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田小平
科技创新中的政府作用
田小平
在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中,“政产学研”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尽管科技创新的过程是在产学研之间发生,但“政产学研”的提法反映了创新体系中各主要角色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强调了政府责任的至关重要。那么,处于中枢地位的政府,到底在科技创新体系中应该做点什么呢?
我认为,政府的首要之举,应该是科学规划,制定完善政策法规,营造创新的法制环境。在美国硅谷、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和北京中关村等几个比较成功的科技园区中,硅谷是以美国斯坦福研究公园模式在市场主导之下自发形成的,而新竹、班加罗尔、中关村则是政府、行政主导之下的管理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地区创建科技园区,利用科技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树立了成功的典范。
由此可见,在政府主导的科技创新体系中,政府应抓好科学规划,明确发展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制定产业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金融体系、人才战略等体制和机制。政府还需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在法律、法规、制度的框架内既保证政府管理的权威性,又力求实现通过市场手段而非超越法律约束的干预,并保证国家、企业、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17届北京市科技周在北京举行。图为观众体会LED灯
小朋友和家长在中国科技馆里了解科普知识
创新驱动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要在体制机制上创新。政府以推进改革为动力,支持创新的先行先试,一是要在不断加大政府R&D(研究和开发)投入的同时,对现行政府科研项目经费运算管理体制改革扩大试点,开展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间接费用补偿、分阶段拨付、项目后评估补助等试点。扩大项目内部预算调整,自主决定科研项目经费,给研究单位更大自主权,政府则行使审核、评估、监督、验收、奖惩的权力。二是选择两到三个已形成研究、技术、产业一定基础的前沿领域,如在绿色印刷、包装行业建立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探索“产学研用”合作体制和机制的试点,探索政府支持、多元出资、独立运营、企业化管理,促进创新价值链两端紧密结合,突破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及成果转移,不与企业争利的“非营利机构模式”。三是更宽视野、更大限度地激发、激活首都人才优势。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我们在执行中央“千人计划”、北京“海聚工程”的同时,更应看到中关村拥有强大的人才优势,而如此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由于部门所有的体制制约,在首都创新中远未发挥出潜能。我们应借鉴美国、德国产学研合作的经验,研究制定鼓励和支持产学研领域人才的双向多向流动、兼职政策,支持科技人员以借用、聘用、兼职等方式到企业,从事研发或离岗创业,保证科技人员享受与连续工作人员的同等待遇。在企业工作期间,取得的成绩应予承认并作为晋级、评定职称的依据。解除科技人员后顾之忧,扩大企业引人用人的自主权,造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生动活泼局面。
国务院批复中关村“1+6”政策中的“1”,即统一建立首都创新资源服务平台,是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政府对一些具有产业化前景,甚至已进入产业化的自主创新成果存在审批繁琐、环节流程过于冗长等问题,出现了“墙里开花墙外红”的现象。如一些医疗检测器材和新药,在国内外同时申请认证,国外权威认证机构已经通过认证了,而国内认证机构却迟迟未批。还有的企业历经十年自主研发一类新药,投入过十亿,最终却由政府定价,只能进入医保目录与仿制药等同等标准,也抑制了企业自主研发积极性和可持续发展。在通过知识产权质押担保融资时,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科技企业负责人实际上必须提供个人房产、银行存折等实物作为抵押才能贷款。而在技术转移收入税收的减免上,也存在政府——企业信息不对称等机制障碍。2001年至2007年,技术转移减免营业税、所得税兑现率仅为39.13%和38.34%。
针对上述问题,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创新服务,发挥首都创新资源服务平台的主导作用。对具备产业化前景的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要提高立项及评审效率,减少审批环节,采取绿色通道机制,缩短审批期限。二是尽快优化和完善科技评价体系,适时引入科技团体等第三方评价力量,推行同行认可制度;加强制定产业技能人才分类评价标准,试行人才引进积分制度,扩大企业引人自主权;加快建立以产业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加大产业化指标在项目及成果评价中的权重,使成果更贴近产业及市场需求。三是切实优化政府采购环境。硅谷发展初期,美国政府对硅谷军事电子装备采购政策的倾斜,极大地推动了硅谷地区电子信息业的兴起和发展。发挥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成果的支持作用,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与仿制药的审批程序、审批进度和定价加以区别对待,将极大激发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和成果产业化的积极性。四是重视发挥风险投资的导向力量。美国《中小企业投资法》及鼓励投资的税收政策促进了风险投资在硅谷的发展,至今硅谷风险投资总量仍占全美的三分之一。北京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也应该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政府资金可适时跟进风投项目,以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可引导和支持市属金融机构,有效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减少实物抵押,切实缓解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瓶颈制约。
硅谷成为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其成功的要诀在于它适合中小型科技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失败到成功迅速成长起来。新竹、班加罗尔作为后发技术创新高地的崛起,其原因也正在于此。美国小企业管理局曾收集过20世纪对美国和世界有过重大影响的65项重大发明和创新,发现他们都是由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或个人创造的。这些发明和创新往往都是个人或团队完成,然后取得专利,兴办小企业,生产销售新产品,然后慢慢成长为大企业或直接将专利卖给大企业。这些例子都说明了中小型科技企业在创新高地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政府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和支持。
中关村拥有近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占主体的仍是中小型企业。政府在帮助企业做大的同时,也应更加关注和支持这支巨大的、潜在的、后发的创新力量,研究面向中小型科技企业六项先行先试政策的延伸,让政府资金更多地向中小型科技企业倾斜,建立面向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政府风险补偿基金,鼓励天使投资、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发展,拓宽、引导市属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担保。
我真切地希望,政府和企业能够一起构建共同愿景,崇尚创新,勇于创新,锐意创新,持续创新,宽容失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鼓励竞争与合作,营造激励创新发展的文化氛围和政策制度保障。
北京科技周活动现场。图为一位家长和孩子现场一起体验声音的分贝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科协副主席
责任编辑 刘墨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