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胡丽仙,王姝娴
(开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开远 661699)
近年来开远市冬马铃薯稳步发展,是开远市重要的夏收农作物之一,面积约占夏收粮食作物面积的1/5。为了加快优势农产品发展步伐,开远市以推进适度规模种植、发展无公害栽培、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升种植效益为工作思路,在水利条件、光热、土壤、交通和市场等综合因素较为理想的中和营坝子、大庄坝子集中种植发展冬马铃薯,通过强化政府推动与引导,创新工作思路,全面落实各项粮食生产科技增产措施,切实改善生产条件,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应用,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激励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冬马铃薯生产的发展,并在开远市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战略中显现亮点。在上级部门的重视下,继2012年后,2017年开远市第四次被确定为省级冬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示范片,以此为契机,全市围绕冬马铃薯高产创建目标任务,制定出台项目实施方案,在上级领导和专家的关心与指导下,通过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户的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2017年开远市建立1片(666.67 hm2)冬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建立百亩核心区1个,举办千亩示范样板1个,引进新品种2~3个,开展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试验示范,推广扩行缩株、高效节水微喷滴灌、机耕机收、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开展科技培训、技术指导。项目区产量提高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80%,良种覆盖率≥90%,亩均增收≥50元,农药使用增长率≤1%。在经过前几年引进和试验示范新品种、新技术的基础上,在推广合理密植“扩行缩株沟播”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绿色防控技术方面下功夫。示范区670 hm2全部采用良种丽薯6号,覆盖率100%;全部采用精制有机肥+推荐配方肥进行施肥管理,覆盖率100%;采用黄板+诱芯10 000套,覆盖示范种植区。实现省工、省材料、省水,减少减轻病害发生,降低劳动强度,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2017年,开远市冬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涉及中和营镇中和营、响水2个村委会的25个自然村1393户5572人。示范总面积670 hm2,完成计划数的100.5%。
670 hm2示范片实现亩产2405 kg,总产2.42万t,分别完成面积计划数的100.5%、单产的101.5%;千亩示范片实现亩产2500 kg;百亩核心区实现亩产2685.01 kg。
1)百亩核心区。在中和营镇小坡头村、桥头村安排化肥减量增效对比试验3组、正规肥料试验单因素试验3组;实施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涉及农户36户,实施面积8.73 hm2,亩产量2685.01 kg。通过实施化肥减氮量10%,亩用有机肥料200 kg替代。百亩示范结果表明,比常规施肥亩增产163.8 kg,增长4.5%;大薯率占78.4%,比常规施肥增2.3个百分点;亩扣除生物有机肥料成本200元和节约10%氮肥成本11.6元,亩增效益139.2元。
2)千亩示范片。在后洞村、噜那村安排千亩示范片,实施面积68.4 hm2,涉及273户1240人。
3)新品种引进试验。在回民村安排凤薯6号、华薯1号新品种试验。
4)科技培训。采取集中技术讲座、以会代训、现场咨询与示范指导、现场观摩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项目宣传与技术培训,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累计开展技术培训与田间技术指导共14期次,培训指导农户117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601份。
5)项目区产量。项目区亩增产25 kg,增长1.05%;按上市期市场综合价2.30元/kg计,亩增产值57.5元。
6)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合理密植,推广“扩行缩株沟播”;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普及应用“微喷”及绿色防控技术
通过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开远市冬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工作,促进了脱毒种薯、合理密植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微喷或滴灌”省工节水等科技增产增效措施的集成推广应用,示范带动了全市冬马铃薯生产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提升。
2017年,670 hm2冬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实现亩产2405 kg,示范区比上年创建示范片亩增产25.0 kg,增长1.05%,总产增加251.25 t,按上市期市场综合价2.30元/kg元计,亩增产值57.5元,新增产值57.79万元。示范区总产较非示范区亩增产886 kg,增长58.33%,总产增加8904.3 t。
