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纪念性园林景观设计探索

时间:2024-05-24

郑永莉 高飞 王婷婷 徐潇

摘要:  以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园景观设计为例,通过研究其历史背景、整体设计和功能分区,探索纪念性园林景观设计问题,重点分析了文脉、人脉、水脉、绿脉等4项纪念性园林设计理念,提出了空间创造、景观营造、功能打造、精神塑造等4项设计要点。

关键词:  纪念性园林;  园林景观;  园林设计

中图分类号:   S 731                  文獻标识码:   A

纪念性园林是一种常见的园林类型,是将“物、人、精神”与园林结合在一起,通过物质性的建造和精神性的延续,形成一个既具有纪念意义又具有审美价值、游憩功能的景观[ 1 ]。在过去,纪念性园林多以庄严、肃穆的形象示人,人们只有在特定的日子才去参观。随着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让纪念性园林走进人们生活,让人们主动参与其中,同时达到纪念、教育的目的,将是纪念性园林的主要发展方向[ 2 ]。位于黑龙江垦区的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园是一座典型的纪念性园林,其颇具匠心的景观设计,兼顾了纪念、教育和休闲功能,很好地体现了现代纪念性园林的设计理念,科学分析其景观布局和设计理念,对于探索和发现纪念性园林景观的设计规律十分有益。

1 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园概况

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园(后简称垦荒纪念园)位于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垦共青农场,地处鹤岗市萝北县境内。1955年8月,以杨华为首的60名北京青年组成青年志愿垦荒队,远赴北大荒垦荒。他们来到黑龙江农垦共青农场开垦出1200亩荒地,在当地盖起了宿舍和食堂,与后来几千名知识青年共同创建了北京庄、天津庄、哈尔滨庄等八个青年集体农庄。1958年3月,党中央在成都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意见》,决定实行军垦制度,拉开了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的历史帷幕。垦荒纪念园就是以这段历史为主题,由共青农场的一座休闲公园改造成的纪念性园林。纪念园后有山脉,前有水体,正门是具有几十年历史的牌楼门,园内建有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周围分布有北京庄、军垦庄等居住小区,是一处具有“知青、垦荒”教育意义,兼有居民休闲功能的现代纪念性园林景观。

2 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园景观设计

2. 1 整体设计和功能分区

垦荒纪念园景观设计是在研究纪念主题、把握历史背景、分析场地条件的基础上完成的。垦荒纪念园原址是共青农场职工集会用的大型广场,设计者突破了原有场地的局限性,通过对垦荒时期的历史提炼并结合整个公园的功能需求,完成了整个园区的景观设计(图1)。设计者根据场地条件,将全园分四大功能区,一是以参观为主要功能的纪念馆与小型纪念性雕塑为主体的“纪念区”,二是以扩大的水体及水上公共设施为主的“水景区”,三是以纪念性集会与职工休闲为主要功能的“活动区”,四是以入口大门景观与人流疏导功能为主的“集散区”(图2)。

2. 2 牌坊门

垦荒纪念园的入口是一座集散型广场,设计者保留了具有几十年历史的牌坊门(图3),延续了该场所的文脉。牌坊门是一座三间四柱的琉璃牌楼,经过重新修葺,沿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常用色——红色与绿色,颇具古意,胡耀邦同志的题字“共青农场”使其更具保留价值与历史意义,成为园内一道极富内涵的景观。在牌坊门前的广场上,布置一块雕刻有公园名称的置石,它不仅具有点题与景观的功能,还起到了障景的作用,使来到这里的人对园内景观产生好奇,激发进园一探究竟的游览欲望。

2. 3 大事记

在大门与广场的过渡空间设有“大事记”景观(图4),利用时间轴线来记录场所的人脉传承。设计者利用四根石柱标记出“1955年”“1958年”“1968年”“1978年”4个时间点,它们分别是中国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来到萝北、十万转业官兵支援北大荒、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开始、知识青年返城的时间。这一景观大气磅礴,寓意深刻,为参观者展现了一桩桩北大荒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突出了北大荒在整个中国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四根石柱上装饰着中国传统的具有吉祥寓意的莲花图案,沿着过渡空间排列,既具有空间的导向性,又具有景观作用。

2. 4 青春记

青春记是园内的一处重要景观,由红色旗帜雕塑与弧形的纪念墙两部分构成,体现了北大荒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红色旗帜象征了年青人开垦北大荒的热情与整个历史事件的标志性意义,带有明显的时代气息,让人回想起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弧形纪念墙的设计,利用弧线的向心作用体现出党的号召力与凝聚力。在纪念墙上刻有描述当时景象的诗句,让参观者仿佛回到那个奋斗的年代,使人如临其境,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2. 5 英雄谷

