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何提高麦田化学除草效果

时间:2024-05-24

文/ 宁津县农业农村局 刘忠强

麦田杂草与小麦生长基本同步,小麦出苗后杂草也开始出土,在小麦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与麦株争水、争肥、争光。杂草也是某些病虫害的寄主和传播媒介,可诱发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影响小麦生长与产量。在小麦化学除草上存在着药剂选用、使用时间和方法不当等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除草效果。生产中应改变不科学的防治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把麦田化学除草效果发挥好。

存在问题

1.药剂选用不准。每一种除草剂都有一定的杀草谱,麦田杂草不同,选择的除草剂品种也应不同。除草剂品种选择适宜,除草效果就好;除草剂品种选择不对路,除草效果就差,甚至没有效果,不仅影响当季小麦的生长和产量,而且为下季麦田留下大量的杂草种子。

2.药剂用量不足或过大。除草剂用量多少直接影响麦田化学除草的效果,用量不足,达不到麦田除草要求的用量,除草效果差;用量过大,也会造成麦田杂草抗药性增加,影响除草效果,还往往会对小麦造成药害,轻者小麦叶片受损,重者影响幼穗分化或畸形。盲目加大用药量,除草剂抗药性增强,防效降低。

3.施药时温度过低。温度是影响麦田化学除草的重要因素,一般麦田杂草生长的最低温度为6℃,若低于这个温度杂草基本停止生长,若此时应用除草剂,杂草对药剂的吸收很少或基本不吸收,防除杂草的效果较差。如果施药后遇有寒流等低温天气,则除草效果更差。

4.施药时土壤干旱。麦田土壤湿度大,杂草生长快,施药后杂草吸收好,有利于在杂草体内运转和药效发挥,除草效果好。麦田土壤干旱,杂草生长缓慢,不利于杂草对除草剂的吸收和体内运转,药效发挥慢,除草效果差。

5.施药时间偏晚。多年来,部分农户把麦田化学除草的时间选在春季。一般早春气温低,达不到化学除草的适宜温度,等到气温升高后,杂草草龄增大,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差。防治不及时还有可能造成杂草开花,对小麦生长影响较大,防治基本没有效果,也容易对小麦和后茬及邻近的作物产生药害。小麦拔节后进入快速生长阶段,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植株体内溶液浓度变低,分解转化除草剂的能力减弱,并且除草剂对小麦幼穗分化影响较大,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畸形穗或不能抽穗,对小麦产量会造成严重影响。

6.药液数量不足。有些农民群众为省工省力,在进行麦田化学除草时,每亩地的用水量在15公斤左右,药液偏少。药液偏少常常造成喷雾不均匀,部分杂草没有着药或着药很少,防除效果差。

7.药械质量不佳。喷雾器陈旧,跑冒滴漏现象严重,雾化程度差,农药利用率低,造成部分除草剂流失浪费,直接影响除草效果。

8.施药方法不当。一是对悬浮剂类除草剂在没有充分摇匀的情况下使用,影响了除草效果。二是喷药不均匀,有漏喷或重喷现象,未喷到药的地方继续长草。

9.环境因素影响。一是大风天气施药,部分农药飘落田外,麦田有效药量减少,从而影响防治杂草的效果。二是施药后遇雨,杂草还没有吸收或完全吸收,黏附在杂草茎叶上的药液被冲刷掉,影响除草效果。

技术措施

麦田化学除草应以“冬前为主,春防为辅”,以“防早、防小”为防除策略,因地制宜,按照杂草种类分类防除,做到合理施药,有效控制杂草危害,确保小麦生长安全。

1.因草选药。应根据杂草种类选择除草剂种类,同时保证所除草的小麦和后茬作物安全。对以播娘蒿、荠菜等为主的麦田,每亩可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20克,或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1.5~2克,或56%的2甲4氯钠可溶粉剂100~140克,或50克/升双氟磺草胺悬浮剂5~6毫升;以猪殃殃为主的麦田,可亩用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70毫升,或58克/升双氟·唑嘧胺乳油10~15毫升;对于节节麦、雀麦、野燕麦、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可亩用30克/升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25~30毫升;单独防治雀麦也可亩用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10~12.5克,或者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3~4克等。对于以上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用上述药剂混合使用或选用含有以上成分的复配制剂。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药剂标注的推荐剂量和方法喷施除草剂,避免随意增大剂量造成小麦及后茬作物产生药害。

2.因时用药。目前的麦田除草剂多为苗后杂草茎叶防除药剂,最佳用药时间一般是杂草处于2~3叶期,施药过早、过晚均会影响除草效果。用药时间可分为冬前和春季,防治效果冬前优于春季。应做到治早治小,小麦三叶期以后,大部分杂草已出苗,且杂草小、根系弱、抗药能力差,使用较少的药量即可取得理想的除草效果,同时麦苗抗药力强,对小麦安全。冬前防治一般以11月中下旬、小麦播种后40天左右用药为宜。

对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当早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6℃以上,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及早进行化学除草,但注意要避开倒春寒天气。喷药前后3天内日平均气温在6℃以上,日低温不能低于0℃,白天喷药时气温要高于10℃。春季防治时要突出一个早字,一般在年后3月上中旬只要温湿度适宜,趁杂草较小,小麦分蘖少及早用药,最晚也应在小麦拔节前用药完毕。

3.适量用药。按照除草剂产品说明要求,严格掌握用药量,不能随意减少或加大用量,以免造成防治效果不好或产生药害。冬前杂草小,耐药性差,一般占春季常规除草剂用量的三分之二即可。

4.看天施药。麦田除草剂都应在晴天气温较高时使用,气温越高,小麦吸收越快,除草效果越好。只要气温达到8~10℃,喷药时间越早越好,并注意收看气象预报,最好保持施药后有三天10℃以上的天气时进行。喷药时注意选择无风天气,防止药液漂移影响防治效果,或漂移到附近农作物上产生药害。寒潮来临及6℃以下的低温天气应避免施药。

早春气温波动大,喷药要避开倒春寒天气,喷药前后3天内日平均气温在6℃以上,日低温不能低于0℃,白天喷药时气温要高于10℃。

5.看地施药。当麦田土壤干旱,杂草吸收除草药剂性能差,应掌握干旱麦田先浇水后施药的方法,以提高杂草的防除效果。

6.加大水量。药液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施药的均匀度,一般冬前施药加水量为每亩25~30公斤,春季随着杂草的增大用水量应增加到30~40公斤。做到除草剂喷施均匀一致,杂草茎叶全面着药,既要使药液湿润杂草茎叶,也不要让药液往下流。

7.正确配制药液。在配制除草剂时,先将除草剂原液溶解于少量清水中配成母液,然后在喷雾器中加入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水,再倒入配制好的母液,最后加水至喷雾器指定位置,达到药液混合均匀后进行喷雾防治。

8.更新药械。当喷雾药械陈旧,有跑冒滴漏现象时,应在施药前进行维修,维修仍不能解决的应及时更换,以提高喷药质量,保证施药者的人身安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