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南安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发展研究

时间:2024-05-24

徐文楼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对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作用日益显著。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农业信息的滞后使得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处于信息不畅通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鉴于此,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农村、农业、农民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势在必行。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涉及面较广,其中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目前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该文以南安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为切入点,分析研究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的影响,并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其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此为依据提出推动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世纪之村; 信息服务平台;影响;SWOT分析法;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0-0021-04

新世纪以来,以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注重农业信息服务为特征,标志着我国农村信息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由于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但随着新世纪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开始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综合信息资源”[2]。200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整合资源,共建平台,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3]。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推进农村信息化,积极支持农村电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综合服务信息体系”[4]。这些都体现了国家近年来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扶持和政策引导。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使农村信息化体系得以日趋完善,成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为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培养现代农民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加快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是农村信息化建设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南安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为例,进行分析研究。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是一个面向“三农”的信息平台,其具有低成本、广覆盖、易使用的特点,适应了当前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需求。该平台的推广应用,一方面提高村级的管理和监督水平;另一方面服务“三农”,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世纪之村平台切中国家发展战略的要害,成了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对于农村、农業、农民的发展,极具战略价值。因此,对该平台的研究就显得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

1 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的影响

1.1 加速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占重要地位[5]。在我国,农产品流通主要通过批发市场,这使得农产品流通速度难以得到提升。信息服务平台的出现,使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售卖农产品,减少了流通环节,节省农产品交易费用。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开启了“网络+实体超市+信息点”的农村商贸模式,将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和平台结合在一起,使农民从中受益,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平台上拥有1万多家农家店,月交易额达3.5亿元,堪称农村版“阿里巴巴”。

1.2 反映市场信息,促进精准生产 目前,各省级农业门户网站,县市级农业信息平台都设置了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可以提供综合的农业信息服务[6]。农业信息特别是市场信息对农民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市场信息,农民可以了解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进而决定要生产什么农产品。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的电子农务职能提供了市场动态和供求信息,通过反映市场信息,指导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使农民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生产意识,改变了以往农产品大规模滞销的情况,减少了因盲目生产而造成经济损失,促进了农业精准生产。

1.3 实行村务公开,加强基层民主 加强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确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7]。实行村务公开透明化,是基层民主的直接体现,有利于基层组织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有利于保障基层民众的民主权利。世纪之村平台最大的特色,就是村务公开的职能,通过村务公开,人们可以了解本村的财政收支,以及及时获取涉及本村发展规划等信息。在过去,农民能够了解村务情况通常是通过村委会的村务公开栏,而以纸质公开的方式又存在信息滞后的问题,再加上有些行政村的村民离村委员距离较远,诸如此类的问题往往会降低基层人民群众关注村务的积极性。而当重大资金流动出现问题,又会造成村委会和群众之间的不信任,使得政策难以在基层实施。如今,用户可以直接通过世纪之村平台客户端了解村务及与此相关的政策。这使得农村现有管理水平和村务公开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也进一步保障基层农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农民真正参与到农村建设中[8]。

1.4 完善的便民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 随着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农村信息服务已从最初的提供农业气象信息和市场供求信息等农业领域服务,逐步向服务农民生活的方向拓展。经过长时期的实践和探索,我国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9]。世纪之村平台的便民服务职能提供了水电费缴费、手机充值、医院挂号、“三农”保险等功能,且功能日益完善,解决了农民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问题。以往农民通常要到镇区相关的营业厅办理业务,现在可以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办理多种业务,这既节省了时间和相关费用,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办事效率。

2 基于SWOT分析视角下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的研究

SWOT分析法,也叫态势分析法,是哈佛商学院的安德鲁斯于1971年在《公司战略概念》一书提出的。SWOT的四个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南安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作为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其发展既有优势和机遇,也有劣势和挑战。

2.1 优势分析

2.1.1 政策扶持优势 2008年,南安市市委组织部、财政局、农海局、民政局联合下发文件,在南安26个乡镇的会计代理中心使用世纪之村财务管理软件,这标志着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在南安32个社区、384个行政村的全覆盖。2009年泉州市委组织部、农业局下发《泉州市启用“世纪之村”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软件的实施方案》文件,泉州市于2010年起在全市119个乡镇、2350个行政村全面使用世纪之村三资监管软件,这是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首次实现在泉州的全覆盖。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目前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已覆盖到全国多个省份,包括湖北、江西、广西等,其覆盖范围仍在不断拓展。

2.1.2 网络基础设施优势 以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覆盖率最广的泉州为例,截至2015年年底,泉州实现光纤到户的全覆盖,宽带普及率近70%,这为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网络基础。宽带到户,首先带来的是该平台用户的增加,其次是帮助农民加深对该平台的了解,进而学会使用该平台。这对于该平台实现由覆盖到村到覆盖到广大农户的目标,具有巨大的推动力。

2.1.3 技术支持优势 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技术依托于“云计算”理念的SOA架构和虚拟机技术的束流平台、网络虚拟机等大规模海量数据处理系统。此外,平台总站还有技术人员近400人,以及分布在各地的信息员1万多人,这些都为该平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得该平台得以长期快速、有效、稳定的运行。

2.2 劣勢分析

2.2.1 相关信息不够全面 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有4大功能系统模块,600多项服务功能,覆盖面广。服务功能的广泛使得该平台有限的技术资源和平台管理人员难以及时处理大量的数据并将相关信息在平台上进行发布,直接导致某些服务功能如一村一品等方面的信息十分有限,加上信息更新速度慢,其提供的信息的时效性有所减弱。

