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徐麦99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时间:2024-05-24

于松溪+汪洪洋+王维屯

摘 要:以强筋小麦徐麦99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较低施氮水平下,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继续增加时,增产效果减缓,当施氮量过高时,则因抗性下降、贪青倒伏而减产。产量与施氮量之间呈抛物线关系。(2)籽粒的硬度、蛋白质含量和干湿面筋含量等品种指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容重和出粉率在较低施氮水平下表现较高,随着施氮量继续增加呈下降趋势。(3)合理的施氮量是在保证籽粒品质达到优质专用标准的基础上,取得较高的产量。试验表明,667m2施17.5~21.875kg纯氮量范围内,即可使籽粒品质达到专用标准,又能取得较高的产量。

关键词:徐麦99;施氮量;产量;品质;影响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4-32-02

施氮量是影响小麦产量与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中等肥力条件下,不同土壤质地和追氮方式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是极显著的[1];而提高栽培技术是改善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2]。目前小麦生产中施肥的随意性较大,氮肥施用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降低经济效益,而且影响了小麦的籽粒品质,很难生产出达到国家标准的优质小麦。科学合理的施用氮肥,不仅是小麦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目标的关键,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3]。为此,笔者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强筋小麦徐麦9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徐麦99优质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徐麦99。供试肥料:氮肥用国产含量46%的尿素,磷肥用南京产含五氧化二磷16%的过磷酸钙,钾肥用俄罗斯产60%的氯化钾。

1.2 试验设计 试验按施氮量的高低设置6个处理,即667m2施纯氮量4.375kg、8.75kg、13.125kg、17.50kg、21.875kg、26.25kg。肥料运筹方法按基肥和拔节孕穗肥各占50%施入。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长5.36m,宽2.5m,面积13.4m2,重复3次。

1.3 试验经过 试验地设在东海县农业科技综合实验基地,土质为腰黑黄土,肥力中上等,前茬水稻。10月22日耕地整地,10月24日人工条播,行距25cm,基本苗18万/667m2。基施氮肥在耕耙地时按处理要求施入,同时按P2O5 8kg/667m2、K2O9kg/667m2施入磷、钾肥。3月24日按处理要求施拔节孕穗肥。11月13日化除,10月26日、次年3月24日及4月17日分别灌水1次,其它田间管理同常规。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氮量对穗粒结构的影响

2.1.1 不同施氮量对穗数的影响 从本试验的产量结构来看,单位穗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即施氮量越高,单位穗数越多;除处理3和处理4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处理间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增加施氮量可以显著提高单位穗数(表1)。

2.1.2 不同施氮量对穗粒数的影响 施氮量对每穗粒数的影响呈抛物线关系,即在较低施氮水平下,每穗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增加到一定量时,每穗粒数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步下降。本试验中以17.5kg/667m2处理的每穗粒数最多,其中除最低和最高施氮量与其它施氮处理间差显著外,从8.75kg/667m2到21.875kg/667m2之间穗粒数的差异不显著(表1)。

2.1.3 不同施氮量对千粒重的影响 施氮量与千粒重之间呈直线关系,即千粒重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施氮量越高,千粒重越低,本次试验也验证了这一点(表1)。产量三要素中,施氮量对穗数的影响最大,千粒重次之,对每穗粒数的影响最小。

2.2 不同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 本试验中,以施氮量21.875kg/667m2处理的产量最高。在施氮量21.875kg/667m2以下时,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在26.25kg/667m2时产量显著下降,虽然穗数较高,但植株生长量较大,抗倒降低,发生了严重倒伏,使粒重下降较大,产量较低(表1)。因此,强筋小麦应注意合理的氮肥施用量,过高或过低均影响产量。 (下转39页)

(上接32页)

表1 不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施氮量

(kg/667m2)\&穗数

(万/667m2)\&穗粒数(个)\&千粒重

(g)\&实际产量(kg/667m2)\&倒伏面积(%)\&4.375\&27.8de\&30.2b\&40.7ab\&325e\&0\&8.75\&30.5d\&33.1a\&40.2ab\&389d\&0\&13.125\&35.5c\&34.2a\&39.6abc\&457c\&0\&17.50\&37.5c\&35.8a\&38.2bc\&490b\&0\&21.875\&42.2b\&34.8a\&37.1c\&521a\&0\&26.25\&47.7a\&29.3b\&27.6d\&367d\&90\&]

