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沉浮江海疍家人

时间:2024-04-24

□段万义

好吃。而马友鱼,更是逢年过节女婿送给丈母娘最好的礼物。你看,那任劳任怨的疍家女,挑着满满一担鱼晃晃悠悠地行进在路上,人们戏称她们不是晕船而是“晕岸”,那是喜悦的姿态,也是幸福的神采。

疍民的生活习俗与海南本地差别甚大。有幸登上别致的新村港渔排,戴着竹笠的疍家女热情大方,看得出她们喜用碧玉或翡翠和珍珠把自己装点得珠光宝气,但其劳动起来又不失麻利劲。年幼的孩子则被用绳子绑住上衣拴在渔排边自己玩耍,以免掉落水中。听渔排上的阿姨讲,随着政府的关怀,现在很多疍民在岸上都建有房屋,许多适龄儿童都在岸上接受教育,甚至有些年轻人上了大学继续深造。

由于历史原因,疍家人长期与陆地人家缺乏交流,妇女只有将闲暇时光织进渔网里,心事和希望大都发挥在那双灵巧的手上。当然,她们在与出海打鱼的丈夫依依惜别后,还会聚在一起喝下午茶。恬静的日子仿佛在这喝“糖水”、吃点心里扩散开来。谈论着刚出海的男人总会体现着

女人的柔情,聊起每月的收成总会渗透着女人的期盼。其实,现在疍家的女人们都活得潇潇洒洒、坦坦荡荡,值得陆上忙碌的人们好好学习。她们能像男人一样喝茶、出海、拉网、唱歌。疍家人远离闹市,仿佛与世无争,令久居都市樊笼的人们心生羡慕和向往。

疍家人还固守着粤语系的疍家话本音,有一些特有的词汇与白话不同,口音上也略为温软,自成一格,又被称为水上话或船上话。他们唱着“咸水歌”,吟着“疍家调”,带有洗不掉的浓浓咸水味,多以口口相授的方式延续至今,都是从劳动和生活中的最佳总结。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在创作《黄河大合唱》时,便融合了咸水歌《顶硬上》的元素,谱写出了激昂奋进的歌曲。作为疍家之子的他,幼年常常听到母亲唱起:“顶硬上,鬼叫你穷,铁打心脏铜打肺,充实心肠去捱世。捱得好,发得早,老来叹番好……”那催人奋发的劳动号子深深扎根于他的心灵,诞生伟大的音乐也就成为可能。同样,孙燕姿的《月光光》也是根据疍家调改编而成。可见艺术源于生活,好的作品不分时代传播都可以成为经典。

疍民的“咸水歌”不仅在海上唱,婚庆节日时也要唱。晚上进洞房时,新郎新娘必过情歌对唱这一关,陪伴的男女朋友也要尽情唱。疍家的婚礼上有哭嫁啼夜的习俗。新娘在出嫁前每晚在自家船里唱哭嫁歌至通宵达旦。疍家人将其称为“哭家姐”,其形式有母女对哭、同胞姐妹对哭等,每哭一句皆以“叹家姐”三字开头,泣拜父母生养之恩,表达不舍离家之情。除了搭棚、送聘、抽礼、花艇迎亲等环节之外,出嫁前夕和拜堂当日还要在新娘和新郎家分别举行只能由女客或是男宾单独参加的“拜饭”活动,众人抵达参拜神祇之后围坐讲古谈笑,唱“咸水歌”,饮疍家酒,不醉不休至夜深才散。新娘出阁当日,男方划着张灯结彩、花团锦簇的花艇前来迎亲。新娘蒙面盖头拜辞祖宗神祇和家长,边哭边唱“叹家姐”,由喜娘背着,由女伴撑伞遮挡不得见光,在众人簇拥下登上迎亲艇,前往夫家。花艇回到男方棚户,新娘依旧由人撑伞背入,再与新郎拜堂成亲,开始崭新的日子。

疍家人走上陆地后,和旧日的生活记忆渐行渐远。年轻一代改变了“不能与岸上居民通婚”的规章,也慢慢遗忘了疍家调,不懂得如何去哭嫁、唱“叹家姐”。有趣的是,父母还是会替他们唱祝福歌。女方疍家父母唱的意思一般是劝慰出嫁的女儿要听婆家的话,好好地生活,不要让娘家人操心。男方父母接着对唱,意思是请亲家放心,他们会好好对待过门的媳妇。亲家情深尽在即兴而起的对唱中,达观淳朴的民风全在时光流变的文化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