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刘军旗
随着农信社体制机制改革的快速推进,河南绝大部分县级农信社都实现了农商银行组建。组建后的农商银行如何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跻身“标杆银行、一流银行”的行列?笔者对此进行了思考。
一、农商银行发展现状及问题
作为县域网点分布最广、经营规模最大、涉农信贷投放最多、农村普惠金融贡献度最高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农商银行(农信社)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成为农村金融机构中存贷款业务规模的龙头。然而,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
员工思想转变不及时,心态调整未到位。改革后,农商银行部分员工思想观念未得到根本转变,“坐门等客”“铁饭碗”思想仍然存在,“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没能入脑入心化行,具体表现为主动服务意识差,客户关系维护欠缺,全业务营销意识淡薄,干事创业的激情欠缺。
体制机制转换不到位,良好习惯未建立。农信社虽然改制成农商银行,公司治理、薪酬考核、资本管理、风险防控等体制机制也得到进一步健全,但是一些员工学习意识淡薄、执行力不够,仍然沿用旧的管理理念和粗放式管理模式,缺乏解决新问题的本领,在竞争中没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个别农商银行甚至出现监管评级下滑的现象。
内外形象未兼顾,总体形象有点“土”。农商银行普遍存在员工工装穿着不到位、部分网点破旧老化、企业标识不规范等现象。整体人员形象专业程度不高,营业配套设施落后,难以适应现代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需要,整体的职业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具体体现为旗舰网点、智能网点建设迟缓,国家级、省级标杆银行数量少。
二、农商银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面对金融互联网化不断加速、其他商业银行纷纷布局抢滩农村市场和银行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农商银行如何继续保持县域金融主力军地位不动摇?笔者认为,必须从人员思想管理、良好习惯建立、树立崭新形象三个方面着手,统筹兼顾,建立企业运转长效机制。
提升服务转观念,积极调整心态。新时代、新形势下,客户需要的不仅是基本的金融服务,更是美好的金融服务感官体验,这对农商银行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员务必调整心态,用心、用力、用情服务好每一位客户,发现客户新需求,杜绝“一拒了之”。应积极反馈,创新产品、机制满足客户合理需求,将“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落到实处。
强化管理转作风,建立良好习惯。首先,全员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组织“大学习”,一方面学深悟透各项规章制度、政策法规;另一方面学习政治、经济、金融和国家大政方针,不断提升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本领。其次,全员要养成合规习惯,形成“指示服从制度、信任不忘制度、习惯让位制度”的氛围,确保各项业务合规稳健开展。第三,全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增强执行力,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内外兼修创标杆,树立崭新形象。强化网点改造、规范硬件设施配备、统一工装制作和网点视觉标识等方式,改善客户视觉体验;聘请第三方礼仪服务公司对员工进行规范引导,同时强化考核,规范服务行为,全面打造有温度、有速度、高效率的柜面服务体验;强化科技支撑,运用大数据,拓展线上办理业务范围,搭乘“互联网+”快车,使客户运用手机客户端即能满足转账、查询、贷款等综合需求,延伸服务触角;强化舆论宣传,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由内而外全方位塑造农商银行新形象。
农商银行要建立良好习惯适应新形势,以崭新的形象满足客户新需求,大力推进业务全面化,下沉服务重心,实施本地化的发展战略,轉型成为理念新、经营活、有特色、业务全的“双一流”银行,积极打造成为“当地党委政府最信任的本土银行、百姓最欢迎的便民银行、股东最放心的投资银行、员工拥有归属感的干事创业银行”的“四个银行”。
(作者系扶沟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