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梁河县发展蚕桑产业 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

时间:2024-05-23

李根海,杨丽江

(1.梁河县种子管理站,云南梁河 679200;2.梁河县植保植检站,云南梁河 679200)

一、发展历史回顾及现状

梁河县于1990年开始栽桑养蚕,在原杞木寨乡试种试养取得初步成效;县委、县政府为了大力推动蚕桑产业发展,成立了蚕桑产业工作站。1994年、1995年为梁河县蚕桑产业发展较快时期,也是发展高峰期,曾在杞木寨乡、平山乡、大厂乡、小厂乡以及芒东镇、九保乡、河西乡的部分山区村大力发展种桑养蚕,全县桑园面积达800 hm2,其中丰产桑园53.3 hm2。1996年后全县蚕桑产业开始下滑,桑园面积逐年递减,到2003年全县尚存桑园2.7 hm2。2004年10月,梁河县农业局引进浙江省桐乡市的曹松源到梁河县开发蚕桑产业,2006年全县桑园面积上升到33.3 hm2。2007年因市场原因,梁河县蚕桑产业再次下滑,至2009年全县仅遗留低产老桑园10 hm2。2009年11月,经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恒吉蚕业有限公司入驻梁河县,并在曩宋乡芒林村投资建设占地面积27.2 hm2的标准化蚕桑种养示范基地1个。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梁河县蚕桑产业再次得到快速发展,并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蚕桑产业开发领导小组,抽调5名工作人员专门指导全县蚕桑产业的发展,至2012年底全县桑园面积发展到139.6 hm2。2013年受多种因素影响,梁河县桑园面积再次递减,截至2017年初全县仅遗留老桑园3.3 hm2。

自1990年以来,梁河县蚕桑产业尽管有起有落,但农户养蚕的历史从未间断,部分养蚕户通过长期的养殖,已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梁河县发展蚕桑产业的成功经验,通过栽桑养蚕走上了致富路。如遮岛镇水箐村蚕桑种养户杨荣席,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栽桑养蚕持续至今,现种植桑园0.7 hm2(海拔1980 m),2017年养蚕8批16张,蚕茧产量800 kg,收入3.2万元。曩宋乡龙营村小勐藏二组村民杨开权,2016年种植0.25 hm2丰产桑园养蚕16张,收入超过1.8万元,亩均收入在5000元左右;2016年、2017年又先后种植0.36 hm2桑园,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上述2农户栽桑养蚕的实践证明,发展蚕桑产业是梁河县山区、半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好产业,投资不大、见效快,值得发展。

在2个种植户栽桑养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平山乡党委、政府结合乡情,先后几次带领农户到陇川正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公司建设和蚕桑发展情况,并计划在平山乡发展蚕桑产业。该公司经过实地考察,2017年到平山乡投资建设小蚕共育基地,建设桑园5.3 hm2,并带领农户种植桑树20.2 hm2,在公司的技术指导和政府的扶持下,当年种植户取得了可观的收益,为梁河县发展蚕桑产业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全县推广种植桑园面积7407 hm2。截至2018年10月,公司发放三龄蚕355张,鲜茧产量1.93万kg,单张产茧54.26 kg,产值79.96万元,平均1张蚕茧收益2252.34元,如果以667 m2丰产桑园单次养蚕0.25张计算,一年养8批蚕,亩收益可达到4504.68元,是山区种植其他农作物的4倍以上,可见种桑养蚕收益相对较高,成效显著。

二、存在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

虽然县委、县政府对发展蚕桑产业非常重视,把蚕桑产业列入梁河县山区半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采取了各种措施,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上下思想不统一,步调不一致。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和群众对发展蚕桑产业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决心不大,措施不力,检查督促、落实跟不上,工作还停留在口头上。乡镇和村委会没有把蚕桑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到千家万户,让群众的思想认识由“政府要我种桑”向“我要脱贫我要种桑养蚕”转变。

(二)宣传动员工作不到位

宣传动员工作滞后,农户对政府和公司的扶持政策知晓率低。工作方式方法简单、不灵活,进村入户宣传少,没有深入田间地头作调查研究,大多是以会议落实会议,没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动员工作。

(三)产业争地现象突出,发展桑园空间有限

梁河县是传统的农业县,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优越,适宜发展多种产业,但比较优势不明显,山区半山区大部分已经种植甘蔗或退耕还林,有的农户自种粮食作物,空余面积不多且零星分散,蚕桑产业发展空间有限。

(四)历史问题影响较大,农户对发展蚕桑产业信心不足

由于种桑养蚕历经3次波折,造成乡镇干部和群众失去了种桑养蚕的信心,有些干部和群众甚至出现谈桑色变的现象,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发展蚕桑产业持怀疑态度,处于观望状态,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一个过程。

(五)各项措施落实不到位制约产业发展

由于梁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税收来源少,经济总量小,加之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县级配套资金十分困难,县政府虽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但没有按时、足额兑现扶持资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蚕桑产业的持续发展。

