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张磊 粱宏
摘 要:目的:探讨本科生实验教学中开展微生物学知识竞赛的教学效果和意义。方法:微生物学理论授课结束后,利用实验课上15~20min的时间进行章节内容回顾性知识竞赛。学生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派2名学生回答,最后由授课教师给予评分,进行点评。结果:学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与实验总评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学生满意度评价也优于对照组。结论:本科实验教学中积极开展相关内容知识竞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常规操作掌握得更扎实,理解更深刻。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知识竞赛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0-0153-02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Knowledge Competition in Undergraduat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Microbiology
Zhang Lei et al.
(College of Life Science,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significance of microbiology competition in undergraduate experimental teaching.Methords:After the teaching of microbiology theory is over,use the time of 15~20 minutes in the experiment class to conduct a retrospective knowledge competition in this chapter.Students a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each group is assigned to two students to answer,and finally the teacher gives the rating and comments.Results At the end of the semester,the scores of the theoretical examinations and the total evaluation of the experiment were high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ents was also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In undergraduate experimental teaching has improved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by competitions ,which enabled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skills and routine operations of microbiology experiments more solidly,and understood more profoundly.
Key words:Microbiology;Experimental teaching;Competition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1],更是一门高度注重实践的学科。微生物涉及面广,种类繁多,生物学性狀复杂,笔者在实验授课过程中发现,如果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性,很容易造成对学科的厌烦情绪,失去实验课开展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高校都采取“以教师为主,考试为主”的一体式传统教学模式,不太重视实验课对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培养,难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笔者将知识竞赛的手段引入本科实验教学中,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实验反哺理论教学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授课对象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类专业本科生。在学生中随机抽取2组本科生,第1组(共30人)为对照组,第2组(共32人)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7~20岁,平均为(19.20±0.34)岁;实验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17~19岁,平均为(19.77±0.87)岁。
1.2 入选标准 2组学生的生源地、入学成绩、授课学时、年龄、性别等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明显差异(P>0.05),2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1.3 排除标准 (1)睡眠质量不合格者。(2)血常规、肝功、肾功等指标异常者。(3)旷课2次以上者。
1.4 方法 试验组与对照组均由同一教师带习,实验教学开展32学时,每次4学时。2班均使用统一的实验讲义,统一的教材(《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理论课由同一名教师(副教授)任课,讲授内容相同。
1.4.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回顾性讲解实验目的及内容;复习实验内容(多媒体技术);光学显微镜下讲解;学生自行在显微镜下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包括特殊构造的观察);细菌的涂片和常规染色,细菌培养,菌落计数等。
1.4.2 试验组 在上述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分组开展知识竞赛活动。知识竞赛具体实施方案:将试验组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人。组内成员相互讨论,时间限定在15~20min。然后派出2名代表抽取题目依次回答。题目为本章节实验内容,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细菌培养,生长特性,分类鉴定等。最后由带习教师统一向学生讲解答案并点评。
1.5 考核指标 理论考试试题由我校微生物教研室题库统一抽取,阅卷工作由任课教师统一批改,满分100分。实验总评包括实验报告、平时小测验和期末考核3个部分,满分100分。
1.6 满意度评价 学生本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对老师的实验教学以不记名的方式打分,≥90分為非常满意,≥80分为基本满意,<80分为不满意。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检验水准为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在学期末的微生物学理论考试结束后,对实验组、对照组学生的平时实验成绩和期末理论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其结果见表1。由制表可知:实验组学生的实验总评和期考理论成绩均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显著(P<0.05)。这一结果表明,将知识竞赛活动引入本科实验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的主动性,更能加强学生的预习能力和平时成绩,最终提高学生期末理论成绩,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由表1还可以看出:学生的满意度也从85.01%提升到90.4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期末通过学生考核任课教师及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学生给这种教学模式打分,提出意见时采用不记名的方式,保证了考核模式的真实、有效、可信度强。这种教学改革,重现老师的主导作用,更重视学生的主体思维,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这也成为本项教学改革最大的亮点和创新点。可以进一步完善我院培养学生的“视-听-想-说-讲”五位一体模式。
3 讨论
教学改革是推动先进教学手段的有效途径[2]。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多采用以教师为主体,以实验讲义为主导,通过“填鸭式”[3]和“一气呵成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学生习惯了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尤其在实验教学中,此种现象更为突出,从而达不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预期效果。微生物学这门学科是培养科学工作人员掌握基本技术和基本实验操作的一门必须课[4],要求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严格,因此针对微生物教学的深入改革更应走在学科前列。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跻身于“双一流”学校建设,在不断提高学校科研水平的同时,始终坚持主抓本科生的教学工作不松懈,以本科生的教学改革为主导。生命科学学院在学校大环境下,依然将本科教学和本科生的学习作为教学工作的立足之本,这几年我院的教学改革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这次教学研讨,我们率先在本科教学中引入专业知识竞赛活动,以微生物学课程为切入点,进行了相关测评。知识竞赛是一种抢答、竞答模式,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度总结小组内的意见,并加以提炼和阐述。将此方法引入本科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是非常必要的[5],也是行之有效的。这种竞赛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转为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协作和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朱宏飞,微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几点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1):173-175.
[2]孟建宇,张峰,陶羽,等.微生物学实践课程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生物学杂志,2015(1):103-106.
[3]李晓华,黄小凤,曾怡,等.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应用探索与体会[J].微生物学通报,2012,39(4):572-577.
[4]蒋丽娟,王晓琳,尹颖,等.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3):226-227.
[5]钟秀宏,杨淑艳,赵丽微.病理学实验课改革的初步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07,9(5):522-524.
(责编:张宏民)
、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