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贾国军 赵慧军 吴雄斌 张永芳
摘 要 灰霉病是兰州地区温室草莓主要病害之一,严重时会造成果实腐烂,降低草莓产量和品质,给种植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温室草莓感染灰霉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草莓生产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草莓;灰霉病;综合防治;灰葡萄孢菌
草莓为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丰富且味道鲜美,被誉为“水果皇后”,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在兰州及周边地区,草莓以设施栽培為主,在兰州市红古区和榆中县、兰州新区和临夏市永靖县等地形成一定的种植面积和规模。
草莓灰霉病是草莓种植中一种常见的病害,对草莓的危害日益加重。该病在露地、大棚和温室种植中广泛出现,在设施栽培中尤为严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对兰州市周边温室草莓灰霉病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灰霉病在兰州地区发生偏重,是冬春季设施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应当重视并提早预防。
1 调查地点和方法
1.1 调查地点 2020年9—12月,2021年3—6月、9—12月,对兰州市红古区花庄镇、榆中县城关镇、兰州新区西岔镇的草莓大棚开展调查。
1.2 调查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20部分:杀菌剂防治草莓灰霉病》,每点选 5 个大棚,每个大棚 5点取样,每点调查100个果,记录总果数和病果数,统计病果率。
2 发病症状
2.1 典型症状 实地调查兰州各地草莓灰霉病发生状况,统计结果表明,各地灰霉病普遍发生,程度有差异。草莓灰霉病是典型的低温高湿型病害,由灰葡萄孢菌所致,几乎可以危害草莓地上部的所有器官,果实、花器、叶片、叶柄等,主要侵染果实。灰霉病在草莓各部位的症状表现不尽相同,但在高湿条件下病部均会形成灰色至灰褐色霉层,这是灰霉病最典型的辨别和诊断特征。
花器发病时,花瓣和萼片首先出现水渍状小斑点,继而逐渐扩大成近圆形、圆形或不规则形大病斑,并侵染整个子房和幼果,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全部花序和花朵。花柄在感染后纵向延伸,褐色,腐烂。果实在近成熟或成熟时易感病,感染初期果面呈现水渍状病斑,慢慢变为黑褐色,最终造成整个果实变软腐烂。当环境湿度较大时,病果湿软、腐烂,并产生明显的灰褐色霉层,环境干燥时病果干腐,变为僵果并掉落。叶部发病从叶基开始,初期呈现水渍状病斑,最后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灰褐色大病斑并扩散侵染全叶,导致叶片腐烂、枯死,病变部位经常形成灰褐色霉状物,在感染后期还易导致早期落叶。
2.2 发病规律 草莓灰霉病传播多在低温潮湿环境下进行,病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0~25 ℃,低温高湿时分生孢子更易萌发。病原菌通过表皮或伤口侵入植物组织造成危害,常以菌核、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潜藏在土壤或病残体内,当翌年外界环境适宜时继续萌发和侵染,并借助气流、降雨、农事作业等渠道进行传播。研究证实,种植密度过大、通风较差等环境条件十分有利于发病,氮肥用量过大、土壤黏重、连作,危害加重。
3 防治措施
灰霉病是兰州草莓产区重要病害之一,发生范围广,危害比较严重,发病程度与病原菌数量、天气和种植管理水平等均有密切关系。在防治上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根据发病规律,在农业综合防控的基础上,提倡利用先进生物控制技术,及时科学开展化学防治,减少损失。
3.1 农业防治 科学管理是防控草莓灰霉病的最有效举措。定植前对棚室、棚膜、墙体等做好表面消毒,保持棚室内清洁。加强田间管理,确定合理的定植密度。在实际调查中发现,部分草莓密度过大,在发病初期未能及时清除感病植株,以致病原菌逐步蔓延到其他部位,造成二次感染。严格控制棚内温湿度,做好大棚的通风换气,保证每天通风换气时间和频次。进入花期后,白天棚内温度应保持在25 ℃以上,夜间保持在12 ℃以上,湿度70%以下。此外,还可以选用优质、丰产、抗病性强、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从源头控制灰霉病的发生。
3.2 生物防治 草莓灰霉病的生物防治,目前研究比较广泛的是对灰葡萄孢菌拮抗微生物的筛选与研究。比较普遍的生防菌主要有木霉、酵母等,拮抗细菌比较广泛的是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等,如用1 0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40~60 g/亩,对水30 kg喷雾防治。
目前我们已从感染灰霉病的草莓病果中成功分离出灰葡萄孢菌,筛选获得一株具有较强抑菌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通过诱变及自然条件下筛选和对峙生长实验(抑菌圈检测),最终筛选得到两株具有稳定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并对该菌进行了鉴定,下一步计划对该拮抗菌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制备拮抗菌稀释液,检测其在不同浓度下的抑菌效果,并逐步进行应用和推广。
3.3 化学防治 人们对食品安全十分关注,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更是焦点话题,目前防治草莓灰霉病的化学药物大多是保护性杀菌剂,国内在草莓上登记的化学杀菌剂主要有唑醚·氟酰胺、唑醚·啶酰菌、克菌丹、啶酰菌胺、嘧霉胺、氟啶胺、嘧菌环胺、环酰菌胺等。可以使用400 g/L嘧霉胺悬浮剂1 000倍液、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 2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300~450 mL/hm2、38%唑醚·啶酰菌水分散粒剂600~900 g/hm2喷雾防治。注意药物交替轮换,提高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忠宪, 姚环宇, 张学明, 等.草莓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J]. 吉林农业, 2018(20):68-69.
[2] 李玉亮, 胡轼林, 潘旭升, 等.兰州新区日光温室绿色食品草莓生产技术规程[J]. 甘肃农业科技, 2020(05):91-94.
[3] 汤玲, 贺欢, 孔芬, 等.甘肃省草莓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 甘肃农业科技, 2017(12):86-89.
[4] 李迪, 蔡再华, 何永梅. 草莓灰霉病的显微识别与综合防治[J]. 果农之友, 2019(05):27-28+47.
[5] 陈丽锋. 草莓灰霉病生物防治方法简介[J]. 烟台果树, 2020(02):6-7.
[6] GB / T 19780 120-2004[S],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20部分:杀菌剂防治草莓灰霉病.
[7] 陈官菊, 方鸣, 厉晓腊, 等.温州地区草莓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现状[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61(10):2 088-2 089.
[8] 张国珍, 钟珊. 草莓灰霉病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 2018,44(02):1-10.
[9] 伍琦, 刘为胜, 威海霞, 等.赣北地区大棚草莓灰霉病的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J]. 棉花科学, 2019,41(03):58-60.
[10] 汤玲, 杨馥霞, 贺欢, 等.兰州及周边地区草莓真菌病害调查及综合防治[J]. 甘肃农业科技, 2018(12):86-88.
[11] 刘珍珍.海西州温室草莓灰霉病的症状识别与防治[J].青海农林科技, 2019(01):88-89.
[12] 韩永超, 张庆华, 李红兰, 等.设施草莓灰霉病綠色防控技术规程[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56(21):4062-4064.
[13] 郭蕾, 颜媛媛. 草莓灰霉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J]. 西北园艺, 2021(7):46-47.
[14] 赵慧军, 贾国军, 吴雄斌, 等.草莓灰霉菌拮抗菌的诱变筛选和有效抑菌成分分析研究[J].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38(01):79-81.
[15] 党新民.设施草莓根腐病灰霉病绿色防控技术[J]. 西北园艺, 2021(9):54-5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