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十二五”:海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期

时间:2024-04-24

□杨忠诚 谭键

“十二五”:海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期

□杨忠诚 谭键

海南底子薄、起步晚、起点低,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前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依然是发展不足、发展不快的问题。要想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与发达省市的差距,只有加快发展。经过多年的积淀,海南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海南加快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十二五”时期,海南必将实现跨越式发展。

海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

从经济发展的规律看,海南省已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国际国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 D P达到3000美元时,经济发展处于加速成长阶段的初期,直至人均G D P达到1万美元前,有一个较长的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据海南省统计局预测,2010年海南省G D P有望突破2000亿元,人均G D P可望达到2.37万元,按现行汇率折合3564美元,海南省人均G D P首次超过3000美元,这意味着今后5至10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海南经济有望继续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态势,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有利于海南进一步加快发展。世界经济复苏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总体上有利于海南的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为海南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特别是国家把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海南获得支持的力度将越来越大。

从海南自身的实际看,跨越式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已经成熟。一是建省办特区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海南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为海南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已经初步建成,热带特色现代农业近几年以每年近8%的速度快速发展,热带滨海旅游业加速转型升级,现代新型工业正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高新技术产业呈现迅速崛起态势,产业基础得到明显夯实。“十一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00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倍,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的路网、水网、电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城乡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二是具有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海南省石油、天然气、铁矿石英砂等蕴藏量丰富。热带雨林、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海南地处我国最南端,是泛珠江三角洲、东盟经济圈、太平洋经济圈的交汇点,也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联通东南亚、南亚、大洋洲、非洲、欧洲的海上要道。资源和区位的优势,为海南跨越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是海南已经找到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历届省委、省政府经过多年探索,终于找到的一条符合省情适应国情、具有海南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国际旅游岛建设。四是广大群众热烈拥护国际旅游岛建设,加快发展的愿望强烈,热情非常高,为海南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海南再次面临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

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面临的第二次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国务院《关于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对海南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在投融资、财税、对外开放、土地等方面给予了海南许多特殊政策倾斜。比如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和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26国免签证政策,在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扶贫开发和社会事业等方面享受西部地区财政投资政策,允许海南探索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等等。这是继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中央对海南发展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政策支持,为加快海南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国家扩大内需战略为海南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G D P达到3000美元后,消费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我国把扩大内需尤其是拉动消费需求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意味着我国将进入消费主导时代,旅游休闲将成为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与旅游相关的产业超过110个。在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背景下,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海南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助于实现旅游业以及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海南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前我国面临的迫切任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扩大内需和发展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海南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多年前就提出了“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着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国家旅游岛建设为平台,大力构建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海南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实现海南跨越式发展的建议

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跨越。基础设施建设既能拉动经济的即期发展,又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和先导作用。“十二五”时期我们要从海南长远发展的战略出发,着眼于海南全岛开发建设的全局,加快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进出岛互联互通的大通道,有效破解制约海南发展的“瓶颈”,为海南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积极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前期工作,争取尽可能早的开工建设;在东环快速铁路通车的基础上,开工建设西环快速铁路,形成环岛快速铁路网;在美兰、凤凰国际机场改扩建的基础上,开工建设博鳌机场,规划建设西部机场,形成“东西南北”机场格局;重点建设洋浦、海口、八所、三亚、清澜五个港口,形成“四方五港”的海上运输体系;加强主干线建设,完善岛内“田”字型高速公路网,主要建设海口—五指山—三亚、万宁—儋州—洋浦高速公路。同时,加强水利工程、新能源工程、通信工程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使海南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实现工业化进程的跨越。海南工业由于受生态环境制约,不可能走传统的工业发展路子,要集约集中发展新型工业,直接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海南要始终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战略,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产业基础,培育壮大油气化工、林浆纸一体化、矿产资源加工、农产品加工、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支柱产业,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工业化跨越发展道路。

实现城镇化建设的跨越。按照全岛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要求,统筹全省城镇发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优化城镇等级空间体系,重点建设省域中心城市和区域次中心城市,突出培育一批旅游型城镇,打造一批风情小镇,构建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按照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新要求和绿色低碳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城镇。优化城镇功能分区,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提高城镇化水平。注重发展城市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和就业能力。

实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跨越。继续完善省直管市县体制,最大限度地向市县放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对有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中心乡镇赋予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按照功能区的划分,可以考虑按照空间毗邻、资源互补、容易实现区域发展的原则,对现有市县进行合并,调整行政区划。根据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要求,以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鼓励和支持省级部门和具备条件的县(市、区)继续推进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制改革,试行决策和执行、监督职能既相互协调又适度分开的机构设置办法。加强培育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推动政府公共管理的多元化,最终建立起一个多方参与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起多元化的公共治理结构。

打造提升开放平台,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的跨越。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资源、政策优势,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实施更加开放的外资投资政策,全方位、宽领域,务实、深化地开展招商引资。实施“东融西联”战略,以琼粤、琼桂战略合作框架为基础,加快融入泛珠三角地区和泛北部湾地区,进一步融入港澳台地区和东盟。实施南海区域合作战略,主导并融入区域合作的潮流。以海南为中心,密切同南海周边国家的合作,加速蓝色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国家南海战略。利用E C F A深化琼台合作,进一步建设好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深化涉外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涉外经济管理与国际惯例对接,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创办自由贸易区,使海南成为亚洲开放的中心,实现海南对外开放的最终目标。◎

(作者单位:中共海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编辑:何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