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十个甘薯品种对蔓割病的抗性鉴定

时间:2024-05-23

雷剑 杨新笋 苏文瑾 等

摘要:以湖北省甘薯主产区的十堰市、武汉市、宜昌市分离纯化的蔓割病病原菌为材料,对10个甘薯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所有品种接种后均有发病植株,10个品种中蔓割病抗病性最好的是“3018”,其次是鄂薯11号、“3046”最感病。接种7 d,3个地方的菌株致病力由强到弱依次是十堰市菌株、 武汉市菌株 、宜昌市菌株。

关键词:甘薯品种;甘薯蔓割病;抗性鉴定

中图分类号:S435.3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2-5422-02

甘薯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等特点,是中国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甘薯蔓割病(Sweet potato fusarium wilt)又称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batatas)枯萎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1,2]。病害在田间随机分布,是薯区的重要病害之一,对甘薯高产、稳产威胁极大,一般减产10%~20%,重者达50%以上[3]。此病是中国南方甘薯区的主要病害,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区域有蔓延的趋势,根据2011年湖北省甘薯主产区主要甘薯病害调查,该省十堰市、武汉市、荆州市及宜昌市均发现了甘薯蔓割病的危害,部分田块发病率高达30%以上。甘薯的不同品种(系)抗病力有很大的差异,为此选用10个不同品种进行抗病试验,以期选出蔓割病高抗品种,为抗病育种工作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0个甘薯品种包括:湖北省2012年参加长江区域试验的品种“07899”、鄂薯11号、“08101”、“3046”、“3018”;通过国际合作专项引进的外引材料韩4、泰4、泰5、韩7、韩5。病原菌为2011-2012年间在湖北省甘薯主产区的十堰市、武汉市、宜昌市等地采集并分离纯化得到的蔓割病病原菌菌株,命名为SY菌株、WH菌株及YC菌株。

1.2 试验方法

盆栽接种,每个品种每个地方菌株的组合接种5盆,每盆种植3株,共接种15株。人工接种,采取针头注射方式,在实验室中将3个不同地区分离的病原菌调配成孢子数为3×107个/mL的菌液,每株注射1 mL菌液,栽后7~10 d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接种7、14、21 d分3次逐株挖根剖茎检查维管束变褐程度,计数枯死株,计算病情指数[4-7]。

2 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表1)显示,所有品种接种7 d均有发病植株,蔓割病抗病性最好的品种是鄂薯11号,其次是“3018”,“3046”最感病。3个菌株中,致病力由强到弱依次是十堰市菌株、武汉市菌株、宜昌市菌株。所有品种接种14 d均有发病植株,与7 d相比,发病率有所降低,蔓割病抗病性最好的品种是“3018”,其次是鄂薯11号,“3046”最感病。与7 d相比,品种的抗性高低没有显著变化,3个菌株致病力强弱差异不明显。21 d所有品种均有发病植株,与前期调查相比,发病率继续降低,蔓割病抗病性最好的品种是“3018”,其次是鄂薯11号,“3046”最感病。与前期调查相比,品种的抗性高低没有显著变化,3个的菌株致病力与前期各自的表现差别不明显。

3 小结

1)10个品种接种后均有发病植株,且发病特征非常明显。

2)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病率有降低趋势,可能与后期温度降低有关。

3)10个品种中蔓割病抗病性最好的是参加2012年国家区域试验的“3018”,其次是鄂薯11号,“3046”最感病。外引材料中韩7、泰4抗蔓割病,泰5不抗蔓割病。不同时间调查显示,品种的抗性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4)接种7 d,3个蔓割病菌株的致病力由强到弱依次是十堰市菌株 、 武汉市菌株、 宜昌市菌株。接种21 d,3个地方的菌株的致病力差异不明显。

参考文献:

[1] 福建莆田地区农科所,平潭县农技站.甘薯蔓割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J].福建农业科技,1978(2):27-32.

[2] 方树民,陈玉森.福建省甘薯蔓割病现状与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04,30(5):19-22.

[3] 小川奎,褚茗莉.甘薯蔓割病的防治[J].杂粮作物,1984(1):56.

[4] 方树民,陈玉森,郑光武.甘薯主栽品种对甘薯瘟和蔓割病抗性评价[J].植物保护,2002,28(6):23-25.

[5] 柯玉琴,潘廷国,伍迪明,等.甘薯抗蔓割病的生理机制I.感染蔓割病后甘薯叶片脂质过氧化及保护酶的变化[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4,23(1):112-116.

[6] 柯玉琴,潘廷国.甘薯抗蔓割病的生理机制II 甘薯抗蔓割病与多酚氧化酶及其同功酶的关系[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6,25(3):377-380.

[7] COLLINS W W,NIELSEN L W. Fusarium wilt resistance in sweet potatoes [J].Phytopathology,1976,66(4):489-493.