注:表中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

2.3 不同施氮量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本试验中,籽粒容重、出粉率、硬度、蛋白质含量和干、湿面筋含量在施氮量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2)。其中,籽粒容重和出粉率均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在低施氮量条件下,籽粒容重和出粉率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施氮量较高的处理籽粒容重和出粉率均有所下降,以施氮量为17.5~21.875kg/667m2的处理籽粒容重和出粉率较高。籽粒硬度随施氮量增加略有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干、湿面筋含量也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与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7 8**、r=0.985 6**、r=0.992 0**),最高施氮量处理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干、湿面筋含量最高。表明增加施氮量可以显著地提高籽粒蛋白含量和干湿面筋含量,籽粒硬度也有一定的提高,但只有在施氮量较低时籽粒容重和出粉率才相对较高,施氮量较高对提高籽粒容重和出粉率不利,这也与已往的研究相一致[4]。endprint

不同施氮量处理籽粒容重变化范围为731.8~796.5g/L,其中0~17.5kg/667m2处理籽粒容重均在790g/L以上,符合国标一级小麦容重要求,施氮量为21.875kg/667m2的处理籽粒容重为779.0g/L,也符合国标二级小麦容重要求。籽粒出粉率变化范围为65.4%~73.5%,施氮为21.875kg/667m2处理籽粒出粉率较高,为70.6%~83.5%。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范围为10.11%~16.59%,湿面筋含量变化范围为20.50%~39.27%,其中施氮为17.5~26.25kg/667m2处理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4.10%~16.59%,湿面筋含量为33.34%~39.27%,均符合优质强筋小麦对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的要求。综上所述,强筋小麦对氮肥的需求量较高,增加氮量对改善强筋小麦籽粒品质效果十分显著。本试验条件下,强筋小麦适宜施氮量为17.5~21.875kg/667m2,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较高,而容重和出粉率也符合优质小麦要求(强筋小麦国家标准GB/T17892-1999,蛋白质含量≥14%,湿面筋含量≥32%)。

表2 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施氮量

(kg/667m2)\&容重

(g/L)\&硬度

(s)\&出粉率(%)\&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4.375\&787.5\&49\&72.7\&10.60e\&22.84e\&7.6ef\&8.75\&795.0\&51\&73.1\&12.29d\&25.80d\&8.60de\&13.125\&796.5\&52\&73.5\&13.00cd\&29.80c\&9.92cd\&17.50\&790.0\&53\&72.3\&14.10bc\&33.34b\&11.11bc\&21.875\&779.0\&54\&70.6\&14.77b\&36.68a\&12.13ab\&26.25\&731.8\&56\&65.4\&16.59a\&39.27a\&12.77a\&]

注:表中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表明,只有适宜的施氮量才能使强筋小麦达到高产、优质与氮素的高效吸收利用在较高水平上协调,实现高产与优质。拔节期和孕穗期追施氮肥,可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产量,且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显著提高,这也与以往的研究相一致[5]。综合上述结果,淮北麦区强筋小麦徐麦99达到高产、优质且氮素吸收与利用率较高的适宜施氮量为17.5~21.875kg/667m2。

参考文献

[1]吴国梁,崔秀珍,宋小顺.不同土壤质地及追氮方式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03):134-135,141.

[2]顾克军,杨四军,张恒敢,等.栽培措施对小麦籽粒主要加工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4(5):84.

[3]王法宏,司纪升,李升东,等.小麦氮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8(5):846-850

[4]王志勇,孙笑梅,苗子胜,等.不同施氮水平对强筋小麦产量与蛋白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3(5):762-763.

[5]李筠,戴延波,曹卫星,等.氮肥运筹对不同茬口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8,28(1):91-96.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不同施氮量处理籽粒容重变化范围为731.8~796.5g/L,其中0~17.5kg/667m2处理籽粒容重均在790g/L以上,符合国标一级小麦容重要求,施氮量为21.875kg/667m2的处理籽粒容重为779.0g/L,也符合国标二级小麦容重要求。籽粒出粉率变化范围为65.4%~73.5%,施氮为21.875kg/667m2处理籽粒出粉率较高,为70.6%~83.5%。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范围为10.11%~16.59%,湿面筋含量变化范围为20.50%~39.27%,其中施氮为17.5~26.25kg/667m2处理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4.10%~16.59%,湿面筋含量为33.34%~39.27%,均符合优质强筋小麦对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的要求。综上所述,强筋小麦对氮肥的需求量较高,增加氮量对改善强筋小麦籽粒品质效果十分显著。本试验条件下,强筋小麦适宜施氮量为17.5~21.875kg/667m2,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较高,而容重和出粉率也符合优质小麦要求(强筋小麦国家标准GB/T17892-1999,蛋白质含量≥14%,湿面筋含量≥32%)。

