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李子荣
(丽江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云南丽江 67419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是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途径。丽江市生态环境优越,立体气候明显,但由于各种原因,农业小散弱,机械化水平低,农业整体效益不高,与现代农业差距尚远。因此,加快丽江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高全市农业现代化水平,打造丽江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成为当务之急。
截至2017年底,丽江市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6个,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2个(玉龙县、古城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拉市湿地公园、玉水寨),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5个,农家乐714个,休闲农庄12个。全市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42个(国家级1个,省级42个,市级9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200个(国家级示范社2个,部级示范社1个,省级示范社18个,市级示范社62个),合作社成员8.33万户;市级家庭农场426户。全市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云南省著名商标3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6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34户79个产品(种植业13户56个产品,畜牧业17户17个产品,渔业4户6个产品),绿色食品认证企业24户52个产品,有机食品认证企业6户13个产品,共计认证企业65户145个产品。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2.23亿元,粮食总产量53.23万t,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25元。全年经济作物实现总产值16.64亿元,水果产量28.2万t,产值10亿元。蔬菜种植面积1.49万hm2,产量28.4万t,产值5.08亿元。烤烟种植面积1.48万hm2,收购烟叶60万担,实现烟农收入8.35亿元。中药材种植总面积1.53万hm2,产量3.63万t,农业产值10.8亿元。肉类产量16.24万t。全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43%。
丽江市位于滇西北,有82万hm2天然草场,有中药材、螺旋藻、华坪杧果、丽江雪桃、宁蒗苹果、软籽石榴、马铃薯、丽江猪、他留乌骨鸡、鳟鱼等一批优势生物种质资源;丽江旅游声名显赫,拥有三大世界遗产,形成“两山—古城—湖—文化—风情”的旅游格局。2017年来丽江游客4069万人(次),旅游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丽江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提升空间。加之独特的气候资源条件、优良的人文底蕴、举世闻名的国际旅游胜地、较完善的农业产业发展体系为丽江打造“绿色食品牌”提供了优越条件。
道地中药材、草食牧业、特色水果、木本油料、花卉、蔬菜等产业通过招商引资,以市场导向、营销渠道、品牌意识,形成一批具有丽江特色、质量高、口碑好的“丽字名品”。 按照丽江市委、政府提出的“五个一批” 中的“一批重点农业主导产业”和能够充分彰显“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主导产业,筛选出有资源优势、地域特色,有龙头企业、品牌基础,有市场优势、经济效益的优势农产业。
丽江市5个县(区)30个乡(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1.2万hm2,年产中药材干品3.19万t,农业产值2.68亿元;中药材初加工产量4300 t,年加工产值7500万元。中药材干品销售量3万t,销售额达11.2亿元(其中出口额58.8万美元)。全市从事中药材产业企业58户,其中中药材加工企业4户。中药材GAP基地认证数2个,获云南省著名商标3个,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1个。5个县(区)均被认定为“云药之乡”。
依托云南白药集团丽江分公司、华利生物开发药业有限公司、丽江得一集团、云鑫绿色生物开发有限公司、云全生物开发有限公司、翠森茂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康美药业、天士力集团等企业,种植、深加工滇重楼、云木香、云当归、秦艽,以5个县(区)“云药之乡”为基础,创建“丽药”品牌。到202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万hm2,农业产值25亿元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15亿元以上。
丽江市有天然草场82万hm2,人工草场1.33万hm2,年产粮食50万t以上,农作物秸秆62万t;有宁蒗黑绵羊、宁蒗黑头山羊、丽江猪、他留乌骨鸡、宁蒗高原鸡、玉龙雪山乌鸡等6个地方遗传资源品种。截至2017年全市大牲畜存栏65.8万头(只),其中牛存栏50.7万头,羊存栏142.2万只,肉类产量16.5万t。全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2.86%。
依托国能能源集团上海中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古城区七河肉牛良种养殖场、丽江诚挚养殖有限公司、丽江雪花村牦牛养殖有限公司、丽江金稞乡村旅游观光农场有限公司、丽江玉河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宁蒗县惠农果蔬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丽江市加快草食牧业产品品牌建设,做大做强草食牧业。玉龙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县建设肉牛生产基地,重点推进“云岭牛”发展;宁蒗县、玉龙县、永胜县建设农田种草、粮改饲草牧业示范区;玉龙县、永胜县、华坪县和古城区重点发展“云岭黑山羊”和“努比亚黑山羊”;宁蒗县重点发展“宁蒗黑绵羊”“宁蒗黑头山羊”“云岭黑山羊”。到2020年,全市草食畜存栏达240万头(匹),草食畜肉类总产量达5万t(牛肉3万t、羊肉2万t),草食牧业产值及加工产值达15亿元。
华坪晚熟杧果、丽江雪桃、永胜软籽石榴、宁蒗苹果及永胜鲜食葡萄、沃柑等丽江区域差异化特点突出的高原特色水果,累计种植面积4万hm2,可收获面积2.19万hm2,产量28.2万t,产值11.3亿元。华坪杧果及丽江雪桃获得地理标志产品,华坪杧果获得欧盟有机认证,丽江雪桃荣登国宴,成为丽江的一张新名片;宁蒗苹果曾两次夺得云南省温带水果评比桂冠,并获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目前,由云南恒冠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与阿里巴巴天猫生鲜及宁蒗县政府携手,共同打造高海拔(2700 m)、纯天然“小凉山高海拔2700苹果”,产品供不应求;永胜软籽石榴、鲜食葡萄、沃柑果品行销全国各大中城市。
依托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金芒果公司、丽江雪桃开发有限公司、丽江瑞祥雪桃开发有限公司、宁蒗恒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永胜县丰源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金稷源软籽石榴庄园有限公司、片角促农果蔬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合作社),强化基地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着力打造高原特色精品水果产业,以高质量精品赢得市场,扩大丽江高原特色水果知名度,打造极具丽江优势的高原特色绿色生态健康果品品牌,带动全市特色水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到2020年,丽江特色水果产值将达到20亿元以上。
