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吴启雷
在介绍这篇文章的主人公王诜之前,首先还是从唐代知名驸马郭暧的故事说起。
要说郭暧这人其实也没多少大本事,不过他爹郭子仪的本事很大。郭子仪这个名字在唐代可是响当当的。从唐玄宗安史之乱开始,经唐肃宗、唐代宗两朝,郭子仪可算是唐帝国的中流砥柱、定海神针。不论是平定叛乱,还是打击吐蕃,郭子仪都算是功臣。为了笼络郭子仪,唐代宗就将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郭暧。
不过这个升平公主,天子之家骄横惯了,仗着自己是皇帝千金,金枝玉叶,欺压老公郭暧。可是,郭又暧不吃她这一套。一气之下,郭暧将公主给打骂了一番。气得公主回了娘家,跟皇帝老爸告御状。公主还将驸马老公的原话说给皇帝老爸听:你不就仗着你爹是个皇帝吗?没有我爹,还能有你家江山?
这话可了得!可唐代宗听了这话之后,也没生气。他心平气和地跟自己闺女说:你老公说的是实话。
若无郭子仪,怎有大唐帝国的中兴?本身嫁公主去老郭家就是笼络人郭子仪的。眼下公主在老郭家张扬跋扈,皇帝当然不能偏袒公主,得说个公道话了。
这段历史后来被改编成京剧《打金枝》,千百年来在民间传唱。老百姓看到骄纵的公主被打被骂,那心里有一种无比的喜悦。
当然,郭暧是属于特例。毕竟郭子仪对唐帝国贡献是杠杠的。皇帝也没话可说。说白了,郭暧是有背景的,而这个背景,皇帝都得让他三分。
不过,对于普通驸马来说,有没有谁在公主老婆面前也算个人物呢?
碰巧,还真找到一个:北宋英宗皇帝的驸马,娶蜀国长公主的王诜。
风流驸马王诜
宋代当驸马其实是不容易的,必须要看家世背景,如果不是衣冠士族,想做个驸马是有难度的。当然,如果不是跟公主结婚,只是跟普通的宗室女子结婚,条件可以略微降低一点,但是新郎家族也必须是三代为官,方才具备资格。如果新郎本人就有官身,不查你三代有没问题,但也要求你家不得是胥吏、工匠、商人,或是靠纳粟得官、买卖得官,恶逆之家出身。当然,还有一条考察身份的指标叫“杂类”。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家不能是娼妓出身,更严格说来就是,诸如你的舅舅不能曾为仆人,姑姑不得曾经为娼等。
王诜是山西人,北宋开国勋贵王全斌之后。王全斌就是北宋初年那个攻下四川后却不能守之的人,当然他还比较贪财,后来还一度受到太祖皇帝的惩罚,从节度使降职为节度观察留后(官职,相当于代理观察使)。不过宋廷最终没有为难开国功臣,王全斌去世前,他依旧官复节度使。王家人在北宋混得还不错。王诜出身贵族之家,也并无异议。
王诜为人生性颇潇洒放纵,与北宋中期的名士高人多有往来,比如,他的朋友圈里有苏轼、有黄庭坚、有米芾,还有后来的宋徽宗赵佶。
王诜好古玩,喜诗文,痴迷书画,因为贵族出身,又成为驸马,故而生活无忧无虑。宋史上,王诜家的园子“西园”,时常是北宋上流社会文臣墨客的雅集之处,以至于西园雅集,成为继西晋金谷园雅集、东晋兰亭雅集后,又一名垂青史的文人雅集典故。南宋宫廷画家马远有一幅《西园雅集图》被美国纳尔逊-阿金斯特博物馆收藏,画面内容所反映的就是王诜家文人雅集的内容。
这幅画中,绿树翠竹掩映,小桥流水楼阁,画面后段人物渐多——小桥左侧文人较为集中,一位文士正提笔落墨于长卷,周遭观众很多。这位文人说不定就是闻名遐迩的苏东坡、黄鲁直,或者就是癫狂的米元章。而书写者身后的僧人,也足以说明当时上流文人朋友圈里禅宗文化的流行。画面的画法很南宋,尤其是折枝松树,以及石块上的皴法,都是比较常见的南宋院体的画法。
