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黄雅琼,江永强,梁文全,陈旭健,曾诗媛,李家洲,赵仕花,阮桂文,石德顺
(1. 玉林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2. 广西大学 动物繁殖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05;3. 玉林市陆川县水产畜牧局,广西 玉林 537700;4. 国家级陆川猪保种基地,广西 陆川537715)
为了满足市场和消费者们对优秀保护品种陆川猪肉和其制品的需求,加快优秀品种陆川猪生产的持续发展,并不断加大对陆川猪产品的开发利用,在陆川猪的生产中必须不断深入了解陆川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优良品种特征,不断提高其生产性能,从而促进陆川猪生产繁殖育种工作的持续开展,推动陆川猪产业的快速发展。
陆川猪原产于广西东南部的陆川县,陆川猪早在1579年,就早就收入《陆川县志》[1],197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广东顺德县召开全国猪选种育种会议,确定陆川猪为全国优良地方品种,人们称之为全国八大地方良种猪之一[2]。1982年,陆川猪被收录进入《中国家畜品种志》[3]。接着,1987年被载入《广西畜禽品种志》[4]。2000年农业部第130 号、662 号公告中,陆川猪品种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和遗传资源保护品种[5]。2010年9月13日,根据国家农业部公告第1459号(见《农业部第1549 号公告》)[6],陆川猪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7]。
陆川县是广西畜牧业的十强县之一,也是我国生猪调出的大县,曾多次获得全区畜牧业生产十强县和国家生猪调出大县称号[8]。陆川猪因产于广西东南部的陆川县而得名,其主要分布在陆川县,玉林、贵港、钦州、北海、梧州、贺州、南宁、河池等地市的40多个县市区。广东粤西地区也有饲养陆川猪的习惯,《广西陆川猪种质资源保护方案》显示,海南省的一些农村地区饲养有陆川猪品种[9]。
陆川猪品种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各地对陆川猪品种的选育要求不同,形成不同的陆川猪的品种群,各个品种群都以猪的主要产区的地名来命名,比如分布于合浦县公馆一带的公馆猪,奠根万、黄吉辉和粱珊等[10]研究表明,合浦公馆猪主要特征:头较大,背较宽,腰较厚,体型较肥满,毛色较陆川品群杂;分布于玉林市福绵区的福绵、新桥一带的福绵猪,主要特征:体型较大,四肢较高,系较长,付蹄多踏地;还有容县的杨梅猪,藤县的太平猪,广东化州的中垌猪等。据报道[11],陆川猪品种销往北京、内蒙古、四川、云南、西藏、上海和广东等17个省、市、自治区,并销往香港、澳门、越南等地。陆川猪种供不应求,对陆川猪的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陆川县群众养猪历史悠久,世代相传。首先,陆川猪品种的形成与当地的地理位置有一定的关联。陆川县地理位置优越,主要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陆川地区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吕冲林报道[12]平均年无霜期359 d,光热充足,年平均温度为21.7 ℃,平均年降雨量为900 mm。陆川地区纬度较低,地势不是很高,适合陆川猪品种的生长和发育。陆川地区的农作物品种多样,主要生产水稻、玉米、小麦、花生、甘蔗、豆类等农作物,农副产品较为丰富。陆川猪的饲料多样,农民喜爱饲养陆川猪,政府大力支持和扶持,专业养殖陆川猪的形势高涨,促进了陆川猪品种产业的快速发展。
生物学特性是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同一畜种所共有的行为习性。猪是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具有明显的生物学特性[13]。猪的生物学特性表现主要有:繁殖率高,世代间隔短;食性广,饲料转化效率高;生长期短;嗅觉和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适应性强,分布广等。而对于不同的品种猪,就具有不同的品种特征。陆川猪是地方性保护品种,具有猪的生物学特征,并有其独特的优良品种特征。
据张仲葛编撰的《中国猪品种志》表明,陆川猪体型较小,属脂肪型。主要特征为头短,颈短,耳短,身短,脚短和尾短,故有“六短猪”之称[14]。头部比较短,但是颊和下鄂肥厚,嘴中等长,它的上下唇吻合良好,鼻梁平而直,面略凹或者平直,额较宽,有“丫”形或棱形皱纹,其中间有白毛,耳小直立略向前向外伸;颈短,颈与头肩结合良好,胸部较深,背腰较宽而多数下陷,腹大下垂常拖地;臀短而稍倾斜,大腿欠丰满,尾根较高,尾较细,乳头6~7对。四肢粗短健壮,有很多皱摺,蹄较宽,蹄质坚实,后肢直立,左右距离较宽,前肢稍弯曲,多呈卧系。体长与胸围基本相等。陆川猪脂多、骨细、皮薄、肌肉肥满。毛色呈黑白花,其中头、前颈、背、腰、臀、尾为黑色,额中多有白毛,其余部位,如后颈、肩、胸、腹、四肢为白色,黑白交界处有浅灰黑色带,肤色粉色。丘立天等[15]对其研究表明:成年公猪体重为(63.7~91.30)kg,母猪(65.78~97.98)kg左右。
陆川猪是中国八大地方优良猪种之一,被誉为陆川县的县宝。陆川猪作为我国优良的地方保护品种,具有其独特的优良特性。
陆川猪性成熟较早。据孙俊丽等[20]研究表明,陆川公猪90日龄可进入性成熟期。陆川猪一般达到50 kg时可开始配种。广西陆川猪种质资源保护方案表明,成年公猪的射精量为150(95~198)mL左右,精子密度为1.135亿/mL[9]。丘立天,谢栋光等[15]对陆川母猪繁殖性能调查报告表明,母猪初情期平均为119.1日龄,发情周期平均为18.3 d,发情持续平均为67.2 h,怀孕期平均为113.3 d。陆川母猪初产平均窝仔猪10.6头,经产12.83头,仔猪初生体重平均为0.58 kg;45日龄断奶初产母猪平均育成仔猪10.0头,断奶窝重53.7 kg;经产母猪平均育成仔猪12.0头,断奶窝重63.75 kg。
陆川母猪具有较高的繁殖力、母性好。根据张冰等[16-18]的研究表明:初产母猪平均窝产活仔10.17头,经产母猪活仔数为12.42头,仔猪育成率达93%,陆川猪品种仔猪销往北京等多个省市,还出口于越南等地,受到广大养猪户的广泛欢迎。陆川猪的遗传力稳定,配合力好,是较为理想的杂交母本。