三、发展对策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大做强蚕桑产业

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主导作用、企业和农民的主体作用。政府在规划布局、政策措施、市场秩序等方面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及时解决企业在发展蚕桑产业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形成企业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营造蚕桑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在蚕桑生产上坚持实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集中连片”的发展思路,强化“公司+基地+合作社(党支部)+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根据发展的速度和效益,逐步扩大生产和加工规模,全力打造重点有机蚕桑基地,重视原料规模加工,实现规模与质量并重、速度与效益并举,带动蚕桑产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科学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从栽种桑苗品种抓起,在条件差、地势高低不平的山地以种植杂交桑为主,后期逐步进行改良优化。在地势平坦、适宜套种其他农作物的地方,种植品种好的嫁接桑,为后续的桑园套种和提质增效打好基础。目前,梁河县的蚕桑产业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初步效益已经显现,但是短期内难于实现规模化、产业化,所以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对今后产业的培育壮大至关重要。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发展蚕桑产业,必须确保农民栽桑养蚕长期的根本利益,才能有企业的生存发展,也才能有蚕桑产业的发展壮大。要做到二者统筹兼顾,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发展蚕桑产业的扶持力度,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实行鲜茧收购最低保护价,使农民和企业在生产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梁河县政府明确提出从2018年起,县财政设立切块资金,对全县甘蔗、烤烟、蚕桑等产业进行扶持。笔者认为在2018年原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重新对今后扶持政策进行细化安排,从生产扶持、桑园建设管理扶持、蚕茧生产扶持、管理人员的工作经费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等制定一整套扶持政策,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对种桑养蚕户给予贷款贴息支持,正确引导农户改变等、靠、要的思想,千方百计增加投入,持续有效推动桑蚕产业的发展壮大,实现桑蚕产业效益的最大化。

(四)依靠科技,实施蚕桑综合利用

一是通过培训使每家每户至少有一人掌握种桑养蚕技术。德宏正信实业股份公司应与梁河县职业高级中学寻求合作办学,每年举办1~2期蚕桑专业培训班,为梁河县培训基层服务人员。二是推广适宜产业增收的套种技术。四川省宁南县、广东省翁源县等先进养蚕县亩综合产值达到8000元以上,其中有一部分收益来自于桑园套种其他作物。梁河县重点推行桑园套种矮秆作物(马铃薯、矮秆豆、红薯等),政府应提供相关试验示范项目资金。三是以蚕桑生产和产品加工技术进步为着眼点,依托科技进步,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和经济效益潜力,强化良种良法和科学饲养管理,抓实配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全方位、多层次开发延伸蚕桑产业链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由原料生产为主逐步向后续产业链发展延伸,加快桑叶、桑枝、蚕沙、蚕蛹等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拓展蚕桑资源在医药保健、食品、造纸、饲料等领域的用途,实现对蚕桑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特别是桑条的回收利用,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五)加强对接交流,强化部门联动,实现互利互惠

在推动产业发展中,要强化与扶贫、发改、水利、林业、科技等部门的对接合作。在项目规划申报以及后期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整合各部门的资金,逐步完善桑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并鼓励桑农对桑园基础设施进行自筹自建,政府按照建设规模的百分比进行补助。同时,把桑园建设与退耕还林工程结合起来,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进蚕桑产业发展的格局。

(六)在推动产业发展中,坚持奖惩分明

在今后的蚕桑产业发展中,梁河县委、县政府应把蚕桑产业目标完成情况和烤烟、甘蔗一样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层层抓落实,形成合力,共同承担起加快蚕桑产业发展的责任。建立健全蚕桑产业发展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机制,定期不定期采取抽查、检查等方式进行跟踪督导。在年度财政预算中,每年除了安排预算内扶持资金外,安排必要的财政预算资金对完成目标任务的乡镇进行考核奖励,兑现目标任务奖。对未完成任务的乡镇在财政税收返还上作相应扣减,没有蚕桑种植任务的乡镇相应增加其他产业任务指标。建议以县级层面设立种植大户奖和高产高效奖励金,种植面积达0.67 hm2以上的,且单张蚕茧平均收益达70 kg以上的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年为单位分别给予6000元、3000元、1000元的奖励。县政府应积极筹措资金,兑现当年的奖励资金,提高农户的积极性。

四、小结

梁河县发展蚕桑产业有着多年的群众基础,在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只要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各级各部门加以重视是可以解决的,就不会出现四起四落的局面,部分农户对发展蚕桑产业仍然充满信心。根据《德宏州加快推进蚕桑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梁河县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就能够稳步推进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今后,在确保粮食安全及蔗糖、烟草、茶叶、畜牧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将蚕桑产业作为山区农业扶贫的重要产业之一,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到2023年,全县种植面积达666.67 hm2,鲜茧产量达1000 t,产值达3600万元,带动农户2000户,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期脱贫的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