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张永军 刘超
摘 要:该文概述了濉溪县2015—2016年小麦生产周期减产的原因是后期雨水较多、赤霉病偏重发生,气温整体偏高、越冬期冻害偏重、日照不足、灌浆期气候条件欠佳、秸秆还田后农机农艺措施不适等。并提出优化品种布局、提高整地播种质量、集成推广绿色增产技术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麦产量;气候条件;赤霉病;濉溪县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7-0063-02
近年来,受气候、病害等原因的影响,濉溪县小麦产量波动较大。笔者利用濉溪县气象局的观测资料和高产攻关定点田块、农业科研试验站的数据,分析2015—2016年生产周期小麦减产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
1 近年濉溪县小麦产量变化
濉溪县地处黄淮平原南缘,是安徽小麦主产区之一,常年播种面积12万hm2。2005年以来,小麦连续8a增产,2010年突破7 200kg/hm2。然而,2012年赤霉病偏重,2013年干旱晚播和穗部冻害[1],单产连续2a下滑。2014年创历史新高[2],产量7 845kg/hm2。2015年因播后苗前涝渍、孕穗期低温和赤霉病较重[3],回落至7 665kg/hm2。2016年产量7 530kg/hm2,比2015年减产1.76%。高产攻关6块定点田平均7 980kg/hm2,比上年减产3.7%。穗数661.5万穗/hm2,穗粒数35.5粒、千粒重40.8g。较2015年“两减一增”,穗数减少5.3%,千粒重减少10.0%,穗粒数增加1.1粒(13.1%)。黄淮南片生产试验濉溪点10个参试种平均:产量9212kg/hm2,较2015年减产1.68%;穗数638.3万穗/hm2,减少2.4%;穗粒数33.2粒,增加2.9%;千粒重46.9g,降低2.3%。
2 2016年小麦减产原因分析
濉溪县常年10月10日前后播种小麦,6d左右出苗,11月上旬开始分蘖,12月20日进入越冬期(主茎6~7片叶,单株3~4个分蘖),翌年3月10日前后拔节,4月中旬抽穗,5月30日前后初开花,6月上旬成熟收获。灌浆期32d左右,生育期235d左右[4]。据国内有关研究资料,冬小麦从播种到成熟需日照时数1 300~1 600h,>0℃积温1 700~2 400℃·d,降水量400mm左右[5]。濉溪县1981—2010年30a平均,10月中旬—翌年5月下旬日照时数1 371.7h,>0℃积温2 225.5℃·d,降水量249.7mm,光热资源能够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降水略感不足。
2.1 后期雨水较多,赤霉病偏重发生 濉溪县2015年10月中旬至2016年6月上旬降水量268.0mm,比历年平均272.5mm少4.5mm,总量正常。但少于历年平均的时段(旬)占75%,有7旬无降水;小麦拔节至灌浆中期(3月中旬至5月中旬)降水偏少,仅69.5mm,比历年平均少32.8mm。5月31日和6月3、5、8日4d降水54.9mm,影响收获、晾晒,部分籽粒萌动,商品性降低(图1)。
小麦扬花期平均气温20℃左右,降水是赤霉病发生流行的决定性因素[6]。濉溪县5月2—3日降水12.4mm,正值小麦扬花期,有利于赤霉病侵染流行。据县农技推广中心调查,全县发病导致减产的田块约占35%。多数田块病穗率3%~7%,病粒率3%左右,危害损失率约2%~3%;个别田块病穗率20%~30%,病粒率7%~9%;宿永路沿线4万hm2飞防田块赤霉病危害轻微,病粒率不足1%。黄淮南片生产试验濉溪点10个参试种病穗率4%~10%,平均4.3%。
2.2 气温整体偏高,越冬期冻害偏重 濉溪县2015年10月中旬至2016年6月上旬平均气温10.6℃,比历年平均10.1℃高0.5℃;日最高气温平均16.0℃,比历年平均15.4℃高0.6℃;日最低气温平均6.1℃,比历年平均5.0℃高1.1℃;总体上高于常年。越冬期(12月下旬至2月中旬)平均气温2.2℃,比历年平均高0.2℃。但1月中旬至2月上旬最低气温旬平均比历年平均低0.6~1.8℃,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1月23—25日持续3d低于-10.0℃,近年少见(图2)。低温导致越冬期麦苗生长缓慢,最高茎蘖数减少。黄淮南片生产试验濉溪点参试种平均最高茎蘖数1 682.7万/hm2,比前3a平均少5.9%。
2.3 日照不足,灌浆期气候条件欠佳 濉溪县2015年10月中旬至2016年6月上旬日照时数1270.6h,比历年平均1446.6h少176.0h。10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日照时数572.9h,比历年平均703.6h少130.7h;2月下旬至6月上旬697.7h,比历年平均743.0h少45.3h(图3)。