2.2.2 信息资源整合难 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平台已初具规模。随着该平台向外推广覆盖,其覆盖地区逐渐遍及全国各地,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的地域差距,加上地理环境的差异,中西部地区引入该平台面临资金投入问题。一方面,信息终端设备的费用使很多农民难以承受;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资金有限,对这方面缺乏财政支持。这些不利因素使该平台在其他地区所能搜集到的信息都很零散,难以将各地区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无法充分发挥该平台的作用。

2.2.3 信息服务性有待提高 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在平台上发布的信息量很大,其中有些信息尚未进行系统加工处理。农民虽然通过该平台了解了一些市场动态、供求信息和农业气象的情况,但这些信息却不能直接帮助农民对农业生产进行分析和决策,再加上很多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使农民从该平台获取有实际价值的信息十分有限,其为农民提供的农业信息难以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信息服务性有待提高。

2.3 机遇分析

2.3.1 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进行扶持 2012年经福建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下发文件要求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建立信息服务中心,具体协调本县域内涉农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管理和涉农信息资源整合,指导督促乡村信息服务建设,并与“世纪之村”平台对接[10]。泉州市和南安市两级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政策对已完成建设的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进行规范、完善和提升。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使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迎来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相信经过未来几年的发展,该平台的运行机制会更加稳定,服务功能会更加完善,信息服务队伍会更加完备,整个平台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会得到大幅提升。

2.3.2 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逐年大幅上升,这为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了经济支撑,有助于该平台向外拓展,进而发展壮大。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为植根于福建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世纪之村平台也是受益者。该平台可以通过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个大舞台,借鉴国内外经验,发展具有海西特色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扩大该平台的知名度,提高该平台的影响力。

2.3.3 适应农民多样化的需求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观念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农民急需一个能够及时提供详细的市场动态和供求关系等信息的平台,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正迎合了农民的这种需求。该平台目前提供的服务功能完善,能够满足大多数农民的需求,农民的需求也为其发展注入了活力。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相信在政府和相关部门政策的支持下,经过未来几年的发展,该平台信息的整合程度会更高,能为农民提供更多及时有效的信息,更加适应农民多样化的需求。

2.4 挑战分析

2.4.1 行业竞争 我国农村信息服务平台众多,意味着各信息平台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特别是类似于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这种跨区域的平台,其向其他地区推广,必然与其他跨区域的或地方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产生竞争。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例,作为国字号信息服务平台,其平台覆盖全国各地,虽然这个平台没有世纪之村平台的村务公开这些服务功能,但其发布的信息更具权威性,且有完善的农业监测系统。此外,该平台与国际接轨的程度更高。因此,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只有在加强本平台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各方面的功能,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高平台的国际化水平,才能在未来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领域占据有利位置。

2.4.2 利益分配 目前,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采取的是一种“共生分利”新模式,按照“3+3+3+1”的比例进行利润分成,即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各得30%,世纪之村平台得10%。随着该平台的发展,与该平台签订合作协议的公司遍布各个领域,加盟该平台的村一级经济差距也在扩大,还有其他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如平台发展的资金投入变动等,再加上行业竞争和市场竞争对利润的挤压,诸多因素必然导致利益分配的变动。因此,如何在确保该平台发展的同时,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分配,是世纪之村平台未来面临的一个挑战。

3 世纪之村平台的发展策略

3.1 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 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在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应重视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为加大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应尽早建立一个专门的信息资源数据库,负责搜集获取该平台覆盖地区的各类农业信息,将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经过加工处理,形成有实际价值的信息,帮助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分析和决策,适应农民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一方面有利于农民获取实际有效的信息,实现增收;另一方面,世纪之村平台提高了信息整合的效率,减少了信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节省了相关费用,实现平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3.2 加快信息服务队伍建设 一个信息服务平台离不开信息技术支持,更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信息服务队伍。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应着重培养一支具备信息搜集、信息识别、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信息反馈和预测分析等能力的高素质信息服务队伍。这就要求该平台在重点加強平台技术人员培养的同时,应重视对村一级信息点的1万多名信息员进行定期信息技术培训,以保障该平台从总站到信息点两级人才队伍的协调性和统一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该平台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的目标。

3.3 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以南安为例,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目前已覆盖到全部的行政村,但在平台进农户这方面的工作仍有待提高,因此应该着力提升该平台的信息服务水平。提升该平台的信息服务水平,应在该平台现有培训学校的基础上,在其他地区统一建立一批信息服务培训点,以方便对村级信息点的信息员进行培训。此外,世纪之村平台还应充分发挥自身信息传播的优势,调动涉农企业、农产品经纪人、农村信息员的积极性,通过各方密切协作形成集信息搜集、加工、发布、服务为一体的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总站和村级两级信息服务网络,从而提升信息服务水平,为解决平台进农户问题奠定基础。

4 结语

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信息服务支撑。南安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作为目前发展较为成功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之一,旨在服务“三农”,推动“三农”。该平台充分发挥平台特色,一方面提高了村务的透明度,让基层民众对政策了解更快速更准确,让政府赢得民心;另一方面,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民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相信在国家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经过未来几年的发展,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必将成为推动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广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架构研究[J].电子商务,2008:13-18.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12,31.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7,12,31.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09,12,31.

[5]张明玉.农产品市场现代物流模式[J].农产品加工,2006,(1):7-9.

[6]马令,候正伟.推进我国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6):33.

[7]高健,佟德志.基层民主[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8]国务院.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国发[2012]4号:2012,(6):3-6.

[9]孙素芬,罗长寿.中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分析[J].世界农业,2007,(3):13-15.

[10]福建省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扶持“世纪之村”平台建设 推进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若干措施,2012,5,28. (责编:徐焕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