在2017年冬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活动中,引进马铃薯新技术——水肥一体化微喷、滴灌,进行高产、优质栽培示范,组织全市冬马铃薯集成技术及绿色防控示范样板观摩会,通过上述活动,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科技人员和广大种植户从中得到学习提高,培养造就了一批优秀技术骨干和科技示范户。
通过项目实施,推广脱毒种薯、合理密植、无公害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减少病虫发生,减少化学农药、化学肥料投入量,农田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改善,有利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组建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工作组。工作领导小组长由市农业局长马旭担任,副组长由市农业局副局长皮春梅、赵稳和中和营镇副镇长管浩担任,成员有市农业局项目办主任向晏兵、市农技中心主任文贵元、市种子管理站长盘杰青、市植保植检站长马娇、市农机总站站长杨浩组成。市农技中心主任文贵元兼任技术工作指导组负责人,成员由市农技中心和中和营镇农科站抽调相关技术骨干组成。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组织协调领导,审查《项目实施方案》并批准实施。技术指导工作组负责实施方案、技术方案制定,良种筛选与推广、种植技术改进与节本增效喷滴灌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的集成、宣传培训与现场指导,项目田间测产与成本效益调查分析,完成项目总结。
1)严格项目管理制度。市农业局与项目承担单位市农技中心签订项目协议,明确职责与目标任务。建立“分组负责、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严格奖惩”工作机制。建立项目实施相关台账资料,项目完成后,及时总结验收。
2)资金管理制度。项目承担单位建立项目补助资金专账,设专人管理,严格按规定使用资金。
3)督查制度。项目领导小组分阶段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查检查与指导,督查项目实施内容、实施进展情况、实施质量,纠正、查处违反实施方案、协议内容的行为,负责协调项目实施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宣传发动、举办培训班、印发资料、田间现场指导等方式,把品种、技术等资讯送到农户手中,增强农户的科技意识,提高农户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结合冬马铃薯长势,开展技术指导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升科技队伍服务能力,发挥村组干部、科技示范户的科技示范作用。累计开展技术培训与田间技术指导14期次,培训农户1170人次;在农忙时节、马铃薯生产的关键时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村组、田间指导生产,发放技术资料601份。
整合高产创建、基层补助及马铃薯体系开远试验站项目,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加强品种技术储备与扩大示范推广。品种上,安排凤薯6号、华薯1号新品种试验。技术上,示范片全部采用微喷灌节水技术;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对比试验3组、正规肥料试验单因素试验3组;实施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涉及农户36户、面积8.73 hm2;千亩示范面积68.4 hm2全部采用生物有机肥,万亩示范片采用推荐配方复合肥;针对近年冬马铃薯受斑潜蝇为害转变的情况,继续引进示范黄板+斑潜蝇诱芯诱杀控虫技术产品1万套,在虫害发生初期使用,采用无人机统一防控,有效降低了虫口密度,减缓减轻了为害程度,为开远市冬马铃薯更好更快发展做好品种及技术的保障和储备。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省、州、市级领导、专家多次莅临现场指导,市级项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定期不定期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创建活动督促检查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各项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和实施效果,项目主管部门和承担单位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把项目示范片区纳入政策扶持补助范围,积极整合项目资金,不断加强投入,保证经费的必要支出,冬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下达经费20万元,项目完结时共支出20万元,示范区种薯、地膜、微肥等补助8.0016万元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展示和示范补助2.916万元;配套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下乡交通、食宿补助1.432万元;技术培训及观摩补助4.0万元;测产验收、绩效评价、材料印刷及总结费0.57万元。余下30 804元主要为下乡费,因项目5月到位,前4个月从其他资金开支24 764元。实际余额为6040元。
通过项目的实施,在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户的共同努力下,示范区与非示范区比较,单产明显增加,效益得到提高,农户得到实惠。按照《云南省粮经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云农(种植)字【2008】40号)的要求,拟定《开远市万亩冬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县级测产验收工作方案》,进行有组织、分步骤的测产调查和产量验收。项目承担单位在州级专家的亲临指导下,组织市、乡两级技术人员进行测产,测产地块数30块,测产样点数90个。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