全市已累计发展木本油料基地23万hm2,其中核桃21.67万hm2,油橄榄5466.67 hm2,青刺果8000 hm2。产量4.5万t,产值7亿元。
依托永胜贡和公司、丽江先锋公司、丽江田园公司、丽江三全公司等企业,在全市中海拔地区重点发展核桃,低海拔干热河谷地区重点发展油橄榄,高海拔地区重点发展青刺果。到2020年,全市木本油料产值将达到20亿元以上。
丽江特有的高原气候、旅游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适宜发展农旅结合的花海和庄园、球根花卉种球繁育及鲜切花生产。2017年,全市花卉种植面积666.67 hm2(红花333.33 hm2,球根花卉6.67 hm2,以花海和庄园为主的花卉面积266.67 hm2,鲜切花20 hm2,小规模种植40 hm2),产值2亿元。
依托丽江雅朵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丽江恒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丽江玫瑰小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花花色玫瑰庄园、文海雪域百合小镇、丽江玫瑰产业有限公司、丽江程海沁香玫瑰庄园有限公司等企业,以古城区为中心,以“两湖一海”和主要旅游景观带为重点,以高海拔花卉种球繁育基地建设为补充,把丽江打造成国际一流的集旅游观光、鲜切花生产和食用花卉生产及球根花卉种球繁育基地为一体的高原花卉产业基地。到2020年,建成花海6片、庄园5个,打造特色花卉小镇3个;花卉种球繁育基地面积达333.33 hm2,花卉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丽江以立体多样的生态气候和广阔的林业资源而成为全省重要的食用菌主产区、滇西北马铃薯主产区、云南省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滇西北绿色蔬菜主要生产基地。盛产松茸、牛肝菌、羊肚菌、块菌、鸡枞、虎掌菌等野生食用菌,大力发展仿野生羊肚菌和各种夏秋冷凉绿色蔬菜及马铃薯产业,年产蔬菜10万t,产值7.6亿元。
依托丽江中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丽江得一食品有限公司、丽江安盛外贸有限公司、华坪萨萨农业公司、宁蒗永祥野生食用菌贸易公司、先锋食品开发公司、四川福特公司等企业,在4县1区发展绿色蔬菜;在高海拔冷凉地区重点发展马铃薯,在中海拔地区重点发展食用菌。到2020年,绿色蔬菜种植面积将达到1.67万hm2,马铃薯2.13万hm2,食用菌666.67 hm2,总产值15亿元。
打好丽江绿色食品牌,充分利用丽江天蓝、地绿、水清的优势,走突出特色、以质取胜的发展路子。由过去依靠政府发动农户搞基地建设再去找企业、找市场( “基地+农户+企业+市场”),转变为依托龙头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农户搞基地建设再将产品投放市场( “企业+市场+基地+农户+市场”)的发展模式。企业唱主角,政府搞服务,用企业对市场特有的嗅觉引导农户搞基地建设,让企业源源不断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特色产品。
严守耕地红线,确保耕地质量。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开展全市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和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积极推广科学施肥,以防止农产品农残超标和重金属超标。大力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强化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科学用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抓好粮改饲工作,加大沼气工程建设,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促进种养加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通过各大主流媒体、社交网络平台以及户外广告等各类媒体宣传推广丽江优质特色农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丽江农产品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构建全链条、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可追溯、高效率的农产品现代化物流体系,建立覆盖全市主要产地和销售地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发展农村电商和农产品跨境电商。鼓励企业与电商全面对接融合,建立丽江高原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专卖店及丽江特色农产品展示营销中心或丽江特色农产品一条街,拓宽农产品推介、展示、销售渠道。
制定丽江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立完善质量品牌管理制度,提升标准化生产能力、全程化质量控制能力、品牌培育创建能力;打造独具特色、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丽系”知名品牌。宣传推广六大重点产业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积极申报国际有机食品认证、国内有机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和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力争到2020年末全市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30个,到2022年末全市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80个,到2025年末全市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30个,认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3.33万hm2、有机食品基地2万hm2。加强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与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
1.建立产业扶持和贷款贴息机制。市、县(区)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和贷款贴息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方式扶持。
2.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市政府已首期出资2000万元,县(区)政府按1∶1比例配套设立贷款风险补偿金。金融机构按照风险补偿金的10倍放大贷款。风险补偿金交存于县(区)农业局开设的风险补偿金账户。
3.建立贷款损失分担机制。根据贷款损失(合同到期日贷款及利息),按照银行与政府2∶8比例分担。由政府设立的风险补偿金代偿80%,承贷银行业金融机构承担20%。
4.建立贷款担保分担机制。对担保公司按贷款担保业务贷款金额年1.5%的保费补助。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县(区)政府、承贷银行业金融机构7∶2∶1的分担机制。发生“绿色食品牌”贷款风险,政策性担保公司负责偿还贷款本息的70%,县(区)政府从交存的股本、风险补偿金中偿贷20%,承贷银行金融机构承担10%。
把农产品加工业融入“互联网+”现代农业,企业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发展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现代加工新模式。引导农产品加工业与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科普、养生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前端延伸带动农户建设原料基地,向后端延伸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由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社与各类市场主体组建产业联盟,形成让农民变股民入股领分红、农民变合作社社员领红利、农民变工人领薪金的利益联结机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