(责任编辑 陈 焰)

摘要:以湖北省甘薯主产区的十堰市、武汉市、宜昌市分离纯化的蔓割病病原菌为材料,对10个甘薯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所有品种接种后均有发病植株,10个品种中蔓割病抗病性最好的是“3018”,其次是鄂薯11号、“3046”最感病。接种7 d,3个地方的菌株致病力由强到弱依次是十堰市菌株、 武汉市菌株 、宜昌市菌株。

关键词:甘薯品种;甘薯蔓割病;抗性鉴定

中图分类号:S435.3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2-5422-02

甘薯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等特点,是中国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甘薯蔓割病(Sweet potato fusarium wilt)又称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batatas)枯萎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1,2]。病害在田间随机分布,是薯区的重要病害之一,对甘薯高产、稳产威胁极大,一般减产10%~20%,重者达50%以上[3]。此病是中国南方甘薯区的主要病害,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区域有蔓延的趋势,根据2011年湖北省甘薯主产区主要甘薯病害调查,该省十堰市、武汉市、荆州市及宜昌市均发现了甘薯蔓割病的危害,部分田块发病率高达30%以上。甘薯的不同品种(系)抗病力有很大的差异,为此选用10个不同品种进行抗病试验,以期选出蔓割病高抗品种,为抗病育种工作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0个甘薯品种包括:湖北省2012年参加长江区域试验的品种“07899”、鄂薯11号、“08101”、“3046”、“3018”;通过国际合作专项引进的外引材料韩4、泰4、泰5、韩7、韩5。病原菌为2011-2012年间在湖北省甘薯主产区的十堰市、武汉市、宜昌市等地采集并分离纯化得到的蔓割病病原菌菌株,命名为SY菌株、WH菌株及YC菌株。

1.2 试验方法

盆栽接种,每个品种每个地方菌株的组合接种5盆,每盆种植3株,共接种15株。人工接种,采取针头注射方式,在实验室中将3个不同地区分离的病原菌调配成孢子数为3×107个/mL的菌液,每株注射1 mL菌液,栽后7~10 d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接种7、14、21 d分3次逐株挖根剖茎检查维管束变褐程度,计数枯死株,计算病情指数[4-7]。

2 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表1)显示,所有品种接种7 d均有发病植株,蔓割病抗病性最好的品种是鄂薯11号,其次是“3018”,“3046”最感病。3个菌株中,致病力由强到弱依次是十堰市菌株、武汉市菌株、宜昌市菌株。所有品种接种14 d均有发病植株,与7 d相比,发病率有所降低,蔓割病抗病性最好的品种是“3018”,其次是鄂薯11号,“3046”最感病。与7 d相比,品种的抗性高低没有显著变化,3个菌株致病力强弱差异不明显。21 d所有品种均有发病植株,与前期调查相比,发病率继续降低,蔓割病抗病性最好的品种是“3018”,其次是鄂薯11号,“3046”最感病。与前期调查相比,品种的抗性高低没有显著变化,3个的菌株致病力与前期各自的表现差别不明显。

3 小结

1)10个品种接种后均有发病植株,且发病特征非常明显。

2)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病率有降低趋势,可能与后期温度降低有关。

3)10个品种中蔓割病抗病性最好的是参加2012年国家区域试验的“3018”,其次是鄂薯11号,“3046”最感病。外引材料中韩7、泰4抗蔓割病,泰5不抗蔓割病。不同时间调查显示,品种的抗性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4)接种7 d,3个蔓割病菌株的致病力由强到弱依次是十堰市菌株 、 武汉市菌株、 宜昌市菌株。接种21 d,3个地方的菌株的致病力差异不明显。

参考文献:

[1] 福建莆田地区农科所,平潭县农技站.甘薯蔓割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J].福建农业科技,1978(2):27-32.

[2] 方树民,陈玉森.福建省甘薯蔓割病现状与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04,30(5):19-22.

[3] 小川奎,褚茗莉.甘薯蔓割病的防治[J].杂粮作物,1984(1):56.

[4] 方树民,陈玉森,郑光武.甘薯主栽品种对甘薯瘟和蔓割病抗性评价[J].植物保护,2002,28(6):23-25.

[5] 柯玉琴,潘廷国,伍迪明,等.甘薯抗蔓割病的生理机制I.感染蔓割病后甘薯叶片脂质过氧化及保护酶的变化[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4,23(1):112-116.

[6] 柯玉琴,潘廷国.甘薯抗蔓割病的生理机制II 甘薯抗蔓割病与多酚氧化酶及其同功酶的关系[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6,25(3):377-380.

[7] COLLINS W W,NIELSEN L W. Fusarium wilt resistance in sweet potatoes [J].Phytopathology,1976,66(4):489-493.

