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谷子绿色种植技术

时间:2024-05-24

王晓鹏 孔春英

谷子原产我国,是中国先民最早培育的粮食作物之一,已有六七千年的栽培历史,古代称为稷或粟,为五谷之首,谷子耐干旱、耐瘠薄、抗逆性强,营养丰富、极耐储藏。在山区丘陵等干旱地区种植谷子,与豆类、薯类等轮作,具有节水、养地、增加农民收入、优化食物结构等多重生态和经济、社会效益。

一、选地

谷子绿色种植,好的生产环境是基础。要选择土壤、水源、空气等没有污染的清洁地块。如果专业化生产,最好争取通过绿色认证,提高品牌价值,提升经济效益。谷子性喜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透光的环境。再次,为提高产量和质量,要选择土层比较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块,有灌溉条件更佳。要避免连作,比较理想的前茬作物是花生、豆类、薯类等。

二、整地

春茬谷子秋季和春季整地均可,夏茬谷子在麦收后及早整地。最好结合整地施有机肥培肥地力,以利于抗旱、增产、提升品质。要精耕细耙,耕深20~25cm,耙细耙平土壤,做到无根茬、无漏耕、无坷垃,并注意及时镇压保墒。

三、备种

选择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品种。不同品种的谷子千粒重在2.2~4g之间,每千克种子25~45万粒。根据不同地力,每亩最后留苗1.5万~3万株,但间苗前一般需要成苗2.5万~4万株。地力条件好的地块密度大一些,地力条件差的稀一些。根据品种千粒重、发芽率和地力条件等提前计算用种量,备足种子。

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一是晒种。播前一周,将种子在阳光下曝晒2~3天。二是精选。播前3~5天,用10%的盐水溶液漂洗,捞出漂在水面的秕谷、草籽等,将下沉的饱满籽粒捞出,再用清水漂洗脱盐后沥水,在荫凉处晾干待播。

四、播种

有条件的采用播种机播种,没有播种机时,可采用畜力或人力拉耧播种,小幅地块也可手工撒播。谷子性喜高温,生育适温22℃~30℃。春茬山东及周边地区一般在5月初左右播种;其他地区当地下10cm土壤温度稳定达到8℃~10℃后播种。夏茬在麦收后及早整地播种。注意结合天气情况抢墒播种。如果难以等到合适墒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借墒播种:一是当表墒较差但底墒较好时,可将表层干土推开,把种子播在下层湿土上借底墒播种。二是当土壤墒情整体较差时,可以把粉碎过筛的有机肥细粉充分均匀闷湿后,施入播种沟底部,借肥墒播种。采用畦作或垄作均可。行距40~50㎝,深度3~5㎝,注意播种深浅一致,覆土均匀。播后随即镇压保墒,促进出苗。如果在播种后拱土前遇到降雨,土壤表层板结形成硬壳,要及时碾碎板结土壤,促进出苗。

五、苗期管理

当幼苗长到3~4片真叶的时候可以压苗,促进根系下扎,培育壮根。当幼苗长到3cm高的时候即可开始间苗,6cm时定苗,注意拔掉病、小、弱苗,保留长势强壮、无病虫害的幼苗,尽量做到等距定苗,根据品种及地力情况每亩留苗1.5万~3万株。

六、施肥

一是基肥,以农家肥为主,亩施优质农家肥3~5m3,缺磷地块可混合部分过磷酸钙,结合整地或做畦、起垄时施入土中作底肥。二是种肥,地力差、底肥不足的地块亩施磷酸二铵10kg或氮肥5kg作种肥,可促进谷苗早生快发,满足谷子生长前期对养分的需要。三是追肥,谷子苗高30~50cm,处于拔节孕穗期,如果叶色偏淡、长势不旺,有缺肥迹象时,应距植株6cm左右,开10cm深的追肥沟,每亩均匀撒施氮肥35kg左右,然后覆土,防止挥发,提高肥料利用率。

七、浇水

谷子虽然耐旱,但是在拔节、抽穗期以及灌浆期需水相对较多。如果拔节、抽穗期发生干旱应及时灌水,同时可结合灌水追施“孕穗肥”,培育大穗。灌浆期如发生干旱可浇小水,提高千粒重,但要避免大水导致贪青。

八、中耕除草

进行3次中耕除草,杜绝杂草消耗养分,同时松土、透气、保墒,促进谷子根系发育。头遍结合间苗和定苗进行,第二遍在谷子拔节时进行,第三遍在谷子抽穗前进行。头遍划锄要浅、要细,避免伤苗、压苗。以后随着植株、根系长壮,划锄逐渐加深,有利于刺激根系发育,保护、利用底墒,接纳雨水。

九、病虫害防治

谷子抗逆性强,病虫害少,比较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黏虫、蚜虫等。可以使用矿物源、植物源、微生物源农药、菌剂或其他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也可以采用生物、物理方法防治。

黏虫的生物、物理防治方法:一是利用其成虫交配产卵前需要采食以补充能量的习性,采用食诱剂、糖醋液等诱杀。二是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三是草把诱卵:自成虫开始产卵起至产卵末期止,用谷草或稻草扎成小草把诱卵。每亩地插10把,草把顶高出植株15cm左右,约5天换一批,将有卵的草把带出销毁。

蚜虫生物、物理防治方法:一是利用蚜虫的趋黄特性,用黄色粘虫板诱杀。二是培养或释放蚜虫天敌,如瓢虫、草蛉、食蚜蝇、寄生蜂等,抑制蚜虫为害。

十、收获

一般在9月上、中旬,籽粒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即谷粒呈现本色时及时收获,防止鸟害。收割后及时晾晒、脱粒,于干燥、阴凉处保存。谷子适合长期储存,但小米不耐久存,待食用或销售前加工脱壳。确保收后晾晒、脱粒、运输、贮藏及加工过程中不发生霉菌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