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王冲 王洪滨 曾现英 许建方
刺参是我国重要的海珍品养殖种类之一,主要养殖区集中在山东、辽宁和福建沿海,因其具有补肾益精、延缓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促进了刺参育苗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北方,刺参越冬保苗期长,一般从11月至次年4月,为冬季保苗期。刺参越冬保苗是为刺参养殖和增殖放流提供大规格苗种的重要环节,由于冬季保苗期间水温低、温差大、换水量小,易造成刺参的应激反应和病毒、细菌的混合感染,引发吐肠、化皮等病害,影响刺参保苗效果,因此,在刺参越冬保苗时,苗种选择、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等养殖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一、苗种选择与投放
越冬保苗的苗种一般来自当年自育参苗,规格为2000~3000头/kg,这样规格的参苗生长速度快,增重空间大,比较适合越冬,来年春季能达到理想的投放规格。11月中旬,水温降至l5℃左右时,将苗种移到越冬室进行越冬保苗。如果是外购参苗,必须把好苗种质量关,要选择体表无损伤、无黏液、肉刺坚挺而完整、管足吸附力强、伸缩性较快、活力强的参苗,以保证成活率。
参苗放养前,使用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溶液等药物进行全池泼洒,对越冬池进行彻底消毒,同时,使用20mg/L高锰酸钾溶液对波纹板和网片等附着基进行20~30分钟的浸泡消毒处理。在投放参苗时,放养密度一般以0.6~0.8kg/m2为宜,参苗投放后,需使用青霉素进行全池泼洒消毒,防止病菌感染。
二、水质管理与调控
水温直接影响刺参的摄食量、生长速度和生理活动,在越冬保苗期间水温控制在6℃~18℃,此温度范围内,参苗可正常摄食生长,当水温低于6℃时,参苗几乎不摄食,甚至会出现化苗现象。建议11月份根据水温情况开始缓慢升温,海水温度提高到17℃~19℃,能促进刺参的快速生长,保证越冬期刺参保苗产量。进入寒冬后,可将水温逐步降低到6℃~10℃,第二年春天,将水温逐步提高到18℃~20℃,当自然水温达到18℃时,停止加热,越冬保苗阶段结束。
越冬保苗期水质调控也至关重要,虽然冬季换水量小,但也要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蓄水池容量要保证为培育池容量的1.5~2倍,根据水温、投饵情况调整换水量,日换水量为二分之一,每天换水1~2次;7~10天进行一次倒池。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如含枯草芽孢杆菌等菌株的微生态制剂进行水质调控,确保保苗期间水质的稳定。
三、科学投喂饵料
刺参在越冬期因水温不高而摄食减少,饵料的摄入量也相对减少,科学地投饵,对刺参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积极作用。保苗初期,饵料以鼠尾藻粉、新鲜海泥、全价配合饵料等为好,保苗中后期可根据实际情况搭配适当的海带粉、螺旋藻粉、酵母、鱼粉等。为了能充分利用饵料,日投饵一般为2次,早晨投喂三分之一, 傍晚投百分之二量。具体投喂量根据各个阶段水温的不同和摄食状态的好坏随时调整,一般情况下,当水温在15℃~l8℃时,饵料投喂量为参苗的5%;当水温在l0℃~15℃时,投喂量为参苗的3%;当水温在6℃~l0℃时,投喂量为参苗的l%。此外,严格控制好饵料的使用量,并适量添加维生素及免疫多糖等,以提高刺参苗种机体免疫能力。同时,做到勤观察,勤调整,防止因过量投喂而造成水质恶化。
四、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换水、倒池、充氧、水温的控制及饲料投喂等。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参苗的观测,主要包括检查参苗的摄食情况,查看粪便是否正常,附着基上的参苗是否有化皮等症状,如有异状,应及时处理。同时,做好水质指标水温、pH值、盐度、溶解氧、氨氮等水质指标的掌握和监测。根据每天的检查情况,及时调整倒池和涮片时间,并根据参苗的大小及生长情况及时进行筛选分池,调整饵料投喂量。
五、病害防控
刺参越冬保苗期间,易发生腐皮综合征、细菌性肠炎病等病症,引起参苗得病的原因主要有桡足类、倒池对其体表的损伤引起病菌感染、水温剧变引起应激反应、饵料配比失调引起肠胃功能紊乱等方面。因此,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观念,科学用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首先科学投放健康苗种,经常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消毒或用抗菌药进行治疗;其次要保持良好的水质和底质环境,经常清除池底污物,选择优质饵料并经有效发酵或臭氧消毒后进行投喂,在饵料中定期添加有益菌剂,调节肠道菌群,抑制有害菌生長,以提高刺参的抗病能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