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数字农业+智能农机”为莱州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翅膀”

时间:2024-05-24

王帮高

“数字农业+智能农机”对乡村振兴的持续发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山东省莱州市在乡村振兴领域中积极运用“数字农业+智能农机”,以求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一、“数字技术”助力现代果园

在山东省莱州市郭家店镇古村一望无际的现代化苹果园里,树下纵横交错的滴灌带正源源不断地喷洒出滴滴水珠,滋润着干渴的土壤。偌大的果园里,却难觅果农的踪影。

作者在一个控制室里找到了果园的主人。看到他熟练地打开了智能手机,手机上立即出现了两个界面,一个是智能气象站,另一个是智能果园,当打开气象站的页面时,光照、土壤湿温度、pH值、CO2数值、主动力泵以及灌溉区参数实时显示出来,一目了然。

土壤温度:16.2℃,土壤湿度:9.4%RH……莱州市青雨果业“90后”新农人宋继峰介绍说,“这里就是被称为数字果园‘智慧大脑的物联网实时监控系统,它能将果园里的气象数据、土壤温湿度数据、风力数据、降雨量数值与病虫害测报情况实时反映出来,并一同上传到平台上,一旦含水量低于限值以后,电脑会自动打开供水系统,而浅埋在地表土壤里的滴灌带则负责将水肥一并滴进果树的根部,进行滴灌。这就是我轻松管理这200多亩果园的奥秘所在。”

笔者看到,苹果园里一共耸立着3个标有“智能土壤监测站”的小方盒子,苹果园的气候、温度、温度、土壤等各种数据就是靠它来传送。另外,无人机打药、网络视频监控、太阳能杀虫灯、水肥一体滴管浇灌施肥等 “高大上”的新科技装备随处可见。

宋继峰嘴中说的平台,就是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数据平台,物联网智能系统的建立与使用实现了果树管理自动化。这片果园最大的特点就是高科技,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可将果树所需的水、肥,精准送到每棵树下,还可以实时分析土壤数据,氮磷钾等成分缺了啥都可以自动预警。

同一天,莱州市朱桥镇琅琊岭2000亩苹果生态园里也正在进行施肥,只见经过发酵产生的沼液,通过地下智慧管网被直接输送到果树根部。

据介绍,琅琊岭苹果生态园在全国首创苹果免套袋栽培技术、生物疏花疏果技术,建立了植保机械化、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套现代化、集约化栽培体系,依托园内完善的物联网系统,实现果园管理智能化、监测数字化、生产标准化,亩均节本增效6000元,达到了农药和化肥用量“双减少”、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的最佳目标。

数字果园最大的好处就是用工很少,日常管理只需要1人/100亩,节约劳动力成本800~1000元/亩,节水达到45%~50%,并能吸引一大批懂技术、有文化的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中。目前莱州市建成了27个数字果园,果园里的温度、湿度以及病虫害预警、微喷等所有信息数据都会汇集到这个系统中,并自动调节至合适区间,实现对全市7000多亩数字果园的智能化管理。

二、“互联网+农机”深耕智慧农业

植入了“智慧芯片”的农业,让一粒种子在还未种进土里时,智慧的力量便已开始显现:在莱州市宏大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产业大数据专家组已为合作社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量身定制”了种植规划,耕、种、管、收科学又精准;在土山镇浞南村,种粮大户采用无人驾驶农机进行智能精播,直线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级,夏种智能又高效;在莱州市祝家家庭农场,地面摄像头、传感器和低空无人机等多层、立体管控体系,是了解作物长势和病虫害的“火眼金睛”,管理精细又轻松。

春耕夏種一茬连一茬。每年,莱州市要完成省农业农村厅下达的10万亩左右土地深松任务。在土地深松过程中,往往因为作业面积和深度无法准确监控和核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地的积极性。近两年莱州市利用信息化技术,全面推行土地深松智能终端,实现了深松精准作业。