英雄谷位于广场空间向“纪念区”与“水景区”转折的过渡空间内(图6)。该景观运用中国传统园林中置石布设的手法,将牺牲在北大荒的拓荒英雄名字刻在置石上,置石周围遍种草本花卉,让北大荒后代牢记英雄名字,让鲜花永远陪伴在英雄左右。这一景观丰富了空间内容,使通过性空间成为一处极具观赏性的胜景,同时也弘扬了英雄主义精神和高尚爱国情怀。

2. 6 犁形桥

“犁形桥”是横跨园内水域的主桥梁,其设计灵感来源于开垦北大荒必不可少的工具——犁铧,从当地半个世纪的机械发展史中提炼形象,体现了农耕劳作的文脉传承。犁形桥整个桥体呈等腰三角形,底面平直,背面拱起,这个设计既造就了一处外型独特的景观,又将艰苦而热烈的劳动场面以含蓄的形式展现出来,体现了知识青年与十万官兵垦荒时付出的巨大努力,同时也表达了现代人对于北大荒农业发展成就的肯定与钦佩。

2. 7 音乐石

声音是文脉延续的一种方式,音乐石景观是声音内容的物象化呈现(图8)。该景观巧妙利用置石,把人们耳熟能详的革命和劳动歌曲印在置石表面。这是一种提示性景观设计,提示和引导参观者尝试哼唱,通过歌词了解当时人们的心态与周围环境,这是一种能够产生心里共鸣的良好设计。

2. 8 水景观

水是生命之源,园林设计者利用了原有场地的水体,设计了大量的水景观,还结合游人行为和心理需求,设置了可供人观赏、停留、活动的亲水空间(图9、图10)。这些水景观和亲水空间满足了人们对环境景观的需求,同时很好的延续了场地水脉,让轻缓流动的水体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 9 植物景观

植物是园林开放性景观空间的绿色脉络,垦荒纪念园背倚植被丰富的凤鸣山,园林绿脉更加突出。设计者将凤鸣山的森林景观借入园内,还将山上的植物品種引到园中(图11),根据适地适树原则,最大程度利用乡土树种,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便于后期养护。

3 纪念性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3. 1 文脉

文脉是一个在特定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包含着极其广泛的内容,从狭义上解释即“一种文化的脉络”。在一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这个地区特有的地方文化、建筑式样、人文特征等,也就形成了其独有的地域形象。在纪念性园林景观设计中,通常会将具有“文脉”特征的历史事件和实物提取出来,经过组合和再创作,构成新的文化符号,延续当地的历史[ 3 ]。以垦荒纪念园为例, 北大荒见证了“十万转业官兵”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两次大规模移民,垦荒者的生活和劳动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北大荒发展史,而半个世纪的机械发展史、粮食史、劳动史成为这里的“文脉”,融合在垦荒纪念园的景观设计中。

3. 2 人脉

人脉指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同地域背景、知识背景、家庭背景的个体集合和其带来的精神内容[ 4 ]。人的智慧与精神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英国著名美学家科林伍德说的“没有艺术的历史,只有人的历史”[ 5 ]。 纪念性园林景观设计大多突出人脉理念,将人的精神特征进行梳理并融入景观中,使参观者深切体会到园林中蕴含的精神与个性,从而被触动、被感染、被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北大荒的发展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奇迹,是人类不断“认识自己、战胜自己、塑造未来”的心灵历程形象化的历史,垦荒纪念园全面展现了垦荒时代的精神气质与时代追求,很好地诠释了园林设计的人脉理念。

3. 3 水脉

中国古典造园普遍借鉴了风水理论,认为水是至关重要的造园元素,有“吉地不可无水”“地理之道,山水而已”“未看山时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夫以血为荣,水乃地之血”的说法。今天看来,水系、水景设计的确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纪念性园林也是如此。园中有了水脉的存在,就有了聚集人气的景观载体,就有了灵动飘逸的美学风格,在突出纪念主题的同时,呈现出引人入胜的情致。例如,垦荒纪念园改造前的公园内有一水体,这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纪念园保留并改造了水体,利用“亲水”的特点布局景观,让垦荒精神围绕着水脉展开,寓意深刻而幽远。同时,水脉吸引了更多的游人前来观赏,使更多人了解到垦荒历史,从而起到了“引流”的重要作用。

