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牛气肿疽病的诊断与防治

时间:2024-05-24

谭帮琼

气肿疽病又名“黑腿病”“鸣疽病”,是牛的急性、败血性、发热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牛肌肉丰满的部位如颈侧、肩前、腰部、后肢上部、臀部等处发生炎性、气性肿胀,挤压有捻发音,所以又称“鸣疽病”,并常有跛行。主要发生于黄牛。地处高山潮湿的山谷牧场和草场的气肿疽病老疫区,夏季会在黄牛中有规律地重新发病。

一、流行特点

牛气肿疽病的传染源是病畜和被污染的土壤,但并不是由病畜直接传给健康家畜,其主要传播因素是土壤。即病畜体内的病原体进入土壤,以芽孢形式长期生存于土壤中,牛吃了被污染的饲草、水源,经口腔和咽喉创伤侵入牛组织,也可由松弛或微伤的胃肠黏膜侵入牛体内。草场或放牧地被气肿疽梭菌污染,此病将会年复一年地在易感动物中有规律地重新出现。在自然条件下,气肿疽主要危害黄牛、水牛,感染后仅出现一过性的轻度跛行和轻热,经数小时至24小时后症状消失。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5—9月的高温、高湿季节,特别是在沼泽牧场放牧的牛群最易感染。

二、发病症状

该病的自然病例潜伏期为2~5 天,病牛常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1~42℃。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和脉搏加快,相继出现本病特征性肿胀,即在颈侧、肩前、腰、后肢上部、臀部等肌肉丰满的部位,一处或多处出现炎性肿胀,初期热而痛,后来中央变冷、无痛。患部皮肤干硬呈暗红色或黑色,有时形成坏疽。触诊有捻发感,叩诊有明显鼓音。切开患部,从切口流出污红色带泡沫酸臭液体。此外,局部淋巴结肿大,触之坚硬。反刍停止,呼吸困难,脉搏快而弱,最后体温下降或再稍回升,随即死亡。一般病程1~3天,也有延长至10天者。若病灶发生在口腔,则腮部肿胀,有捻发音;发生在舌部,则舌肿大,伸出口外,有捻发音。老牛患病,其病势常较轻,中等发热,肿胀程度也较轻,有时疝痛臌气,可自行康复。

三、解剖病变

死于气肿疽病的牛,尸体很快膨胀,皮下组织气肿,皮下血管怒张。切断血管,立即流出大量带气泡的暗红色血液。鼻孔中常有血液流出。肛门及阴户外翻,有淡紅色血液流出。切开肿胀部位,组织肌肉为暗红色,呈蜂窝状,有特殊酸臭气味。胸腔和心包腔积有淡红色液体,肺水肿;腹腔中有很多带血的腹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肝脏暗棕色,切面呈蜂窝状,有带气泡的暗紫红色血液流出;脾高度肿大,脾髓呈粥状暗红色。此外,还可见胃肠道黏膜有卡他性炎性变化。

四、鉴别诊断

根据气肿疽病的发病症状和剖检病变,可初步做出诊断。要进一步确诊,则需采取肿胀部位的肌肉、肝、脾及水肿液,做细菌分离培养和动物实验。

气肿疽病易与恶性水肿、炭疽病、巴氏杆菌病相混淆,发病症状彼此有某些共同之处,应注意鉴别诊断。

1.恶性水肿的病原是腐败梭菌,菌体呈长丝状,主要危害马及绵羊,牛患病很少。剖检病变部位与气肿疽病也明显不同。

2.炭疽病的病原是炭疽杆菌,是人和多种动物的共患病,死于炭疽病的牛常见天然孔流血,易与气肿疽病混淆。疑为炭疽病的动物尸体严禁解剖,必要时可切割其一只耳朵,切口经烧烙后妥善包装,再送实验室做病原体检测。

3.巴氏杆菌病是多种动物和禽类的共患传染病,病原是巴氏杆菌。死于巴氏杆菌病的急性红肿型病例,易与气肿疽病混淆,但水肿型病牛的肿胀部位多在头部、咽部、颌下等处,肌肉丰满的部位并不出现肿胀。必要时可送病料做细菌检查。

五、防治

1.预防接种。采用疫苗预防接种仍是控制气肿疽病的有效措施。疫区每年应在春、夏两季定期注射疫苗预防,免疫期为半年,6个月以下的小牛满半岁以后应再接种1次。

2.环境消毒,转移牧场。在已发病的地区,应尽快转移牧场,病畜应立即隔离治疗,死畜严禁剥皮吃肉,应深埋或焚烧处理,以减少病原的传播。对牛粪便、被污染的饲料和垫草等,均应焚烧销毁。对被污染的环境、饲养工具、饮水,应严格消毒。消毒药液可用3%福尔马林或0.2%升汞水,进行喷雾消毒处理。

3.治疗。治疗早期可用抗气肿疽血清,静脉或腹腔注射。牛一次用量为150~200毫升,重症病例12 小时后重新注射1次。此外,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青霉素和四环素)治疗牛气肿疽病,治疗效果显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