据李琼华等[21]对提高商品猪生产性能的研究报道,二元、三元杂交组合的陆川猪日增重647 g,据2头7~8日龄陆川猪肉猪屠宰测定,宰前平均活重90 kg,屠宰率为70%,背膘厚为5.4 cm,眼肌面积25.8 cm2,胴体重63.08 kg,瘦肉率占36.8%,后腿比例26.15%[19]。陆川猪的肌肉呈鲜红色,大理石纹清晰,分布较匀,背最长肌的含水率为66.2%,脂肪含量为11.6%,蛋白质含量为20.5%[9]。
陆川猪肉及其猪肉制品的肉质好,肉嫩味鲜。据《广西陆川猪种质资源保护方案》[9]中的报告,何若刚教授在对 《不同品种猪的肉质研究》 和《陆川猪杂交优势选育的种质特征研究》[19]中认为:陆川猪的猪肉品质优秀,在肉色、系水力、大理石纹,氨基酸总量,肌纤维、肌原纤维等与肉质有密切相关的六个方面指标上,与国外瘦肉型猪和国内其它品种相比,都名列前茅,这与陆川猪优秀的肉质特性是相一致的[9]。陆川猪的肉质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宾馆饭店及餐桌上的佳品,是广大消费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肉食品。
陆川母猪适应性较强,耐热,耐粗性好,易饲养,抗逆性强。据孙俊丽、潘天彪和黄敏瑞等[20]研究表明,陆川猪在南方湿热高温气候环境中和缺乏精料的粗放饲养条件下,也能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
用于喂养陆川猪的饲料主要有米糠、花生麸、木薯、红薯等,当地群众喜欢用薯类配糠麸加青饲料来喂猪,因为这样饲料成本低,也比较经济。
目前,我们对陆川猪的研究只限于外貌、生产性能、适应性等方面,而对于其内在潜质、遗传基因、繁殖潜力及繁殖调控机理等方面的认识亟待做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对陆川猪的特异抗病力、特异敏感性、早熟性、肉质风味、母性等性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陆川猪遗传资源保护、评价与利用十分迫切。
参考文献:
[1] 陆川县志编辑委员会.陆川县志[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2] 广西:“陆川名猪文化节”10月下旬举行[J].中国畜禽种业,2009(10):147-147.
[3] 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编委会.中国家禽品种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989.
[4] 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编委会.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5] 谢栋光,丘立天.陆川猪保种选育报告[J].广西畜牧兽医,2003,19(2):76-78.
[6] 中新社.广西陆川猪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获批准[DB/OL].(2010-10-22) http://news.aweb.com.cn/2010/10/22/11720101022151160.html.
[7] 江 鑫.陆川猪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肉质测定总评为优等[DB/OL]. (2010-10-22) http://difang.cri.cn/201/2010/10/22/81s2781.htm.
[8] 广西:“陆川名猪文化节”10月下旬举行[J].中国畜禽种业,2009(10):147-147.
[9] 广西陆川猪种质资源保护方案[DB/OL].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2005-05-23.
[10] 奠根万,黄吉辉,粱 珊,等.合浦公馆猪的特性及应用[J].广西畜牧兽医,2002,18(2):16-17.
[11] 李秀翔,罗 钊.陆川猪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DB/OL].广西郑州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news.gxzf.gov.cn.2009-10-26.
[12] 吕冲林.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陆川县发展资源型特色农产品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57-59.
[13] 王建平,刘 宁,陆向阳,等.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工厂化生产中的利用[J].家畜生态,2002,23 (1):72-74.
[14] 张仲葛.中国猪品种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15] 丘立天,谢栋光.陆川母猪繁殖性能调查报告[J].广西畜牧兽医,2007,23(4):160-162.
[16] 张 冰,孙俊丽,秦谦涛,等.利用4个繁殖性状主效基因研究陆川猪群体的遗传结构[J].西南农业学报,2009,22(6):1 765-1 768.
[17] 张 冰,潘天彪,蓝海恩,等.陆川猪和大白猪LEPR基因对产仔数的效应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09,36(11):105-107.
[18] 张 冰,杨公社,孙 超,等.Leptin基因对陆川猪和大白猪产仔数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07,38(6):608-613.
[19] 何若钢,李琼华,段福君,等.陆川猪杂交优势选育的种质特征研究[J].畜牧与兽医,2008,(10):58-60.
[20] 孙俊丽,潘天彪,黄敏瑞,等.陆川猪的繁殖性能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7,38(6):688-690.
[21] 李琼华,覃小荣,殷进炎.陆川猪二元、三元杂交组合对提高商品猪生产性能的研究[J].广西畜牧兽医,2008,24(5):259-26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