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北京大学“200号”与特殊年代的超级工程

时间:2024-04-24

文 陈 芳

北京大学“200号”与特殊年代的超级工程

文 陈 芳

由于诸多原因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北大昌平分校并没有完全建成和投入使用,但在这里诞生的150机和我国第一块1024位MOS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项目却应该说是那个年代的“超级工程”,留下了共和国创建计算机事业的最早脚步,成为国家记忆里的难忘一页。

陆平(1914-2002年)

北京大学昌平理科分校位于明十三陵附近,最早筹划于1959年。当年它在北大师生口中有一个亲切而熟悉的名字——200号。记住来路,不忘初心。在全球自然科学技术指数中国完爆西方,全部自主研发并有中国芯的超级计算机远超美国,国务院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的今天,我想起了200号,当年面临国外封锁,共和国计算机事业最早迈出脚步的那个地方。

陆平校长想办“太学”

北大昌平校区始建于1960年,当时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工程号是60—200工程,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200号”,口口相传,耳熟能详。

北大为什么会在昌平找地方新建校区,这应该说来源于陆平同志当年的一番雄心壮志。20世纪30年代陆平同志曾在北大教育系就读,参加过“一二九”运动。1957年10月他根据中央指示,从铁道部副部长任上调到北大任党委书记、副校长,1960年3月以后任校长。怀着对母校的深厚感情,他广泛走访师生,开座谈会,对北大当时的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特别在探索学校如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问题上费了不少苦心,他提出“要把老北大、老清华的好传统继承下来”。

北大老同志都知道,陆平同志那时候有个响亮的口号叫作“办太学”。所谓办太学,这当然不是要复古,而是表示北大应该办得更高一些,北大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大学,应该建设成为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是高水平、高规格的研究型大学。

陆平同志十分重视北大的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在1958年提出了北大的教学改革思路,提出要把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包括有党的巩固领导,最先进的科学水平,学校应该成为教学、科研、生产的联合基地。他主持全面修订教学计划,将1955年成立的核物理研究室扩建为我国第一个原子能系,1960年改称技术物理系,后来首届毕业生就出现两院院士5人,被誉为核物理学家的摇篮。1959年成立无线电系,设立了5个专业,因为要保密,都用代号,如计算机技术专业当时的代码是“335”。

1960年,高教部和北京市委为了满足国家建设需要,要求北大迅速建立一些新兴学科,陆平同志指示张群玉、张龙翔和理科有关同志共同研究,很快建立起计算机技术、空气动力学、原子能物理、世界经济、地球物理、生物物理、声学与环境科学等一系列新兴学科和专业,计划为国家培养这方面人才。

陆平同志设想北大无论在学科建设还是校园规模上都要超过当时的莫斯科大学,而北大海淀校区的规模远远不够。1959年陆平同志主持编制了《关于北京大学发展规模和五年基本建设的报告》,并附规划书和沙盘等资料报送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市委也认为北大海淀校区四周已无发展余地,学生太多,搞尖端技术也不好保密,建议在远郊区另觅新址建设理科分校。刘仁同志亲自出马,帮助北大选择了地势较高的昌平十三陵西山口村作为新址。

陆平同志又为北大党委起草请示报告,报教育部党组和北京市委,还当面呈交给周恩来总理,经中央书记处讨论后批准为全国重点工程,国家计委正式下达了设计任务书。

200号一期、二期工程为1万学生的规模,35万平方米的建房面积(不包括家属宿舍),总投资5千万元,1960年开工,要求在3年内基本建成。北大副教务长张群玉和张龙翔、王学珍等同志全程参加了200号研究起草报告、选校址、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北大专门成立了基本建设处,教育部派田家林同志来任处长,学校调总务处秘书王希祜同志任副处长,主要负责昌平分校的基建工作。

北京大学昌平分校教学大楼

已经展开的画卷

北大理科分校位于昌平十三陵龙虎山附近的西山口村,可以说是首都高校在郊区最早建立的分校区。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北大昌平分校的建设,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组成的设计组驻扎在西山口村简陋的民房里,完成了总体规划草本和宿舍楼设计。1960年初开始征地等前期工作。1960年夏天刘仁同志正在参加中央会议,为了争取早日开工,陆平同志和市委大学部副部长宋硕带王希祜赶到北戴河,利用刘仁同志晚上休息的时间进行汇报。刘仁同志认为方案中的校园中心广场面积过大,要求修改。陆平回校后马上组织设计院进行修改。刘仁同志回京后工作很忙,抽不出时间听汇报,陆平就请刘仁同志晚上工作后来北大临湖轩休息,半夜12点组织学校和设计院有关领导开会,研究修改并审订了规划方案。1960年冬,昌平分校教学大楼及市政配套工程全面开工。