“深松深度不能低于30厘米,作业面积和区域,手机上能全部显示出来,如果达不到标准,可以第一时间通知农机手。”在莱州市程郭镇南相村,驾驶一台“钢铁侠”在农田里进行土地深松作业的程郭镇玉斌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刘玉斌说。将智能深松终端安装在手机上,手机终端包含数据监控和传输系统,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实时监控深松深度、面积、轨迹等信息,用手机随时随地查看深松作业情况,随时随地对深松作业“了如指掌”。

从“耕地不用牛”到“机器替人”再到“无人驾驶”,农机“黑科技”让田间沃野处处散发着农业科技之光。如今,随着科技发展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智能化与农机不断融合,越来越多现代农机将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机器替人”“机器换人”将成为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怎么种好地”的必然选择,有力推动着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

在莱州市新杰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地头上架设一个小型基站(包括三脚架和机顶盒),由激光平地机上的雷达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安装在拖拉机上的天线接收电台信号,驾驶员就可以打开在驾驶室里的液晶显示器安全操作了。智能平地机翻整的土地相对平整,无论多大面积,误差范围均可控制在2~3厘米之间,不仅节水30%,而且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正是以科技和创新激活了莱州智慧农业发展的“一池春水”。在智慧农业方面,结合精准作业技术,实现减药、减肥、减损,解决农村劳动力减少后未来“谁来种地”问题,促进种植主体由“传统农民——新农人——农业工程师”的转变,引领农业从“汗水驱动”向“智慧驱动”转变。截至目前,莱州市“智慧农机”达到478台套,智慧农机的应用让莱州农业生产如虎添翼,推动了全市粮食生产节本增效,粮食产量稳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有力。

三、大数据让农产品有了“承诺书”与“成长手册”

通过“电子合格证+溯源码”的形式实现农产品“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溯”。记者日前从莱州市西尹家芙蓉韭菜专业合作社了解到,目前,合作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绘制了精准的“放心韭菜”地图,形成了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和电子地图数据“三位一体”的监管数据网络。

莱州市西尹家芙蓉韭菜专业合作社社员的每个地块都可以在“放心韭菜”地图上查询。根据推行韭菜产品“双证制”管理工作要求,2017年,莱州市西尹家芙蓉韭菜专业合作社的1900亩韭菜就在全省率先使用了电子二维码合格证,通过电子二维码韭菜合格证,消费者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查询到韭菜绿色食品认证信息、收割时间、生产过程、种植户等信息,同时电子二维码实现了绿色食品最小包装追溯的要求,也对保护韭农利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该合作社的蔬菜打包工作间,笔者看到,一盒已被打包好的韭菜外包装上贴有两个二维码。“一个是合格证二维码,另一个是溯源二维码。”消费者通过扫描合格证二维码,可查看该农产品的电子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进而查看合格证编号、经营主体信息等。而溯源二维码则包含了农产品种植过程中播种、除草、浇水、施肥等环节的记录,数据精确到每一项农事操作的具体日期和地块位置。数字赋能农业生产,让农产品有了“承诺书”与“成长手册”,也让消费者吃下“定心丸。”

2018年,莱州市开始在大姜生产上推广应用创新开发的食用农产品电子二维码合格证,实现大姜“从产地到餐桌”的全流程监管,保证大姜产品质量安全。大姜进入采收季,线上线下齐发力。莱州市大姜协会会长张旭斌说,协会将全市3 个规模化大姜市场的资源整合在一起,重点打造的大姜交易电商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综合性平台,让任何一个客商都能找到适合的产品。同时,根据客商的需求信息,形成系统的数据化订单,通过订单指导生产,更有效率地推动生姜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推行电子合格证以前,莱州市琅琊岭小龙农民合作社2000多亩的苹果经销采取传统调运方式,价格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经济效益低微甚至亏损。推行二维码电子合格证后,琅琊岭苹果由原来的销售难、价格低,一跃成为网红产品,电子订单纷至沓来,一果难求,变成真正的“黄金果”, 平均价格达到每千克20元以上,苹果尚未采收即销售一空,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