Ty-1的有7份,1份材料(3)不含Ty-1基因。

经Ty-2引物扩增(图2),含纯合抗病基因的材料扩增出900 bp的特异性片段,含杂合抗性基因材料扩增出900 bp和800 bp的特异性片段,不含抗性基因材料扩增出800 bp的片段。经检测,8份材料中,7份材料不含Ty-2抗病基因,1份材料(3)含Ty-2杂合抗病基因。

经Mi-1引物扩增(图3),含纯合抗病基因的材料仅扩增出550 bp条带为纯合抗病材料;含杂合抗病基因的材料扩增两条条带,其中一条为500 bp条带,另一条条带为500 bp或350 bp;不含抗病基因的材料仅扩增出一条条带,为350 bp或者500 bp。经检测,8份材料中,6份材料含Mi-1杂合抗病基因,2份材料(2、7)不含Mi-1抗性基因。

经Tm-2a引物扩增(图4),含纯合抗病基因的材料扩增出648 bp的特异性片段,含杂合抗性基因的材料扩增出648 bp和408 bp的特异性片段,不含抗性基因的材料扩增出408 bp的片段。经检测,8份材料中,6份材料含Tm-2a杂合抗病基因,2份材料(6、7)含纯合Tm-2a抗性基因。

3  小结与讨论

在2018年秋季设施栽培番茄新品种引进与筛选试验中,安莎迪、迪达、迈阿蜜3个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其中安莎迪和迪达2个品种表现突出,在参试品种中商品果产量分别居前两位,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花叶病毒病、根结线虫;2个番茄品种的商品外观也好,均为圆形大果,果实颜色为大红,有光泽,商品价值高,符合武汉市消费习惯,可在武汉市及周边地区示范推广。迈阿蜜在参试品种中居第三位,商品果产量比安莎迪和迪达略低,但差异不显著;迈阿蜜果实大,颜色为粉红色,硬度中等,风味为甜酸,适合不同消费习惯人群,且分子标记检测其含有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基因Ty-2,具有研究价值,将对该品种进一步进行试验验证。

参考文献:

[1] 周国治,杨悦俭,王荣青,等.设施栽培番茄品种引进比较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03(4):169-171.

[2] 黎兰献,程鹏飞,赵定杰,等.武汉地区番茄品种筛选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9):2139-2141.

[3] 李小靖,叶志彪.我国番茄黄化曲叶病发生规律和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10(2):1-5.

[4] 吴媛媛,李海涛,张子君,等.番茄抗病基因分子标记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2):27-31.

[5] 李锡香,杜永臣.番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6] FULTON T M. Microprep protocol for extraction of DNA from tomato and other herbaceous plants[J].Plant Mol Biol Rept,1995,13:207-209.

[7] 葛乃蓬,崔  龍,李汉霞,等.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基因Ty-1的双重SNP标记的开发[J].园艺学报,2014,41(8):1583-1590.

[8] GARCIA B E,GRAHAM E,JENSEN K S,et al. Co-dominant SCAR marker for detection of the begomovirus-resistance Ty-2 locus derived from Solanum habrochaites in tomato germplasm[ED/OL].[2019-03-15].www.plantpath.wisc.edu/GeminivirusResistantTomatoes/Markers/MAS-Protocols/Ty2-TGC-Garcia.pdf.

[9] WILLIAMSON V M,MARTIN C T,MAXWELL D P,et al. PCR-based methods for tagging the Mi1 locus for resistance to root-knot nematode in begomovirus-resistant tomato germplasm[J].Acta horticulturae,2005,695:263-27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