3. 4 绿脉

绿色植物是生命力的象征,“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写照。在纪念性园林景观设计中,保留或栽种大面积绿植,形成繁盛而有序的绿脉,可以在营建赏心悦目景观的同时,融合植物拟人、喻人的文化内涵,进而深化设计主题。以垦荒园为例,园林地处凤鸣山前,整个山体成为公园很好的背景。在植物选择方面,既延续了凤鸣山的植物乡土树种特色,达到了营造肃穆氛围的目的,又兼顾了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的需要。

4 纪念性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4. 1 空间创造

芦原信义在《外部空间设计》中说:“景观对人类来说,创造空间是对周围环境有意识的自然行为”,可见“空间期望创造空间”。人造景观无论“师法自然”,还是“营造建筑”,最终目的都是要创造出可以居留的室外空间。纪念性园林无论其纪念性有多强,都要具有供居民休闲活动的空间,这些空间不仅仅由实体构成,同时也包括由一些植物和框架铺装形成的虚隔空间,这些空间无论在形态还是外延上,都具有围合的意义和功能,与实隔的空间具有同样的停留、通过、活动的功能。

4. 2 景观营造

“无声诗兴有声画”,在纪念性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利用园林资源营造出新的视觉景观,形成以大广场、主水系为基础的景观体系[ 6 ]。同时,采用借景、对景、障景、框景等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突出空间、景观、环境的渗透性,使游人有景可观,有座位可供休息,有场地可开展活动。另外,水景是不可或缺的造景元素,有水的地域才有灵性,可以适当扩大水面尺度,设计多处水系和水景。如果园林四周有山,则可根据山景选定水域的位置,形成“山水环抱”的上佳景观。

4. 3 功能打造

纪念性园林景观设计要“尊重历史,突出景观,兼顾功能”,注重景观功能打造。一方面,要在“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设计切入点指导下,采用暗喻与隐喻的手法,通过对物、人、精神的提炼,将纪念性融入景观当中。如果是改造而成的园林,要根据场地的实际条件,对场地中遗留下来的景观不做修饰,如历史遗迹、纪念碑、园墙等,保持其原有风貌,让岁月涤荡人们的心灵,引起人们的思考。这样的景观摆脱了生硬的说教模式,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回顾先人的足迹,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设计不同开敞程度的开放广场,设计多处水景和休憩空间,供参观者休闲、游览与交流。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功能兼顾,杜绝因建立纪念性园林而占用生活休憩场所的情况发生。

4. 4 精神塑造

纪念性园林的作用在于思想传达与精神延续,让参观者在体验的过程中与历史进行对话。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研究历史背景,做到不歪曲历史、不粉饰历史、弘扬正面的精神,营造出展现前人风彩、符合当代审美的景观,让历史与文化在园林中熠熠生辉,为后人留下更多的精神财富。因此,在设计纪念性园林景观时,要充分搜集和分析各种历史资料,提取符合时代特征的物语情节,“以无声胜有声,以无形胜有形”,让历史的记忆缓缓流淌,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出新的时代精神。

5 结 论

中国青年志愿垦荒园的设计方案体现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既呈现出当年十万官兵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文化脉络,又与乡土特色景观协调一致,打造了审美、教育、游憩功能兼备的园林景观,营造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哲学与美学的和谐关系。通过对垦荒紀念园景观设计的分析和探究,可以认识到纪念性园林景观设计应突出“文脉、人脉、水脉、绿脉”,应深入挖掘精神、把握历史脉络、融合自然因素,建设兼具教育功能与休闲功能的景观,凸显纪念性园林的纪念意义与游憩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胜.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  现代园艺,  2018(16):  103.

[2] 刘超.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  2018,  12(23):  58 - 59.

[3] 谢锦.  南京主城区典型纪念性园林景观评价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15.

[4] 谢佼伶,  周建华.  纪念性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探讨——以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后山红色主题文化纪念公园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2):  682 - 685.

[5] 郭毅,  郑淼.  以碑林公园为例谈纪念性园林景观的营建[J].山西建筑,  2007(34):  344 - 345.

[6] 齐康.  纪念的凝思[M].  北京:  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Exploration of Memorial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Taking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China Youth Volunteer Memorial Park as an Example

ZHENG Yongli

(Heilongjiang Ecological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Harbin 150040)

Abstract Taking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China Youth Volunteer Memorial Park as a case, through researching its historical background, overall design and functional division, it explores the problem of commemorative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focusing on four aspects: context, connections, water veins and green veins. The commemorative garden design concept puts forward four key points of design: space creation, landscape creation, function creation and spiritual shaping.

Key words Memorial garden;  Garden landscape;  Garden design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