表2 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施氮量

(kg/667m2)\&容重

(g/L)\&硬度

(s)\&出粉率(%)\&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4.375\&787.5\&49\&72.7\&10.60e\&22.84e\&7.6ef\&8.75\&795.0\&51\&73.1\&12.29d\&25.80d\&8.60de\&13.125\&796.5\&52\&73.5\&13.00cd\&29.80c\&9.92cd\&17.50\&790.0\&53\&72.3\&14.10bc\&33.34b\&11.11bc\&21.875\&779.0\&54\&70.6\&14.77b\&36.68a\&12.13ab\&26.25\&731.8\&56\&65.4\&16.59a\&39.27a\&12.77a\&]

注:表中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表明,只有适宜的施氮量才能使强筋小麦达到高产、优质与氮素的高效吸收利用在较高水平上协调,实现高产与优质。拔节期和孕穗期追施氮肥,可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产量,且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显著提高,这也与以往的研究相一致[5]。综合上述结果,淮北麦区强筋小麦徐麦99达到高产、优质且氮素吸收与利用率较高的适宜施氮量为17.5~21.875kg/667m2。

参考文献

[1]吴国梁,崔秀珍,宋小顺.不同土壤质地及追氮方式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03):134-135,141.

[2]顾克军,杨四军,张恒敢,等.栽培措施对小麦籽粒主要加工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4(5):84.

[3]王法宏,司纪升,李升东,等.小麦氮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8(5):846-850

[4]王志勇,孙笑梅,苗子胜,等.不同施氮水平对强筋小麦产量与蛋白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3(5):762-763.

[5]李筠,戴延波,曹卫星,等.氮肥运筹对不同茬口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8,28(1):91-96.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不同施氮量处理籽粒容重变化范围为731.8~796.5g/L,其中0~17.5kg/667m2处理籽粒容重均在790g/L以上,符合国标一级小麦容重要求,施氮量为21.875kg/667m2的处理籽粒容重为779.0g/L,也符合国标二级小麦容重要求。籽粒出粉率变化范围为65.4%~73.5%,施氮为21.875kg/667m2处理籽粒出粉率较高,为70.6%~83.5%。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范围为10.11%~16.59%,湿面筋含量变化范围为20.50%~39.27%,其中施氮为17.5~26.25kg/667m2处理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4.10%~16.59%,湿面筋含量为33.34%~39.27%,均符合优质强筋小麦对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的要求。综上所述,强筋小麦对氮肥的需求量较高,增加氮量对改善强筋小麦籽粒品质效果十分显著。本试验条件下,强筋小麦适宜施氮量为17.5~21.875kg/667m2,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较高,而容重和出粉率也符合优质小麦要求(强筋小麦国家标准GB/T17892-1999,蛋白质含量≥14%,湿面筋含量≥32%)。

表2 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施氮量

(kg/667m2)\&容重

(g/L)\&硬度

(s)\&出粉率(%)\&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4.375\&787.5\&49\&72.7\&10.60e\&22.84e\&7.6ef\&8.75\&795.0\&51\&73.1\&12.29d\&25.80d\&8.60de\&13.125\&796.5\&52\&73.5\&13.00cd\&29.80c\&9.92cd\&17.50\&790.0\&53\&72.3\&14.10bc\&33.34b\&11.11bc\&21.875\&779.0\&54\&70.6\&14.77b\&36.68a\&12.13ab\&26.25\&731.8\&56\&65.4\&16.59a\&39.27a\&12.77a\&]

注:表中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表明,只有适宜的施氮量才能使强筋小麦达到高产、优质与氮素的高效吸收利用在较高水平上协调,实现高产与优质。拔节期和孕穗期追施氮肥,可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产量,且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显著提高,这也与以往的研究相一致[5]。综合上述结果,淮北麦区强筋小麦徐麦99达到高产、优质且氮素吸收与利用率较高的适宜施氮量为17.5~21.875kg/667m2。

参考文献

[1]吴国梁,崔秀珍,宋小顺.不同土壤质地及追氮方式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03):134-135,141.

[2]顾克军,杨四军,张恒敢,等.栽培措施对小麦籽粒主要加工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4(5):84.

[3]王法宏,司纪升,李升东,等.小麦氮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8(5):846-850

[4]王志勇,孙笑梅,苗子胜,等.不同施氮水平对强筋小麦产量与蛋白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3(5):762-763.

[5]李筠,戴延波,曹卫星,等.氮肥运筹对不同茬口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8,28(1):91-96.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