当时正处困难时期,物资供应十分紧张,陆平同志亲自找国家物资局局长袁宝华同志,使分校建设的国拨材料得到充分保证,有的还是建人民大会堂的剩余材料。连当时十分缺少的铜、铝等有色金属也都满足了分校建设的需要。

一期5万平方米规划是4栋宿舍楼、1栋教学大楼、图书馆和食堂。在刘仁同志亲自过问下,市建委花大力气调集了市三建、五建、市安装公司、市政三公司和供电、电话等施工单位进场。市建委主任董文兴每周三固定在现场主持工地指挥部会议,检查进度、解决问题。北大原副总务长王希祜同志回忆说,刘仁同志非常关心200号建设,经常一个人跑来看情况,让他陪着检查工地。副市长万里同志当时也很支持200号建设,大小事都听取汇报。

那时交通很不方便,坐车从北大到昌平200号要有一个小时的路。考虑到师生和总校的联系问题,陆平同志请求铁道部为分校建一条铁路分线,让师生从海淀清华园火车站上车能直到分校门口。陆平同志亲自组织1957、1958级同学艰苦奋战,忍饥挨饿夯地基,完成了支线的铺轨任务。可惜在1964年北大社教运动后期被拆除了。

200号一期工程完成后,1961年因三年的暂时困难,教育部指示北大昌平分校建设暂停。1963年国家经济形势好转后,5月学校让无线电子学系、技术物理系、数力系的力学专业师生等1300余人迁往200号理科新校址上课。董士海先生说当时的学生们后来都成了我国计算机事业的“栋梁之才”,200号培育了一大批骨干,成为1978年北大建立全国高校第一个计算机科学系的基础。

到1965年国家开始大三线建设,北大又在陕西建汉中分校(653分校),昌平理科分校的建设没有再继续进行下去。

150计算机

清华大学在昌平南口也有个200号,是工程物理系的核研究所,1958年9月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在这里开始投入运行。

特殊年代的超级工程

计算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谈到中国计算机发展史好像不能不提北大200号,共和国第一台每秒百万次大型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1969年5月,北大原无线电系335专业、数力系计算数学专业和物理系半导体专业的教职员工和留校大学生共同在200号筹办电子仪器厂,同年底投入使用,开始研制和生产。当时二车间就是今日北大微电子所的前身,搞半导体晶体管;一车间搞计算机整机。1970年北大招收第一批工农兵学员,电子仪器厂实行厂办专业,先后在200号办了计算机专业、半导体专业、计算机软件专业和为昌平地区服务的电工培训班,同年开始先后分批招几百名初中生和部队退伍军人进厂当工人。

建国初期中国的石油勘探打井出油率比较低,原因是数字处理技术落后,误差较大,当时还面临美国和西方国家对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封锁。1969年11月27日,驻北大宣传队指挥部和校革委会向国家计委、四机部军管会和市革委会写报告,接下了一个在当时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国家任务——为石油部研发试制集成电路每秒运算上百万次的大型通用集成电路电子数字计算机(俗称150机)。

150工程由北大电子仪器厂与电子部738厂、830厂及石油部、地质部、二机部共同合作,三个部是使用单位,研制以北大和738厂为主。12月27日宣传队指挥部、校革委会向市革委会仪表局提出《申请流动资金的报告》,请求拨款300万元。国家抽调了大批工作人员参加150工程,如738厂的孙强南、李玉珍,石油部的陈建新、王宏琳,地质部的谢呈奇等。那时200号革委会主任是军宣队代表童宣海同志,副主任是北大的陈良和贾世起同志。童代表在全体大会上表态说,150机是国家重点工程,一天不能拖。

