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提高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的“四个关键”

时间:2024-04-24

□蔡国勇

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企业能否在持续发展中取得先机、获得成功,不仅取决于正确的战略、战术,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行能力的高低。当前,随着我省改革发展进一步深入,执行力弱、工作不落实等问题,已逐渐成为当前我们工作中最突出、最关键、最棘手的问题。从某一个方面来看,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不强是制约我省整体执行力提升的“瓶颈”所在。

近年来,我省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四重四轻”:一是重上传下达,轻深入基层。部分同志仅习惯于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开会念文件了事,很少有根据会议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具体、可行的贯彻意见,更谈不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去了解基层对上级的政策精神、制度规定到底有没有学习、有没有执行、有没有落实。二是重工作布置,轻督导落实。在日常行政管理过程中,部分同志往往是有工作没计划,有计划没任务,有任务没执行,有执行没督办,有督办没结果,有结果没奖惩。工作缺少完善、科学的机制,导致执行力不高。三是重表面形式,轻实际成效。部分同志眼高手低、作风漂浮,热衷于搞表面文章。对上级布置开展的各项工作,上报的材料看上去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实则雷声大雨点小,甚至光打雷不下雨,毫无实际效果。四是重本位利益,轻组织原则。部分同志不讲原则、无视纪律,或为人情、或为私利,对中央、省市县里的各项制度规定置之不理,自行一套,阳奉阴违。有的不严格执行制度,有章不循或曲解政策规定执行;有的只执行对自身有利的条款,不利的或有难度的却不执行;有的不按程序办事,该请示不请示、该报告不报告,先斩后奏甚至斩而不奏,等等。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基层领导干部思想上存在偏差,具体表现为“四个没有”:一是工作思维没有得到根本转变。部分同志没有跟上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没有领悟最新的发展理念,仍束缚在旧有的思维模式中,没有站在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问题、抓工作。以致工作中不敢想、不敢闯、不敢做、不敢踩“地雷”、不敢为天下先。二是战略理念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在总结发掘其他特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改革、发展和竞争形势,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海南发展实际的战略理念。这些战略理念对明确海南改革发展方向、指导基层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部分同志却没有真正将其融入到实际工作当中去,缺乏战略思维,缺乏创新意识。三是制度政策没有得到认真贯彻。部分同志对省里下发的各项规划纲要、规章制度、政策规定,没有很好地学习、理解,更没有紧密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四是特区精神没有得到真正践行。部分同志特区意识不够,特区精神不强,仍保留着小富即安、小成即满、保守僵化等小农意识和循规蹈矩、开拓不足的传统观念,没有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以致工作止步不前。

要想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的执行力,重点要抓住以下“四个关键”:

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是前提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实际工作中,基层领导干部要切实发挥“三个表率作用”:首先,在与上级保持一致上发挥表率作用。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听招呼、守规矩、言必信、行必果,确保上级的各项决策得到坚决贯彻,确保布置的各项工作得到坚决落实。其次,在严格遵守组织纪律上发挥表率作用。基层领导干部应身先士卒,带头遵守纪律,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第三,在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上发挥表率作用。建立与现代信息化相适应的、符合基层实际的各岗位、各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和制度,是维持各级组织行为和经营管理秩序,形成统一标准和意志的前提和保证。而制度制定以后,关键在执行、在落实。只有我们的领导干部带头执行制度、模范遵守制度,才能强化行业管理权威,保证政令畅通,才能使得管理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是基础

提高执行力,建立完善的能保证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的机制是基础。基层领导干部要在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政府职能转变、产业发展、城市规划、土地供给、环保约束、财税分配、民生保障、舆论引导、干部实绩考核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下工夫,积极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意见办法、规章制度,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日常行政管理过程中,应着力完善“三个工作机制”:首先,要完善制度规范机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才能有效促进其规范、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基层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规制体系的建设,通过做好执行制度的建立、修订和不断完善,用制度来体现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岗位职责、考核标准,进而规范执行力的标准,用制度来克服权力不对等、职责不清、工作推诿扯皮等影响执行力的因素。其次,要完善检查监督机制。规制建立后,关键在落实。再多、再好、再新的制度规范,没有执行落实或执行落实不到位,都形同虚设。因此,基层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工作的落实,要建立有力的、完善的监督机制。这种机制包括首问责任制、工作落实督查制度、财务监督制度、工作总结制度、考勤制度、学习制度等。总之,要形成一个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的健全的监督体系,为执行力的提升提供保障。第三,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以工作目标和规范操作为导向的有效监管机制。对按规范操作、圆满完成工作目标的干部,使其通过激励机制能够获得相应的奖励、报酬和升迁;违规操作或不能完成工作目标的,则减少或不能获得报酬,并且要为其违规造成的风险付出相应的成本和代价。通过奖优罚劣,确保每一个单位组织、每一位基层干部都能够按照工作目标的要求,自觉地履行好应该承担的责任,抓好工作的落实。

领导干部能力提升是核心

干部的能力强不强,事关党的形象,事关事业的成败,也是提高执行力的中心环节。基层领导干部应重点提高“三种工作能力”:首先,要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一个领导班子,各个班子成员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性格爱好等,但其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把工作做好。所以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团结协作的意识,积极争创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四好”领导班子。只有团结工作做好了,班子才有凝聚力,进而产生向心力,其工作才会无往而不胜。其次,要提高管理领导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单位组织班子成员,是全省改革与发展任务的具体承担者,是防范风险最重要的责任主体。因此,要通过组织的培养、实践的锻炼,帮助各级领导干部努力具备能正确理解并带领广大基层干部积极实施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的领导才能,具备能理解现代行政管理意识、管理理念及管理规则,并能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团结一心、付诸实施的领导才能。第三,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重培养干部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下一级有权限处理的问题,且能够胜任的工作,尽量不要越俎代庖,不要过多干涉。要多给他们压担子、交任务,使他们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提高驾驭能力,在解决棘手问题中增长才干。

领导干部作风培养是保障

任何工作的有效落实,必须有过硬的作风作保障。基层领导干部要着重培养“三种过硬作风”:首先,要培养勤学善思的作风。学习,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讲,是首要任务,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要做到勤学、博学、深学、活学,必须脑子里始终装着情况,心里始终想着问题,始终站在全局的位置和角度思考问题,与上级同位思考;把握好工作规律,凡事想在前、谋在先,与上级同步思考;善于领会上级意图,主动把握工作动向,与上级同向思考。其次,要培养真抓实干的作风。要把心思凝聚到事业发展上,把精力集中到工作落实上;要少说空话、套话,多办实事、解难题;要从小事抓起,点滴做起,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要把自己的工作作为一种理想、一种使命、一种毕生的追求,以对组织负责、对领导负责、对工作负责、对自己负责、对群众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认真完成好组织交付的任务。第三,要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对上级布置的任务,对领导交办的事情,对按规定应按时办结的事项,要全力以赴认真执行和办理,决不拖拖拉拉、推诿扯皮、明顶暗抗,达到“快、准、细、严、实、好”的要求,力争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执行理念,在融会贯通中提升执行能力,在抓好落实中确保执行质量,切实做到把上级的意图领会好,把领导指示贯彻好,把自身职能履行好,把各项工作落实好。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各项工作取得实效,才能更好地履行我们的职责,才能促使全省上下执行能力的全面提高。H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