小麦灌浆期适宜的气候条件为日平均气温16.9~23.5℃,日最高温度26.2~29.5℃,日最低温度13.5~16.8℃,气温日较差9.6℃,日照时数6.7h/d,土壤含水量17%~19%[7]。濉溪县2016年5月,平均气温20.4℃,4d低于16.9℃;日最高气温平均25.7℃,4d高于30.0℃;日最低气温平均15.5℃,5d低于13.5℃;气温日较差10.1℃,12d低于10.0℃。日照时数199.2h,9d少于1.0h。灌浆期气候条件整体欠佳。5月27—28日降水49.4mm,正值小麦灌浆后期,降低根系活力,出现未老先衰,造成灌浆期缩短,千粒重降低。黄淮南片生产试验濉溪点参试种平均成熟期6月2日,比前3a平均提前2d;对照(周麦18)6月3日成熟,比前3a平均提前1d。
2.4 秸秆还田后农机农艺措施不适 秸秆禁烧的强制推行,使秸秆还田面积扩大。濉溪县约70%的前茬秸秆还田,但80%以上的田块直接旋耕播种,深耕深松的不足20%。秸秆熟腐、小麦种子出苗都需要大量的水分,濉溪县10月中旬无雨,下旬仅降雨5.6mm。出苗前后墒情不足,导致缺苗断垄。秸秆还田既影响出苗,也影响根系下扎,进而影响根系对土壤深层水、肥的吸收。秸秆腐熟与麦苗争水、争肥,必然导致麦苗瘦弱、叶片发黄,分蘖缺位[8]。
3 持续增产的对策
3.1 优化品种布局 小麦赤霉病是世界性的麦类病害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秸秆还田等耕作制度和方式的改变,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区域呈不断扩大之势。在我国,由温暖湿润的长江中下游麦区和东北春麦区逐渐向黄淮麦区和北方麦区扩展。2000年以来,小麦赤霉病在我国流行频率开始增加,发病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部分地区小麦减产的主要因素[9]。濉溪县2000年以来,赤霉病流行4次。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增加。近两年,锈病呈重发之势;由于农机跨区作业,濉溪县出现多处全蚀病发病点。为此,要选育推广高产稳产抗病的小麦新品种,缩小感赤霉病的品种面积。据杨柳农业科学实验站2016年品种展示,比对照烟农19增产5%以上的品种有:良星99、隆平518、山农20、徽研198、青农2号、济科33、安科157和淮麦20等。
3.2 提高整地播种质量 秸秆彻底粉碎,玉米秸秆切碎长度<6cm,抛撒均匀。深翻旋耕、镇压后播种,底肥增施尿素150kg/hm2。宁愿晚播也要足墒下种。播后墒情不足,及时补水。
3.3 集成推广绿色增产技术 推广节肥、节水、节药栽培技术,实行化肥深施、绿色防控病虫害和全程机械化操作。冬前小麦3~5叶时进行化学除草和防治纹枯病,第一节间定长、第二节间开始伸长时视苗情追施拔节肥,早春病虫害和后期的“一喷三防”要及时到位。把握赤霉病见穗、见花这一关键时期,用70%甲基硫菌灵和50%多菌灵加足量的水喷药防治。
参考文献
[1]赵彬,周景春,张存岭,等.濉溪县2013年小麦减产的气候原因分析及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6):38,133.
[2]白岩,陈若礼,张存岭,等.濉溪县小麦单产超千斤的气候条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5):8685-8686.
[3]张朝飞,陈若礼,张存岭,等.濉溪县2015年小麦减产的原因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9):40-41.
[4]周景春,苏玉杰,陈若礼,等.淮北小麦生育期间适宜气象因子指标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51-652,656.
[5]陈峰,刘玉,曾广飞,等.小麦生育期间气候资源配置与高产栽培途径[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04):207-212.
[6]肖晶晶,霍治国,李娜,等.小麦赤霉病气象环境成因研究进展[J].自然灾害学报,2011,20(2):146-152.
[7]杨光,陈若礼,张存岭,等.淮北小麦灌浆特性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454-5456,5460.
[8]许志红.2016年界首市小麦减产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15):62,64.
[9]刘易科,佟汉文,朱展望,等.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研究进展[J].麦类作物学报,2016,36(1):51-57. (责编:吴祚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