全国科学大会奖状

1969年12月,150工程正式开始。那时国际计算机软件技术正在迅速发展,而我国计算机事业还是初创时期,一缺资料,二缺经验,真正是白手起家。大到集成电路板,小到包裹电线的外膜,都是从无到有地生产起来。150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方面孙强南负责总体设计,许卓群、潘太明等设计控制器,王攻本、宋万寿等设计运算器,张兴华负责内存,俞娟芬、陈葆珏等负责交换器,王一心等负责打印机,曹在礼负责印制电路板,董士海、邵维忠等负责电源。在软件系统方面,杨芙清、俞士汶、徐联舫、陈成森等设计多道运行操作系统,朱万森、杜淑敏、王永宁等设计BD-200语言编译系统,许寿椿、朱慧真等设计汇编语言系统……大家怀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不断向计算机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发。

150机于1972年底组装调试完毕。1973年一个春天的早上,经过一整夜调试,150机在一个凌晨唱出了《东方红》乐曲,用扩音喇叭放出去时,整个200号都沸腾了,大家高喊着:“150机研制成功了,能够唱《东方红》了。”

1973年5月,在童宣海和蔡伯兴带领下,参加研制的同志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将计算机从昌平搬到河北徐水进行考核。当时合同规定150机平均稳定运行时间为8小时即可达标。先后共进行了三次 “考机”,最后一次“考机”,平稳运行时间竟达69小时,大大超过了合同规定的指标。

全国科学大会奖状

7月4日,150机出厂,经6个月3000多小时的运转,证明性能良好,石油部非常满意。该机开始是为石油工业地震勘测的需要设计制造的,但它后来也适用于工业、农业、气象、科学研究等部门各种大型的数据计算和数据处理。

1973年8月26日,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头版报道,由北京大学和北京有线电厂等有关单位共同设计的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百万次的集成电路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在北京试制成功,交石油部使用。当年底就成功处理了第一批地震数据。1974年4月,150机又成功处理了我国第一条数字地震剖面,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被称为“争气剖面”。

200号基建处的青年们

150机承载着中国制造的“诗和远方”,庞然大物浑身上下都是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研发的,没有一点儿外国的东西。当时,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还拍摄了纪录片《伟大祖国欣欣向荣》,先后在全国上映。现在中华世纪坛的铜制甬道上还铭刻着150机系统的辉煌历史。庆祝建国60周年时新华社将150机系统研制成功列为1974年共和国大事之一。

张兴华同志回忆,150机先后生产了4台,第1台交石油部使用,第2台交地质部,第3台交中央气象局,1978年生产的第4台交石油部江汉油田使用,该机后来正常运行了十几年。150机系统的运行和应用为石油勘探数字化做出了贡献,实现了共和国地质勘探的第一次数字化革命。

1974年,日本富士通公司曾第一次派代表团访华,进行计算机技术交流。一下飞机,日方就提出要和150机研制人员座谈。北大派杨芙清和潘太明去友谊宾馆参加交流。日方对150机系统的技术,特别是多道运行操作系统设计感到震惊,让他们看到了150机系统的国际水平,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说不尽的200号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200号给北大人留下了太多记忆,这里曾是他们的舞台,这里有他们的事业,面对激情燃烧的岁月,致广大而尽精微。

1972年,另一个型号的计算机也在北大200号开始研制,即每秒运行150万次的集成电路中型数字电子计算机“6912”机,取此名是为纪念电子仪器厂成立的日子“1969年12月”。此机是可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计算的通用电子计算机。1974年9月中旬,电子仪器厂研制的第二台6912(2)集成电路计算机制成,被运往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展览。6912机研制工作共生产了12台,北大留两台自用,另外8台分别给了北京空军、四机部12所、总参测绘局、成都地质学院、中山大学、石油部洛阳炼油厂、水电部研究院等单位。

1976年还是在北大200号,电子仪器厂半导体车间(今北大微电子研究所前身)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块硅栅N沟道1024位MOS随机存储器,实现了NMOS硅栅工艺零的突破。此项研究和150机系统、多层印制电路板一起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9年到1981年北大电子仪器厂全部撤回学校总部。后来三厂合并入北大青鸟公司。2000年暑假后,北大应用文理学院入驻200号办学。

多年以后,陆平同志仍一直关心母校的发展建设。在因病逝世前还对前去看望的北大同志强调说,北大在海淀发展的前景有限,千万不能把十三陵分校给丢了。最后的嘱托令人感动。

由于诸多原因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北大昌平分校并没有完全建成和投入使用,但在这里诞生的150机和我国第一块1024位MOS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项目却应该说是那个年代的“超级工程”,留下了共和国创建计算机事业的最早脚步,成为国家记忆里的难忘一页。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政协退休干部

责任编辑 崔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