(责任编辑 陈 焰)

摘要:以湖北省甘薯主产区的十堰市、武汉市、宜昌市分离纯化的蔓割病病原菌为材料,对10个甘薯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所有品种接种后均有发病植株,10个品种中蔓割病抗病性最好的是“3018”,其次是鄂薯11号、“3046”最感病。接种7 d,3个地方的菌株致病力由强到弱依次是十堰市菌株、 武汉市菌株 、宜昌市菌株。

关键词:甘薯品种;甘薯蔓割病;抗性鉴定

中图分类号:S435.3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2-5422-02

甘薯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等特点,是中国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甘薯蔓割病(Sweet potato fusarium wilt)又称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batatas)枯萎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1,2]。病害在田间随机分布,是薯区的重要病害之一,对甘薯高产、稳产威胁极大,一般减产10%~20%,重者达50%以上[3]。此病是中国南方甘薯区的主要病害,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区域有蔓延的趋势,根据2011年湖北省甘薯主产区主要甘薯病害调查,该省十堰市、武汉市、荆州市及宜昌市均发现了甘薯蔓割病的危害,部分田块发病率高达30%以上。甘薯的不同品种(系)抗病力有很大的差异,为此选用10个不同品种进行抗病试验,以期选出蔓割病高抗品种,为抗病育种工作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0个甘薯品种包括:湖北省2012年参加长江区域试验的品种“07899”、鄂薯11号、“08101”、“3046”、“3018”;通过国际合作专项引进的外引材料韩4、泰4、泰5、韩7、韩5。病原菌为2011-2012年间在湖北省甘薯主产区的十堰市、武汉市、宜昌市等地采集并分离纯化得到的蔓割病病原菌菌株,命名为SY菌株、WH菌株及YC菌株。

1.2 试验方法

盆栽接种,每个品种每个地方菌株的组合接种5盆,每盆种植3株,共接种15株。人工接种,采取针头注射方式,在实验室中将3个不同地区分离的病原菌调配成孢子数为3×107个/mL的菌液,每株注射1 mL菌液,栽后7~10 d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接种7、14、21 d分3次逐株挖根剖茎检查维管束变褐程度,计数枯死株,计算病情指数[4-7]。

2 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表1)显示,所有品种接种7 d均有发病植株,蔓割病抗病性最好的品种是鄂薯11号,其次是“3018”,“3046”最感病。3个菌株中,致病力由强到弱依次是十堰市菌株、武汉市菌株、宜昌市菌株。所有品种接种14 d均有发病植株,与7 d相比,发病率有所降低,蔓割病抗病性最好的品种是“3018”,其次是鄂薯11号,“3046”最感病。与7 d相比,品种的抗性高低没有显著变化,3个菌株致病力强弱差异不明显。21 d所有品种均有发病植株,与前期调查相比,发病率继续降低,蔓割病抗病性最好的品种是“3018”,其次是鄂薯11号,“3046”最感病。与前期调查相比,品种的抗性高低没有显著变化,3个的菌株致病力与前期各自的表现差别不明显。

3 小结

1)10个品种接种后均有发病植株,且发病特征非常明显。

2)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病率有降低趋势,可能与后期温度降低有关。

3)10个品种中蔓割病抗病性最好的是参加2012年国家区域试验的“3018”,其次是鄂薯11号,“3046”最感病。外引材料中韩7、泰4抗蔓割病,泰5不抗蔓割病。不同时间调查显示,品种的抗性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4)接种7 d,3个蔓割病菌株的致病力由强到弱依次是十堰市菌株 、 武汉市菌株、 宜昌市菌株。接种21 d,3个地方的菌株的致病力差异不明显。

参考文献:

[1] 福建莆田地区农科所,平潭县农技站.甘薯蔓割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J].福建农业科技,1978(2):27-32.

[2] 方树民,陈玉森.福建省甘薯蔓割病现状与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04,30(5):19-22.

[3] 小川奎,褚茗莉.甘薯蔓割病的防治[J].杂粮作物,1984(1):56.

[4] 方树民,陈玉森,郑光武.甘薯主栽品种对甘薯瘟和蔓割病抗性评价[J].植物保护,2002,28(6):23-25.

[5] 柯玉琴,潘廷国,伍迪明,等.甘薯抗蔓割病的生理机制I.感染蔓割病后甘薯叶片脂质过氧化及保护酶的变化[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4,23(1):112-116.

[6] 柯玉琴,潘廷国.甘薯抗蔓割病的生理机制II 甘薯抗蔓割病与多酚氧化酶及其同功酶的关系[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6,25(3):377-380.

[7] COLLINS W W,NIELSEN L W. Fusarium wilt resistance in sweet potatoes [J].Phytopathology,1976,66(4):489-493.

(责任编辑 陈 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