当然,这个题材的画比较多,有的名为《西园雅集图》,有的则名为《文会图》。画面内容差不多都是王诜家西园雅集的盛况。
大家印象中,驸马既然尚公主為妻,则必然不能三妻四妾,养一堆女人。可王诜是个特例。
作为当时有名的文人雅士,王诜常常狎妓出游。公主见王诜这么风雅,狎妓这事儿也就不跟他计较了。但是王诜并不止于此,人家一个接一个给带回家里来了。
公主还是不跟王诜计较。公主对王诜,可能是真爱,但是皇上看不下去了。王诜做官不算得志。这其中当然有宋代不准驸马一类的外戚掌握权柄的原因。但王诜个人生活过于风流,估计也是影响王诜在皇帝心中形象的关键因素。
书画与王诜的朋友圈
王诜是北宋中期有名的文人书画家,他的朋友圈子,自然少不了他的那位权力最大的亲戚,也是历代帝王中最好艺术与风流的宋徽宗赵佶。实际上,西园雅集朋友圈早在赵佶还是端王时,他就已经身处其间了。因为王、赵二人既是亲戚(姑父和侄子),又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书画古玩)。因此两人的交往史也很长。在《水浒传》里,那个十恶不赦的反派人物高俅,就是通过苏轼的推荐,进了王诜府。后又因为王诜派他送箅刀之故,从而进入了端王府成为潜邸旧臣、从龙之士。这段故事,不管是否为真实的历史,多少反映了端王赵佶与驸马王诜之间的朋友圈关系。
当然,在艺术上,宋徽宗对王诜的不少作品评价也很高。《宣和画谱》上说王诜“幼喜读书,长能属文,诸子百家,无不贯穿,视青紫可拾芥以取。”前文提到的王诜朋友圈的另一个好友苏东坡则说他“真行草隶,得钟鼎篆籀笔意”。前者说王诜的绘画功力,后者则说的是王诜的书法水平,反正不论书画,王诜都是个中高手,这是当时名家的普遍评价。
然而,王诜的书画技术到底从谁那里学来,师从于谁?史书上都没有说过。今天大抵认为王诜是无师自通的,因为他对书画艺术确实非常喜爱,所以打小刻苦学习,加之有不错的艺术天赋,最终成名。
现存的王诜画作大多是长卷,也大多是青绿设色,用笔细节不是一般的细腻,比如《金谷园图》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金谷园”是西晋石崇的园子,也是当年文人雅士雅集之处。至于石崇本人,也是足够风雅之人。王诜这幅作品,一是对前辈富贵同类人的致敬,二则是文人士大夫对于前朝文人典故的继承,这本身就是一种文人们爱做的事儿。
藏于上海博物馆的王诜山水画作《烟江叠嶂图》,卷末的题跋是王诜手笔,落款是他的字——晋卿。同一标题的王诜名下的山水作品还有一幅是青绿的,保留了宋徽宗宣和装风格,也藏在上海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两本《烟江叠嶂图》后的题跋,都为我们交待了足够多的信息:
青绿本《烟江叠嶂图》后的跋文告诉我们,他创作这幅作品时是有某种寄托的。
水墨本的题跋则足以反映王诜的“朋友圈”的情况——因为这组跋文是王诜与苏轼间的相唱和。如果只是一般的唱和诗文,倒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但若我们细观二人的题跋书法,我们会发现,当苏轼以小字题跋诗文之后,王诜则以苏体字模仿苏轼小字和诗于苏东坡题跋之后;苏轼此后又补跋诗一首,这次,东坡先生用了大字行书。王诜的唱和也改成了大字行书,也依旧是苏体字模样、风格。黄庭坚曾与苏轼开玩笑评论苏体字是“石压蛤蟆”,大抵上是通篇浓墨、扁平之态。大家若观王诜此处题跋书法,是否也有如此面目呢?王、苏二人的文采与书法,配合王诜的画作,我们说这幅作品是书画同璧是不过分的。
(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